色季拉山地被可燃物含水率与火险等级划分

2012-09-12 00:55魏丽萍邹林红韩艳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16期
关键词:火险松林载量

魏丽萍 邹林红 韩艳英

摘要:通过对样地的调查和取样,分析了色季拉山的高山松林、冷杉林和云杉林3种不同林型的林下各类可燃物的含水率,利用地被可燃物含水率和载量随不同林型的变化来预测森林火险等级,并对色季拉山的森林火险等级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高山松林属于五级火险等级,冷杉林和云杉林属于一级火险等级,并结合色季拉山的主要火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地被可燃物;含水率;火险等级

中图分类号:S76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472-03

Research o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Burnable Materials and Fire Hierarchies

in Segrila Mountain

WEI Li-ping,ZOU Lin-hong,HAN Yan-ying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Tibet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College, Linzhi 860000,Tibet,China)

Abstract: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burnable materials in the ground cover of Pinus densata, Abies fabri and Picea koraiensis in Segrila Mountain were analyz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ampling. Then, the forest fire danger level was divied preliminarily according to the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load of burnable materials in ground co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inus densata belonged to 5 order fire danger, Abies fabric and Picea koraiensis belonged to 1 order fire level in Segrila Mountai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given according to fire factors.

Key words: brunable materials in ground cover; moisture content; fire danger level

森林火灾作为一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对植物和群落的生长发育、森林的演替、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森林覆盖率较高的西藏林芝,森林火灾的预测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色季拉山是林芝县主要的森林旅游景区,备受各地游客的喜爱。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变暖和旅游开发的影响,平均森林火险等级升高、人为火源增加,促进了森林火灾的发生[1]。地被可燃物的含水率、载量是森林火险等级划分、森林火灾预报、计划烧除和进行森林可燃物管理的依据,是确定扑救森林火灾方法的重要依据[2,3]。色季拉山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境内,处于东经94°25′-94°45′,北纬29°35′-29°57′,系念青唐古拉山向南延伸的余脉,与喜马拉雅山东部向北发展的山系相连,山脉走向大致为西北至东南,主峰海拔高度5 300 m[4]。它处于藏东南湿润气候区与半湿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受印度洋暖湿季风影响,冬春少雨,夏秋雨量丰沛。年降水量为650~2 000 mm,年日照时间1 400~2 000 h,年无霜期为180~360 d,年平均气温为6~16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森林火灾、干旱、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雷电、雪崩等[5]。色季拉山的火情主要发生在旱季,所以试验安排在3月份进行。通过对色季拉山不同地被可燃物含水率和载量的测定,可对色季拉山的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的火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火对策。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2011年3月28-29日采于林芝县色季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风景区。

1.2样地选择和设置

此次调查以林下可燃物为主,选择有代表性的高山松林、云杉林、冷杉林3种林型,采用随机布点的方法设置20 m×20 m的样地,根据时滞划分样地内的地被可燃物种类,记载样地林木组成、郁闭度、林木年龄、林分胸径、坡向、树高等林分调查因子。此次调查共选取7个样地、21个小样方。

1.3取样

在样地内一条对角线上设置3块0.5 m×0.5 m小样方。分别测得每个小样方内1 h时滞可燃物、10 h时滞可燃物、100 h时滞可燃物和灌木的载量,同时取样品带回实验室测定含水率。林木组成、郁闭度、林木年龄、林分胸径、坡向、树高等林分调查因子采用常规调查方法调查。

可燃物分类标准[6]:

1 h时滞可燃物——凋落物层,直径小于0.5 cm的小枝条、树叶和杂草;10 h时滞可燃物——半分解层,直径为0.6~2.5 cm的小枝条;100 h时滞可燃物——直径为2.6~7.5 cm的枯枝;灌木——小样方内的所有灌木。

1.4地被可燃物含水率测定

将取回的样品放入烘箱内,在105 ℃下连续烘干24 h至绝干重,用电子天平称重,计算出每个小样方内不同种类地被可燃物含水率[7]。根据小样方内地被可燃物含水率推算出每块样地1、10、100 h时滞可燃物及灌木的载量(kg/hm2)。

地被可燃物含水率=[(湿重-干重)/湿重]×100%

W=(1-P)×d

式中,W为地被可燃物载量,P为地被可燃物含水率,d为地被可燃物鲜重。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地被可燃物含水率测定结果

不同地被可燃物含水率测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不同地被可燃物含水率以高山松林10 h时滞可燃物最高,达79.02%;云杉林1 h时滞可燃物次之,为69.23%;高山松林100 h时滞可燃物最低,仅为9.64%。

2.2地被可燃物含水率与森林火灾危险程度的关系

地被可燃物含水率高,则燃烧时要耗费大量热能用于蒸发水分,从而降低燃烧的有效热能,因此不易燃烧和蔓延。反之,地被可燃物含水率越低,有效热能越大,越容易燃烧,蔓延的速度越快,火的强度也越大[8]。一般地表的枯枝落叶、枯草的含水率超过25%不燃烧,19%~25%时最低可燃,14%~18%时低度可燃,11%~13%时中度可燃,8%~10%时高度可燃,不足8%时极度可燃,它们的关系是地被可燃物含水率越高可燃性越低。地被可燃物含水率与森林火灾的危险程度关系见表2。

