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改性粉煤灰处理皂素废水的研究

2012-09-14 03:40刘智峰
杭州化工 2012年2期
关键词:浸液皂素色度

刘智峰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盐酸改性粉煤灰处理皂素废水的研究

刘智峰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通过盐酸对粉煤灰改性,并从中提取改性粉煤灰和酸浸液,将两者联合投加处理皂素废水,考察了pH值、改性粉煤灰投加量、温度和酸浸液投加量四个因素对皂素废水的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pH=7.0,改性粉煤灰投加量=0.2 g/mL,T=20℃,酸浸液投加量(v/v)=3∶10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61.28%,色度去除率可达73.33%。经过改性后的粉煤灰对皂素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可发挥以废治废的作用。

改性粉煤灰;盐酸;酸浸液;皂素废水;处理效果

黄姜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因其含有丰富的皂甙元(俗称皂素),药用价值极高,具有“药用黄金”的美称。目前,我国皂素的提取工艺都采用黄姜酸水解法,该工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高浓度有机废水,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皂素生产是陕南地区的重要行业之一,而陕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因此,对皂素生产废水的治理关系到水源地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1]。

粉煤灰(coal fly ashes,CFA)是燃煤电厂粉煤燃烧排放的废弃物,粒径在1~500 μm之间。2010年,我国的粉煤灰排放量达到20亿t,但利用率仅为41.7%,近年来它在水处理方面展现出新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表明,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氧化铝和氧化硅等,多孔,具有一定的比表面积,并且粉煤灰是高温燃烧后骤冷得到的产物,表面具有一定的活性,因而粉煤灰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特性。它可应用于印染废水、石油废水、制药废水等多种废水的处理[2]。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JJ-4B型六联搅拌器;pHS-3C型pH计;冷凝回流装置;50 mL具塞比色管若干;250 mL烧杯若干。

试剂:37%盐酸(分析纯);重铬酸钾(基准纯);98%硫酸硫(分析纯);硫酸银(分析纯);硫酸亚铁铵(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

1.2 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粉煤灰取自陕西省汉中市略阳电厂,其主要化学成分如表1。

表1 略阳火力发电厂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实验废水是汉中某黄姜皂素生产公司提供的皂素废水头道液,其水质参数如表2。

表2 皂素废水水质参数

1.3 实验方法

1.3.1 粉煤灰的改性方法

实验采用盐酸与粉煤灰中的氧化铁反应,过滤,酸浸液中富含铁离子,投加到皂素废水中起到絮凝作用,同时也增大了滤渣中粉煤灰表面的微孔数和吸附面积。改性方法为:在100 g粉煤灰中加入400 mL 1mol/L HCl,搅拌3 h后停止,浸泡12 h。用抽滤泵将改性灰和酸浸液分离,将改性灰置于烘箱中烘干,获得改性粉煤灰和酸浸液。

1.3.2 分析测定方法

COD测定用重铬酸钾法(GB11914-89),色度用稀释倍数法(GB11903-89)[3]。pH值用pHS-3C型pH计测定。

1.3.3 实验方案

选取pH、温度、投灰量、酸浸液投加量四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粉煤灰无机絮凝剂对皂素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处理后的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取四只烧杯,各加入50 mL皂素废水、6 g改性粉煤灰和15 mL酸浸液,分别调节pH为3、5、7、9,在20℃下搅拌30 min,静置3 h,取上清液测定COD和色度指标,结果如图1和图2。

图1 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2 pH对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pH值的升高,COD的去除率也逐渐升高,但当pH值超过7.0后,COD的去除率略有下降,说明在中性条件下对COD的处理效果较好,而在酸性条件下对COD的处理效果较差。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溶液pH值的升高,溶液的色度去除率升高。但当pH值超过中性时,溶液的色度去除率稍有下降,但对溶液的色度影响较小。这说明在中性条件下对色度的去除率较好,在酸性条件下对色度的去除率较差。由此可见,当pH=7.0时,对COD以及色度的去除率最高。

2.2 投灰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取四只烧杯,各加入50 mL皂素废水,分别加入4、6、8、10 g改性粉煤灰,再加入15 mL酸浸液,调节pH至7.0,在20℃下搅拌30 min,静置3 h,取上清液测定COD和色度指标,结果如图3和图4。

图3 投灰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4 投灰量对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随着投加粉煤灰量的增加,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都呈逐渐升高趋势。这是由于改性后的粉煤灰微孔增多,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同时,随着投加量的增大,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使得COD和色度的去除率逐渐升高,但COD的去除率增幅较色度的去除率小。由此得出,投灰量为10 g(即0.2 g/mL)时对皂素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均较好。

2.3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取四只烧杯,各加入50 mL皂素废水,10 g改性粉煤灰以及15 mL酸浸液,调节pH至7.0,分别让四杯溶液在20℃、40℃、50℃、60℃下加热搅拌30 min,冷却静置3 h,取上清液测定COD和色度指标,结果如图5和图6。

图5 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6 温度对色度去除率的影响

从图5可以看出,COD去除率在20℃至60℃之间,实验结果差距不大,基本维持在50%左右。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色度去除率逐渐降低至29.17%。由此可见,反应温度对色度去除率影响较大,高温对色度去除率不利。由此可见,反应温度在20℃条件下进行即可,温度对COD去除率影响较小,高温对色度的去除不利。

2.4 酸浸液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取四只烧杯,加入50 mL皂素废水,10 g改性粉煤灰,分别加入10、15、20、25 mL酸浸液,调节pH至7.0,在20℃下搅拌30 min,静置3 h,取上清液测定COD和色度指标,结果如图7和图8。

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酸浸液投加量的增加,COD的去除率逐渐升高,当两者体积比为3∶10时,COD去除率可达61.28%,再增加酸浸液投加量,COD去除率变化不大。从图8可以看出,酸浸液投加量与废水体积比为1∶5时,色度去除率最低,去除率为61.67%,当两者体积比为3∶10时,色度去除率升至73.33%,随着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大,色度的去除率变化不大。这是因为絮凝剂不具有类似粉煤灰的吸附能力,导致絮凝剂的投加量对色度去除率的影响较小。由此得出,酸浸液投加量(v/v)=3∶10时,对皂素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均较好。

3 小结

(1)用粉煤灰无机絮凝剂处理皂素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H=7.0,改性粉煤灰投加量=0.2 g/mL,T=20℃,酸浸液投加量(v/v)=3∶10。此时COD去除率可达61.28%,色度去除率可达73.33%。

(2)实验中只用了盐酸对粉煤灰进行酸改性,对Fe2+的浸出率较高,但没有对SiO32-浸出。若本实验在对粉煤灰进行酸改性后继续使用NaOH来提取出Na2SiO3,使其生成聚硅酸盐[4],对COD的去除率会进一步提高,但成本也相继增大。

[1]刘智峰,宋凤敏,刘瑾.粉煤灰在皂素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3):78-80.

[2]石建稳,陈少华,王淑梅,等.粉煤灰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08,27(3):326-347.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368-370.

10.3969/j.issn.1007-2217.2012.02.006

2012-02-07

猜你喜欢
浸液皂素色度
铂钯精矿酸浸与还原工艺的试验探索
石煤钒矿酸浸液中萃取提钒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茶皂素
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优化提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基于改进色度模型的非接触式心率检测与估计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如何提高苹果的着色度
油茶饼中茶皂素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从低浓度含钯硝浸液中富集钯工艺研究
在线色度分析仪的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