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八大员” 创新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模式

2012-10-14 14:54惠远霖
前线 2012年8期
关键词:海淀区总工会工会

惠远霖

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是崭新的时代命题。在充分认清工会参与社会管理重大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需要解决好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角色定位问题,关键是要找好切入点,牢牢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施力。近年来,海淀区总工会不断思考和探索,蹚出了一条“当好‘八大员,服务促发展”的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新路。

以畅通民意为己任,当好反映职工心声的“联络员”。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拉近党和职工群众之间的距离,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既是工会职责所在,又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近年来,海淀区总工会提出了“扎根基层、聚焦职工、同甘共苦、同频共振”的工作要求,建立了工会常委包片联系基层工会制度,每人每季度须完成一篇职工队伍状况报告;建立了千家企业动态调研、全区职工收入情况跟踪调查等制度;建立了定期向区委汇报工会工作情况和工会与政府联席会制度。通过这些工作机制,区总工会在区委区政府与全区20多万职工之间搭建起了连心桥。区领导可以及时掌握职工的动态,进行科学决策;广大职工也能随时反映自己的所需、所急、所盼。全区上下情通、心通、气通,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以民主法治为依托,当好维护职工利益的“守门员”。维护职工权益既是工会的核心工作,也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海淀区总工会本着维护职工權益“平常时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理念,在开展工会工作时强调“一抓两促”。“一抓”就是依托司法、劳动等部门,把以工资集体协商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合同协商谈判作为维权工作“牛鼻子”常抓不懈。目前,全区工资集体协商覆盖率达到81.05%。“两促”就是把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当作维护职工权益的两大法宝一促到底。海淀区已建会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民主管理形式建制率和厂务公开推行率达96%,已建会非公有制企业达到71%。一个完整有效的职工维权网络已初步形成。

以扶危济困为天职,当好疏解职工困难的“救助员”。如何关爱好各类困难职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是社会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也为工会大有作为提供了广阔天地。为了让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感受到“娘的亲情、家的温暖”,海淀区总工会陆续推出了法律援助、生活资助、心理帮助、职工互助等工作举措,取得了暖人心、聚人心的效果。比如,针对下岗职工,创造性地推出了“八会制”职介新模式,开展“一条龙”就业帮扶服务。五年来,成功为5万多名下岗、转岗、失待业人员和随军家属安置了工作。针对外地农民工,连续三年举办“把海淀的问候带回家”活动,累计慰问外来务工人员28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海淀区总工会总计筹措“送温暖”资金4048万元,慰问职工5.6万人次,职工的互助保障水平连年提升,受理赔付5536例,发放赔付金817.6万元,缓解了近万个家庭的燃眉之急。

以四季常温为宗旨,当好关心职工冷暖的“服务员”。为职工服务、让职工满意是工会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也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命脉所在。近年来,海淀区总工会在服务职工上进行了体系化、站点化、项目化、品牌化的有益尝试。“体系化”就是按照北京市总工会“1+6”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站点化”就是在全区26个街道、镇建立工会服务站,在全区20多个楼宇建立“五站合一”服务站,开通上百个“12351”职工服务信息平台,这些站点成为服务职工的坚强堡垒,形成了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服务工作体制。“项目化”就是把服务职工工作内容加以整理、总结、概括成若干项目,向社会公布并逐项抓好落实。近几年,海淀区总工会为职工办理实事30余件,累计投入经费610多万元。“品牌化”就是通过不断收集职工反馈意见,把那些为职工喜闻乐见的服务项目固化下来、保持下去,形成品牌。

以互利共赢为取向,当好化解劳资矛盾的“调解员”。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应该以构建互利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注重职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统筹兼顾。海淀区总工会的经验是建机制、抓调解、带联动、促和谐,也就是逐步建立起由区总工会、区人力社保局、区司法局、区人民法院及区信访办等组成的劳动争议调解多方联动机制、信息通报机制、会议会商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创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大调解网络,让产生矛盾纠纷的职工和企业就地解决问题。海淀区总工会与区司法局共同在基层街、镇及企业普遍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室,培养了一大批职工认可、企业欢迎、业务精湛的调解员。自2009年全市第一家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在海淀区正式挂牌至今,已调解劳动争议案件5750件,调解成功率为73.5%。

以和谐稳定为根本,当好突发事件的“预警员”。稳定是第一责任,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应有之意。为此,海淀区总工会在北京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处置突发性职工群体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由于机制健全、渠道畅通、信息敏锐,区总工会基本做到了遇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获知、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汇报,有效维护了全区稳定大局。

以固本强基为目的,当好提升职工素质的“辅导员”。工人阶级在发挥主力军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素质。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观察,这既是优化管理对象素质结构的客观需要,也是增进社会整体活力的有效选择。海淀区总工会高度重视对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每年投入干部教育培训经费近百万元,努力打造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连续五年,与区商务局等部门共同举办海淀区职工商业技能风采大赛;成立了全市区县第一家经民政部门注册的职工技术协会,为促进企业技术交流、技术服务,职工成才和互动交流搭建了平台,已有244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以共创伟业为指引,当好凝聚职工意志的“领航员”。工会在保护、调动、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共创伟业、共谋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号召力强、影响力大,这是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和巨大价值。近年来,海淀区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管理工作。积极承担政府以授权委托的方式交由社会组织管理的部分事务,把政府下放、工会能做、职工受益的权力运用好,推动形成政府与工会机制互联、功能互补、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组织海淀职工文明啦啦队、游行彩车等多项服务保障工作;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迅速组织近20万人次多渠道参与捐款,共计捐款11888.3万元。近年来,海淀区总工会围绕中关村核心区建设,组织职工积极开展各类革新创造和劳动竞赛,充分展示了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评树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作者: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

责任编辑:魏晔玲

猜你喜欢
海淀区总工会工会
区总工会给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当事企业为何没担起相关责任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做勤政廉洁的工会人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进退维谷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
腾冲县总工会:开展禁毒防艾宣传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