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控技术

2012-10-12 05:37张小明甘肃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畜牧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规模化猪群猪瘟

文│张小明(甘肃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王进智(甘肃省陇南市畜牧兽医局)

2011年的“飞天猪价”给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绝大部分猪场好好地赚了一大笔。但就是在这么好的行情下,个别猪场仍然处在亏损状态,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主要原因是盲目引种扩群、猪的营养需求不满足、管理不到位、防疫不科学,造成疫病肆虐!发病猪主要集中在仔猪群和种猪群,仔猪在哺乳后期和保育期出现大量死亡,死亡率在20%~30%之间,个别猪场死亡率达50%以上,发生流行性腹泻的猪场仔猪死亡率达80%以上,可谓“英年早逝”!部分猪场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不发情、返情、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期间,大北农集团西北区技术发展部与大北农集团动物医学研究中心合作,对西北地区发生疫情的部分规模化猪场进行了疫病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①圆环病毒(PCV2)感染非常严重,PCV2猪场阳性率和样品阳性率分别高达85.7%和77.4%;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规模化猪场的重要威胁,80%的发病猪场存在PRRSV或HP-PRRSV的危害,有的猪场2种PRRS都有, PRRSV和HP-PRRSV样品感染率分别高达72.5%和39.5%;③猪瘟(CSF)仍然是规模猪场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57%的猪场都存在猪瘟病毒(CSFV)的持续感染,样品阳性率达37.7%;④猪伪狂犬野毒(PR)感染比较严重,80%的猪场存在野毒感染,检测样品阳性率在30%~100%不等,平均63.6%;⑤猪流行性腹泻(PED)可对猪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⑥猪群不同病原混合感染非常普遍,绝大部分猪场都是3种以上病毒的混合感染,最严重的一个场是6种病毒混合感染,其中还有大家不熟悉的猪捷申病毒(PTV)!

针对目前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的严峻形势,本文提出综合性的猪病防控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控,注重细节

在猪病防控中,要树立“预防为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观念,不要认为防病就是注射疫苗、添加药物、消毒,还要注意精细的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提供洁净的饮水,提供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一马失社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在猪场时有发生,所以要注重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二、做好疫苗免疫,预防好主要的病毒病

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这是目前预防病毒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当前应该免疫的主要疫病有: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等;两种疫苗注射的间隔时间最好在7天以上。

1.猪瘟。猪瘟是首先、而且一定要做好免疫的猪病。应定期监测母源抗体,根据其消长规律确定首次免疫时间。如仔猪25~35日龄首免猪瘟(母猪同时免疫),60~65日龄二免。如果是从规模化猪场引进的仔猪,到场一周后免疫一次猪瘟即可,如果是从市场上购进的仔猪,一个月后还要再做一次猪瘟免疫;用纯正的脾淋苗、优质的细胞苗(如传代细胞苗)都可以达到好的预防效果。不提倡从集贸市场购猪,因其来源复杂,这些猪最易发病。

2.伪狂犬。母猪产前一个月左右一定要免疫一次;但是现在育肥猪群的呼吸道疾病比较严重,所以仔猪70日龄后用基因缺失苗免疫1~2次,有较好的效果。

3.口蹄疫。长期没有免疫的猪场,首免后1月左右必须加强一次,否则保护率很难提高。最好3次/年,适当加大剂量。

4.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蓝耳病)。免疫要慎重,但是现在PRRS阴性猪群很少,所以还是要考虑免疫,种猪群最好用灭活苗,育肥猪群可用弱毒苗,但是在一个猪场最好只用1种毒株的弱毒苗。

5.圆环病毒。目前圆环病毒的感染很严重,临床上常见到断奶后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MWS),仔猪死亡较多。疫苗免疫有一定的效果,应该列入免疫程序。

6.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产仔的母猪群还应该注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联苗。最好用对韩国超强毒株有效的PED疫苗。

7.种猪群还要注意从后备母猪和公猪开始,做好细小病毒、乙脑等的免疫。

三、阶段性添加药物,控制细菌病

对于细菌性疾病的预防,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关键阶段(母猪产前产后、仔猪断奶前后、外购仔猪初到场时、天气突然变化时、受到疫情威胁等最危险的时候)添加广谱高效抗菌药物7~10天。因为目前猪场发生的细菌病较多,无法一一合理安排注射疫苗,且由于同一种细菌病的血清型往往比较多,注射了某种细菌苗还不一定能防该种病。对于个别猪场某种细菌病发生很严重的情况可有针对性的注射相应的疫苗,如链球菌病、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疫苗。

四、全程使用微生态,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

饲料中添加微生态是一种新的技术。微生态产品主要是有益菌,它能有效改善消化道的环境,使有益菌占绝对的优势,致病性细菌难以生存和繁殖,不宜发生消化道疾病;同时帮助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减少氨气和粪便的排放量,并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从而减少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微生态可长期使用,使饲料转化率提高,养猪效益增加。如果在微生态发酵床上养保育猪,外环境也是有益菌占绝对的优势,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搞好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选择广谱、高效的复合型消毒剂,如卫康、农喜福等,不但要杀细菌,更要消灭病毒,因为危害猪群最严重的是病毒性疾病。应清扫、冲洗后再消毒,一定要彻底消毒,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芽孢的细菌和无囊膜的病毒是比较难以杀灭的,猪场中最难杀灭的病毒是圆环病毒,因为它既小且没有囊膜,所以消毒工作尤为重要,卫康对它比较有效。

猜你喜欢
规模化猪群猪瘟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猪群中暑咋预防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