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 杏林春暖——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张昱

2012-10-10 05:20薛海峰
科学中国人 2012年23期
关键词:肾脏病蛋白尿肾病

本刊记者 薛海峰

张昱在葡萄牙罗卡岛

■努力尽一名医生的责任,和患者一道牵手希望,呵护生命,维护健康,永不放弃!

■极尽自己的所能,即使微不足道,也要让哪些饱受疾病折磨的人们感受到这世上的一点儿阳光和温暖!

——摘自张昱个人网站

人们总喜欢把医生比喻为白衣天使,身穿一尘不染的白衣,做着神圣有成就感的工作,如果医生真是天使,那它的两个翅膀,一个应该是医术,另一个则是医德,只有这两个翅膀一齐用力飞翔,天使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而他,不仅是一个用两个翅膀一齐飞翔的“天使”,更是悬壶济世的圣手,是妙手回春的医生,他给了无数人生的曙光,他给了无数人活的勇气,他就是那个让多少患者都铭记于心的人——张昱。

医术篇:术精救人

仲景详外感于表里阴阳,丹溪烛内伤于血气虚实,东垣扶护中气,河间推陈致新,钱氏分明五脏,戴人熟施三法。

——楼英《医学纲目》自序

家门四代业医 秉承家学

张昱出身于中医世家,家门四代业医,曾祖父张清连、曾外祖父乔太和均系前清秀才,著名中医,三祖父张超然,在冀鲁豫医术享有盛誉,大伯父张庆才、伯父张庆瑞均系当地名医,家族中现有从医人员20余人。张昱因此深得家传及影响,酷爱中医,学生时代苦心求学,199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由于出身医学世家的关系,张昱从小便目睹了父母亲治病救人的一幕幕事迹,他尤记得小时候,父母亲好不容易忙完了医院一天的工作,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还没顾得上吃上一口热饭,就又被一些需要急诊的病人家属请走,而这一走,通常就是下半夜才能回来……

有一次,当母亲又是半夜疲惫不堪的回家时,刚好被睡梦中醒来的张昱看见,他心疼的问母亲是不是又刚抢救了危急的病人,母亲淡淡的说,是一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还好抢救及时,现在已经脱离危险了。

母亲说得这样淡然,张昱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一种对医生深深的崇敬之情在他心里暗自萌芽: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杀手,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这是多么神圣的职业!从此他下定决心:一生要像父母和祖辈一样,战斗在救死扶伤的前沿战线上。

此后张昱便一头扎进了医学的世界。他常常挑灯夜战,查阅国内外大量医药文献资料,再精心记录整理。大学期间,张昱勤学苦读,毕业之时更以优异成绩从3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年级仅有的4名研究生中的一位。

直至研究生毕业,张昱到医院工作了一年半,但他还是觉得自己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学术水平不够,想继续深造,但那时国家规定研究生毕业必须有两年的工作经历才能报考博士,于是,他给仰慕已久的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写了封信,咨询王老此次招博是否还有此硬性要求。虽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王教授却很快给他回了信,告诉他此次不再要求以往的两年工作经历,欢迎他报考自己的博士生。

精研中医方药 颇得薪传

国医大师王绵之教授填补了中医方剂学的空白,是现代中医方剂学创始人。王老认为,中医方剂学是运用中药使辨证论治具体化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既有基础又有临床的桥梁课,它跟西医的药学或药物学课程的意义不一样,它是教学生如何研究方剂、如何开方剂的课程。王绵之教授教导张昱,一名中医大夫,其治病疗效如何,往往取决于其对方剂学的掌握理解程度和运用是否娴熟。

方剂学的核心是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它涉及中医理、法、方、药四个方面,与各门课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辨证论治的工具;同时,方剂学与现代药理、化学、制剂及生命科学等多学科渗透,也是发现方剂的潜在功效和新用途以及改进传统剂型、研发复方新药的工具。因此,方剂学被作为现代中医药教育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名师出高徒,在王绵之教授门下,张昱不仅系统的学习钻研了方剂学这门学科,而且,通过跟师看病,对王绵之教授博大精深学术思想和独具特色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传承。这对张昱日后在治疗肾病方面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和创制一些颇具特色、效果显著的治疗方剂起了很大作用。

