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2012-09-15 08:04郑普山郝保平冯悦晨李屹峰薛志强张延芳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盐碱地全氮盐分

郑普山,郝保平,冯悦晨,李屹峰,薛志强,张延芳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试验站,山西右玉037200;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山西省大同盆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差,部分土地由于土壤碱化严重难以改良、利用而被荒废,成为限制农牧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改良利用盐渍土的途径很多,筛选、培育和种植耐盐植物的生物措施被普遍认为是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1-4]。紫花苜蓿作为盐碱地广泛种植的优质牧草[5-7],在大同盆已经有多年的种植历史[8]。

本研究通过长期定位试验,探讨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变化,旨在明确生物措施对盐碱地改良的影响,为大同盆地盐渍化土壤生物措施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山阴古城镇山西省农科院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基地,为碱化潮土,砂质壤土;位于东经 112°25′~113°04′,北纬 39°11′~39°47′,属黄土高原干旱草原区,海拔1 180 m左右;年均气温7.0℃左右,≥10℃积温2 800~3 200℃,年日照时数2 800 h;降水量为380~410 mm,65%降水集中在7~9月,无霜期130 d左右。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于2006年6月耕翻、平整后,于6月26日播种紫花苜蓿,品种为新疆大叶,播种量22.5 kg/hm2。另留10 m×10 m的空白地不予播种,作为对照。紫花苜蓿生长期间不施任何肥料,作为牧草田每年刈割3茬。

2011年5月于紫花苜蓿草地和空白地分别取 0~20,20~40,40~60,60~100 cm土层土样,风干、处理后测定土壤可溶性盐总量、水溶性盐离子 Cl-,SO42-,HCO3-,CO32-,Na+,Mg2+,Ca2+,K+含量、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9],并计算脱盐率。

脱盐率=(空白地可溶性盐总量-草地可溶性盐总量)/空白地可溶性盐总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建植5 a紫花苜蓿草地对盐碱地土壤1 m土体可溶性盐总量、pH值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与空白地相比,紫花苜蓿草地盐分含量逐渐减少,且不同层次的盐分增减变化幅度不同,0~40 cm土层的盐分变化最活跃,脱盐效果较好;而底层(60~100 cm)的盐分含量呈现明显的累积。

表1 紫花苜蓿草地与空白地1 m土体可溶性盐总量和pH值的变化

建植5 a紫花苜蓿草地0~20,20~40 cm土层脱盐率分别达35.9%和48.9%,40~60 cm土层盐分基本无变化,60~100 cm土层盐分明显增加,土壤盐分分布由表聚型转为底积型。0~20 cm土层pH值由8.87提高至8.96;20~40 cm土层pH值由9.05提高至9.11,略有增加。

2.2 紫花苜蓿草地与空白地土壤盐分运移变化

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草地和空白地盐分运移具有明显的离子差异性,不同盐分离子同一土层变化幅度不同,同一盐分离子不同土层的运移也存在差异,其中SO42-和Na+含量的变化较明显(图1)。与空白地相比,紫花苜蓿草地0~40 cm土层盐离子 SO42-,Na+,Cl-,Ca2+,CO32-和HCO3-含量均明显降低,其降低幅度由大到小为:SO42->Na+>Cl->Ca2+>HCO3->CO32-;40~60 cm土层 SO42-,Na+,Cl-,Ca2+,HCO3-和 CO32-含量降低幅度趋于缓和,60~100 cm土层 Na+,SO42-,Cl-,Ca2+,HCO3-和 CO32-含量均大量积累;1 m土体中K+和Mg2+含量的变化不明显。紫花苜蓿草地和空白地的盐渍土中,不同土层的盐分离子的变化趋势与其可溶性盐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盐离子总量的变化决定盐含量的变化。

2.3 种植苜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自然荒地相比,人工建植的苜蓿草地第5年的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有提高,6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有小幅增加而全氮小幅减少。其中在苜蓿根系主要分布的0~40 cm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增加了1.59,0.15 g/kg,比自然荒地提高了44.6%和53.1%;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增加了0.63,0.03 g/kg。说明连年栽培紫花苜蓿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培肥土壤。

表2 人工草地与空白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1)在种植5 a苜蓿的盐碱地上,苜蓿地和未种植苜蓿空白地0~100 cm土层盐分、pH值的分析测定结果显示,苜蓿地0~40 cm土层的脱盐率为42.4%,说明该土层的盐分变化最活跃,脱盐强烈;而底层的变化微弱,土壤盐分分布由表聚型转为底积型。

(2)苜蓿草地与空白地土壤盐分运移存在离子差异性。苜蓿草地0~40 cm土层可溶性盐离子的降低幅度大小为 SO42->Na+>Cl->Ca2+>HCO3->CO32-,40~60 cm土层含量降低幅度趋于 缓 和 ,60~100 cm 土 层 Na+,SO42-,Cl-,Ca2+,HCO3-和CO32-含量均大量积累;1 m土体中K+和Mg2+含量的变化不明显。不同土层的盐离子的变化趋势与其可溶性盐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盐离子总量的变化决定盐含量的变化。

(3)与空白地对照相比,苜蓿草地0~40 cm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59,0.15 g/kg,比自然荒地提高了44.6%和53.1%,说明连年栽培紫花苜蓿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培肥土壤,这与刘磊等[10]的研究结论一致。

总体来说,盐碱地连年栽培苜蓿具有明显的脱盐和培肥土壤效果,是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的有效途径之一。

[1]刘建红.盐碱地开发治理研究进展 [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2):51-53.

[2]谢振宇,杨光穗.牧草耐盐性研究进展 [J].草业科学,2003,20(8):11-17.

[3]李海英,彭红春,牛东玲,等.生物措施对柴达木盆地弃耕盐碱地效应分析[J].草地学报,2002(1):63-68.

[4]董晓霞,郭洪海,孔令安.滨海盐渍地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1(1):24-25.

[5]王越,赵辉,马凤江.盐碱地与耐盐碱牧草[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1):55-57.

[6]张有福,蔺海明.紫花苜蓿和饲用玉米对引黄灌区土壤盐分的抑制效应[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2):168-172.

[7]王立志.紫花苜蓿的栽培及综合利用 [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4):83-85.

[8]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 [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9]王秀领,赵忠祥,徐玉鹏,等.几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特性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3):31-33.

[10]刘磊,陈立波,李志勇.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对撂荒地土化学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26(增刊):140-145.

猜你喜欢
盐碱地全氮盐分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丰镇市农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关系分析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摄影欣赏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黒垆土有机质和全氮分布规律的影响
基于PLSR的陕北土壤盐分高光谱反演
电导率法快速测定榨菜盐分含量
红碱淖流域湿地土壤全氮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