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浓纸浆输送系统储浆罐的自振特性分析

2012-09-26 05:54付志远李红庄海飞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2年4期
关键词:储液悬浮液纸浆

付志远,李红,庄海飞

(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镇江212013)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造纸业中,中浓打浆技术能较大幅度节约用水用药和蒸汽消耗,有效提高纸浆纤维的质量,越来越受重视。中浓纸浆泵系统是造纸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浆泵及辅助排气单元和储浆罐及控制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而储浆罐作为中浓纸浆输送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为纸浆泵提供一定的液位(即倒灌高度),使浆料连续不断地流经纸浆泵,保证浆泵的安全运行。

罐内储液纸浆以悬浮液的形式存在,是一种由固态纤维、液态水和空气三相共存的混合流体,并且中浓纸浆(8%~15%)具有明显的黏弹性质,已基本上失去了流动性,同时气体含量较高[1],在纸浆泵的高剪切力作用下,流体与纤维相互影响,同时纤维之间也互相作用,运动过程极为复杂。

在工程应用中,储浆罐经常受到多种动载荷的作用,如外部振动、温度载荷、内部压力等。外部振动主要是纸浆泵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当浆泵的振动频率与储浆罐固有频率较接近甚至相等时,储浆罐会由于共振而发生剧烈的晃动,此时储浆罐因局部应力过大,造成扭曲变形,严重时易发生断裂。而储浆罐的自振特性分析即模态分析是上述动力响应分析的基础。因此,对于储浆罐固―液耦合自振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但国内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针对

图1 中浓浆泵输送系统简化模型Fig.1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conveying system

储浆罐的流固耦合自振特性进行模态分析,为该储浆罐动力响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

1 圆柱储罐固―液耦合自振特性的求解原理

在流固耦合系统中,固体域的方程通常以位移ui作为基本未知量,而流体域的方程通常用流场压力p作为基本未知量。采用伽辽金法建立流固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方程:

式中Q——流固耦合矩阵;

p——流体节点压力向量;

a——固体节点位移向量;

Fs——储罐外载荷向量;

ρf——流体质量密度;

Ms、Ks——分别为储罐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

Mf、Kf——分别为流体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若不考虑自由面重力波和结构阻尼的影响则方程(1)可简化为:

2 储浆罐的模态分析

以中浓纸浆输送系统储浆罐为模型,该储罐为开口圆柱形,直径2 m,高度6.7 m,壁厚5 mm,材料参数:弹性模量E=1.95×105MPa,泊松比υ=0.3,密度ρ=7.93×103kg/m3,流体介质:未漂马尾松浆,表观粘度μ=7.5 Pa⋅s,密度ρ=1 250 kg/m3,最大储浆高度占罐体高度的85%。

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利用ANSYS软件对储浆罐进行建模,同时进行合理的简化,在分析中,不考虑罐壁上入孔等几何结构的不连续以及加强圈等附件的影响[2]。罐体的单元类型选用弹性四节点壳体单元SHELL 63,该单元具有弯曲和薄膜能力,每个节点都有6个自由度,具有应力刚化和大变形能力,适用于模态分析;流体的单元类型选用八节点流体单元FLUID 80,该流体单元的每个节点有3个自由度,可用于模拟在容器内的无净流率的流体,特别适合计算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对储浆罐的基底采用锚固安放形式,在有限元模型中表现为罐底部所有节点自由度都约束。有限元模型见图2。

图2 储浆罐有限元模型Fig.2 Finite element modal of storage tank

2.2 模态分析过程

模态分析采用缩减法[3](Reduced/Householder)进行模态提取。缩减法即通过采用主自由度和缩减矩阵来压缩问题的规模,利用HBI算法(Householder—二分逆迭代)来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由于该方法采用一个较小的自由度子集即主自由度(DOF)来计算,因此计算速度更快。主自由度(DOF)导致计算过程中会形成精确的刚度矩阵和近似的质量矩阵。因此,计算结果的精度将取决于质量矩阵的近似程度,近似程度又取决于主自由度的数目和位置。

对于储罐系统,选取的主自由度为液面处的y方向位移和罐壁处的x方向位移(如图2),罐壁和流体单元的公有自由度为x、y、z三个方向的平移自由度,并且x方向为主自由度,所以罐壁和流体的耦合自由度为x方向的位移。储浆罐罐底自由度全部固定,液体底部仅约束x、y和z方向的位移,所以对于罐底和流体底面需耦合x、y和z方向的位移。

2.3 计算结果

通过有限元分析,提取储罐的前30阶模态,其固有频率结果和分布分别如表1和图3所示,其中f为储浆罐的固有频率,n为模态阶次,s为振型最大相对位移。

表1 储浆罐的前30阶振型Tab.1 First 30 modes of storage tank

图3 储浆罐的流固耦合振动固有频率分布Fig.3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or storage tank