2009年7月8日,王绵之教授与世长辞,张昱在他的个人网站写下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以此来悼念缅怀自己的恩师,他写到:用任何语言也不足以表达我们对王老师的爱戴和崇敬。王老师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幽默而犀利的语言,深邃而睿智的目光,襟怀坦荡、刚直不阿的大医风范,已经成为我们永远不会磨灭的记忆。老师对中医事业的赤诚之心,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身心,成为宝贵的人生财富……

酷爱岐黄之术 精勤不倦

1995年,张昱博士研究生毕业来到西苑医院,去了老年病科,临床实践中,张昱觉得老年病科的治疗领域太过广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转去了肾病科,至此找到了精专医术的方向。

对一名医生来说,临床工作是第一战场,而科研工作则是战略大后方,如果没有这个“战略大后方”源源不断的“战术”供给,第一战场就没法“打仗”。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张昱不忘精勤学术,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

张昱与国医大师王绵之

当前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近几年,年轻人尤其是白领一层肾病患者比例逐步上升,张昱表示,一些白领们由于平日暴饮暴食、喝酒、应酬多、运动量少,再加上忙碌纷乱的人际关系导致心体疲劳,逐渐成为慢性肾脏病的“新生力量”。

为此,张昱以慢性肾炎重要的临床表现——蛋白尿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蛋白尿是判定慢性肾脏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严重蛋白尿可能通过诱导和加重肾脏间质的纤维化从而加快慢性肾脏病的发展。控制和减少蛋白尿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目标之一。寻找治疗蛋白尿的药物,将对延缓肾脏病的进展,防治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张昱在研读了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之后,结合方剂学的知识,提出黄芪赤风汤可专治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的理念。

黄芪赤风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防风组成,用于治疗气血痹阻所致瘫腿诸疾,“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张昱认为,黄芪赤风汤与慢性肾炎“虚”和“瘀”的病理特点也完全合拍,故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观点,用病证相结合立法,自拟加味黄芪赤风汤,随后张昱进行了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肾病蛋白尿的临床和动物实验,其结果表明黄芪赤风汤对慢性肾炎蛋白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阐明其部分的药理机制。

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防治,张昱指出,中医认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出现微量蛋白尿,多为气阴两亏、热结血瘀导致络脉淤阻,肾体受损,从而使蛋白质渗漏于尿中。因此,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是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在补气的同时,还要加强活血化瘀中药的应用,常用的药物有丹参、川芎、赤芍、红花、桃仁、三七、地龙、水蛭等。这些活血化瘀药物能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并能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减轻或延缓肾损害,使糖尿病肾病及血管病变合并症得到治疗和改善。

针对当前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白领一族肾病患者比例逐步上升的情况,张昱说,中医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可由肾气亏虚引起,亦可因其它脏腑功能失常或病邪内扰所造成,其中肾气失固,蛋白精微失守,漏泄于尿中排出体外是其主要病机。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一定要抓紧时机,既要重视肾虚失固的主要矛盾,还要注意辨明引起肾气失固的各种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因素治疗,而这几年他重点是用祛风活血法,突出中医在蛋白尿的治疗中的作用。

突破中西壁垒 融会贯通

中西医之争虽然由来已久,但学中医出身的张昱却没有这种“门第之见”,他说虽然自己是学中医出身,希望将中医的精髓传承下来,但他更希望能把中西医两者结合,各取所长,为病人更好的服务。

加上攻读博士期间,王绵之教授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术思想,当时王绵之教授除了让张昱跟他学习方剂学理论和临床看病外,还让张昱跟随著名病理专家黄启福教授做动物实验研究,掌握现代科研方法等,这些经历更加加深了张昱对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感悟和体会。

张昱说,他十分认同卫生部长陈竺的一句话:“科学家应逐步突破中西医学之间的壁垒,建立中西医医学思想于一体的二十一世纪新医学。”张昱也认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是增强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

张昱表示,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需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比如他十分重视肾穿在肾病治疗中的作用,认为肾穿刺病理诊断正是通过显微镜,使传统中医望诊得到延伸的诊断方法,是中医理念由宏观到微观的具体体现。