2.3地被可燃物含水率与森林火险等级的关系

据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为五级[8],划分标准为:一级含水率>25.0%,着火率0%~4%,几乎不燃;二级含水率20.1%~25.0%,着火率2%~8%,难燃;三级含水率15.1%~20.0%,着火率12%~62%,可燃;四级含水率10.1%~15.0%,着火率42%~74%,易燃;五级含水率≤10.0%,着火率73%~86%,极易燃。

由表1可知,高山松林地被可燃物的含水率为10 h时滞可燃物>灌木>1 h时滞可燃物>100 h时滞可燃物,而高山松林地被可燃物的载量为灌木>100 h时滞可燃物>1 h时滞可燃物>10 h时滞可燃物。10 h时滞可燃物载量最小,含水率为79.02%,根据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为一级森林火险,几乎不燃;灌木的载量最大,含水率为51.14%,几乎不燃,火险等级为一级;1 h时滞可燃物载量为2 200.37 kg/hm2,含水率为23.15%,根据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为二级森林火险,轻度危险;100 h时滞可燃物载量为2 350.08 kg/hm2,含水率为9.65%,根据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为五级森林火险,极危险。100 h时滞可燃物分布在上层,加之高山松为阳性树种,生长在较干旱的立地上,树枝、树叶油脂含量较高,含水率低于10%时极易燃烧。因此,综合判定高山松林的火险等级为五级森林火险,易发生森林火灾。

云杉林地被可燃物的含水率和载量都是1 h时滞可燃物>10h时滞可燃物。云杉林地被可燃物的含水率均大于50%,属于森林火灾不易发生的林地,根据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为一级森林火险。

冷杉林地被可燃物的含水率为灌木>10 h时滞可燃物>1 h时滞可燃物>100 h时滞可燃物,而冷杉林地被可燃物的载量是1 h时滞可燃物>10 h时滞可燃物>100 h时滞可燃物>灌木。冷杉林地被可燃物的载量较高山松林和云杉林地被可燃物的载量大,且不同类型的地被可燃物含水率均大于40%,属于森林火灾不易发生的林地,根据森林火险等级划分为一级森林火险。

3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色季拉山不同林型的各类地被可燃物的含水率和载量,对不同林型的森林火险等级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高山松林属于五级森林火险,森林火灾极易发生;冷杉林和云杉林属于一级森林火险,森林火灾不易发生。

近几年来西藏林芝地区气象部门每天定时向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提供全地区林区的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及时为森林防火减灾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收到了良好效果。但色季拉山是西藏重要的风景区,每年有大量的参观人员,因此,人为因素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针对其特点采取以下对策可有效防止森林火灾。

1)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深入持久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增强人们的森林防火观念和意识。

2)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和应急处置管理,在林区实行入山许可证和林区生产用火许可证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入山人员和林内火源;应急处置管理要做到有火不成灾,确保火情早知道,火灾早报告,火灾早扑灭[9]。

3)防火期内森林防火的检查员、瞭望员、值班员等必须在岗在位,认真履行职责,森林消防队伍都要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做到“打早、打小、打了”,随时做好跨区增援准备,确保扑火力量充足。

4)提前下达扑火物资计划等,尽快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补充扑火机具和物资,确保扑火救灾的需要。

5)落实政府责任、部门责任、森林地块的责任及监护责任和法律责任[10]。要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对林内违章用火者应严厉查处。

参考文献:

[1] 张敏.西藏天然林资源经营状况及对策[J].林业建设,2000(4):2-4.

[2] 高国平,周志权,王忠友.森林可燃物研究综述[J].辽宁林业科技,1998(4):34-37.

[3] 单延龙,张敏,于永波.森林可燃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3):264-269.

[4] 林玲,罗建,郑维列.色季拉山区高寒山地植物的生态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2008,28(11):2327-2331.

[5] 徐凤翔.西藏高原森林生态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

[6] 顾省亚,赵升平,杨么明,等.湖北省森林可燃物类型区划[J].湖北林业科技,1993(1):22-24.

[7] 贺萍,孟超,田丰.小兴安岭地区森林地被可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其与森林火险等级关系[J].黑龙江气象,2008,25(3):25-27.

[8] 张国防,林文革,花昆福,等.杉木人工林地表易燃物含水率变化规律[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1):76-78.

[9] 代兴相.浅谈森林防火的对策[J].北京农业,2011(3):158.

[10] 张绍成.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工作[J].中国林业,2011(6):41.

猜你喜欢
火险松林载量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yNE sub-voxel R2S for shutdown dose rate analysis
驻马店市高森林火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霍松林诗词选
松林村
防火迟到
京津冀森林草原火灾遥感监测及火险预报系统建设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肾移植及胰肾联合移植患者短暂/持续BK病毒血症对远期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