其中第5、15、25、30阶流固耦合振型如图4所示。

图4 流固耦合振型图Fig.4 Modes of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3 结果分析

由图3可知,储浆罐固有频率分布非常密集,前30阶频率之间相差不大,呈阶梯状上升。由图4可知,罐壁变形沿轴向向下逐渐减小,其振型大多表现为环向多波形式。

3.1 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按照SH/T 3026-2005[4]标准,储罐罐液耦合振动基本自振频率,应按式(4)计算,其中储液高度占罐体高度的85%。

式中fc——罐液耦连振动基本自振频率,s-1;

E——储液材料的弹性模量,Pa;

δ3——位于罐壁1/3高度处罐壁的名义厚度或实测厚度,m;

HW——储液高度,m;

R——储罐的内半径,m;

ρL——储液密度,kg/m3。

将储浆罐参数代入式(4),则可算得其自振频率fc=29.994 Hz

将上述公式(4)求得的流固耦合振动频率与采用有限元方法求得的计算结果f=27.767 Hz(当模态阶次n=1时)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较接近。

3.2 液面高度的影响

本文分别计算了液面高度占储罐高度的25%、45%、65%和85%时,对储液系统的频率的影响,见图5。由图可知,系统频率随着储液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在低阶时,频率随液位变化较小,随着阶数的增大,频率变化有所增大。但系统的振型是相近的,其振型表现为环向多波。当纸浆储量占罐体体积的85%时,系统的固有频率变化较为平缓;当纸浆储量分别占罐体体积的45%和65%时,系统的固有频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当纸浆储量占罐体体积的25%时,系统的固有频率变化较为剧烈。

图5 储罐频率随液面高度的变化Fig.5 Frequency of storage tank systemunder different liquid levels

3.3 浆液晃动特性的分析

液面自由晃动容易导致纸浆悬浮液越过罐顶外溢,这就需要分析储液自由表面的晃动特性。分析液体的晃动,需要设定液体上表面的主自由度,对于液体的晃动,主要考虑的是竖直方向,故选定液体上表面的z方向为主自由度。

当纸浆储量占罐体体积的85%时,罐内纸浆悬浮液的晃动频率的振型如图6所示。储液的晃动频率比储罐要低很多,属于长周期晃动,其周期一般都在1~15 s之内。当纸浆浓度在7%~12%时,由纸浆悬浮液的流动特性可知,中浓纸浆悬浮液本身已失去了流动性能,同时罐内浓度分布呈中心高,壁面低的单调递减趋势,很不均匀,颗粒从高湍流粘性系数向低湍流粘性系数方向输运[5]。因此,晃动模态在前5阶时,纸浆纤维悬浮液晃动效果并不明显,属于轻微晃动,如图6(a)所示;但随着模态阶次的增大,纸浆纤维悬浮液晃动效果逐渐加剧,并且呈现中心晃动较弱,四周靠近壁面处晃动较强的趋势,如图6(b)所示。从分析结果还可以发现,储液的z方向的晃动模态比较密集,所以储液的晃动比较容易被激发,这也是导致储液越过罐顶外溢造成次生灾害的主要原因。

4 结语

(1)本文采用ANSYS缩减法对系统流固耦合自振频率进行求解,同时采用设计标准中的公式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所建有限元模型是可行的;

(2)通过储液高度的对比,说明液体对系统自振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储罐液位的不断升高,系统的固有频率逐渐减小,与液位较低的储罐相比,储液的影响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频率,并且对于高液位储罐,系统的固有频率随模态阶次的增大,其变化较为平缓,而低液位储罐的固有频率随模态阶次的增大,其变化却较为剧烈;

(3)由于中浓纸浆悬浮液本身已失去流动性,因此其晃动模态在1―5阶时效果并不明显,随着晃动周期的增长,晃动效果才逐渐加剧,并呈现中心弱,四周强的现象。

[1]陈奇峰,陈广学,陈克复.中浓纸浆悬浮液的流态化研究及CFD模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2]凌道盛,徐兴.非线性有限元及程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56-257.

[3]叶先磊,史亚杰.ANSYS工程分析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25-327.

[4]SH/T 3026-2005,钢制常压立式圆筒形储罐抗震鉴定标准[S].

[5]孙加龙,陈克复,朱冬生,吴会军,周春晖.纸浆纤维悬浮液物性参数对流动特性的影响[J].力学与实践,2003,(1).

猜你喜欢
储液悬浮液纸浆
日奔纸张纸浆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煤泥含量对重介质悬浮液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影响
核电厂储液容器抗震鉴定方法研究
氧化铝微粉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表征
喷雾干燥前驱体纳米Al 悬浮液的制备及分散稳定性
褪去喧嚣 回归理性 让纸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汽车制动储液罐动态性能仿真分析研究
2015款手动挡全新英朗离合器主缸更换流程
一种消化内科用清洁护理装置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