张昱指出,在肾脏疾病诊断中,肾穿刺具有重要的意义:(1)明确病因如通过肾穿刺,可确定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还是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后者常见狼疮性肾炎、血管炎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2)明确病理类型,了解肾脏受损的程度 根据病理损害的范围和程度,可以为医生判断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3)指导治疗 比如血尿患者,如果肾穿刺显示仅为轻度系膜细胞增生,则病人可能仅需一般性对症治疗,预后也较好,若为新月体性肾炎,则医生可能要考虑用较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张昱强调中医证候和肾脏病理改变有着内在联系,中医证候和肾脏病理相结合的微观辨证方法已成为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此外,张昱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治目前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他在对肾病多年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其实肾病机理的调节需要标本兼治。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与临床试验,他发现肾脏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途径。即在原有西医基础上,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在国际先进仪器的诊断治疗基础上结合运用我国的传统医学治疗。针对患者个体体质、病程、病理的不同,进行特色化的治疗。

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高、治愈效果明显,对只能依靠透析治疗或者进行肾移植的严重肾衰竭或尿毒症患者,也能发挥积极的治疗效果,可以逐渐缓解症状,减少透析次数,延缓肾衰进程。由于疗效显著,特色优势突出,让张昱的名声不胫而走,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全国20多个省市以及菲律宾、南非、印尼、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患者都闻风而来。

张昱与儿子

医德篇:德高济世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序》

基于专业规范 答疑解惑

2008年8月21日对张昱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是他的个人网站“zhangyu120.haodf.com”开通整整一年的日子,张昱感性的写下了一些文字以作纪念。

在这个越来越讲究实惠、道德感淡漠、追逐回报和效益的时代,有人觉得医生开通网站免费为患者服务是一种难以理解的事情,怀疑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否纯正,甚至认为有自我炒作之嫌。对此,张昱表示,自己开通个人网站主要是基于三个因素的考量:一是想通过网站进行科普宣教,让患者了解肾脏疾病防治的知识;二是针对当下医院门诊挂号难、看病难的现状,通过网站可以提供预约加号,为患者就诊提供方便;三是看到许多患者盲目求医、人财两空的惨痛经历,希望通过网站宣传系统规范的治疗。

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为患者无私服务的心态,张昱的个人网站开通至今,累计访问量已超过三百万人次,累计发表文章218篇,总患者4313位,患者投票200票,感谢信80封,收到心意礼物407个……这一项项数据的背后,是张昱在繁重的临床、科研工作之余,对网站上咨询患者的一点点爱心的累积,更是患者对他医术和医德的肯定。

一封封感谢信像雪花一样飘至张昱的个人网站,对于病人的感谢,张昱谦逊的表示:“医生的工作是平凡的,甚至是琐碎的,但是,正是在这平凡当中,才能找寻和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由于父母亲都是医生,张昱每次回家探望,一家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各自的职业、病人,总会对一些疑难病例进行交流,有说不完的话题,而每次面对已经是知名中医专家的张昱,母亲都忍不住再三叮嘱他,不管你学问再大、名气再大,都要对病人好,医者德为先。

臻于完美卓越 “医”无止境

学无止境,“医”无止境。张昱在繁重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之余不忘继续学习深造。2008年1月,张昱入选中国中医科学院启动的“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博士后”人才培养工程,合作导师为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和临床药理专家翁维良教授。

张昱与研究生

张昱表示,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国家高水平的中医药机构,拥有一大批著名专家,多年来在传承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次把博士后制度引入到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当中,通过学科交叉、双向选择、经费资助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必然会把传承创新工作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而自己也能从与著名老中医的合作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而通过与翁维良教授的合作,张昱在慢性肾脏病舌诊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心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心肌病变导致的左心室功能和结构异常,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中医学认为心脉淤阻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基础,而淤血舌象是血脉瘀阻的主要表现之一。鉴于此,张昱同翁维良教授探讨了瘀血舌象与透析(血透或腹透)患者心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之间(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大动脉硬度的相关性,为应用活血化瘀防治慢性肾脏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延缓患者的生命提供理论依据,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张昱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中医肾脏病专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研究生导师。

张昱认为,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导师为人处事如何,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他经常告诫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要融为一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作为研究生导师,他要求研究生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更要具备科研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因此,他经常带领学生开展动物实验等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业务素养,拓展其视野,使他们成长为一名具有独特学术思想和理念的临床科研型人才。

近年来张昱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桃李满园,他培养的学生,多在不同的岗位从事中医肾脏病研究,成为我国中医临床及科研领域的新生力量。

猜你喜欢
肾脏病蛋白尿肾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甲状旁腺素在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