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2012-10-21 21:40贾玉跃
卷宗 2012年5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大学生

贾玉跃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大学毕业生的激增,创新传统就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背景和意义,并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就业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尽快转变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确立以培养创业基本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观,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创业教育的研究背景

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提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使其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教育。我国创业教育理念的提出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计划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我国举行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且产生了多家学生公司【1】。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的激增使得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创业教育既是大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之必要,也是大学生适应教育国际化和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之必要,是大学生自我发展以及大学生适应就业形势变化之必要。

创业教育的研究意义

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是指以培养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实践,帮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要使大学生掌握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造就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思维。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引导我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2】,也是中国教育体制深化市场导向改革的必然選择。

创业教育的对策探讨

1 创业心理引导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大学辅导员老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创业心理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意识,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健全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创业心理素质。

(2)团体心理辅导激发创业动机。

运用团体辅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既有较系统的理论依据,也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洞察力,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创业动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创业动机。

将理想和信念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大学期间的整个过程,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逐步引导学生规划未来,制定阶段奋斗目标,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而使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创业、敢于克服困难。

2 创业意识的培养

(1)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完善的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课程设置当中。在基础课方面,拓宽基础性课程,注重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结合,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在综合课程方面,增加综合性课程,设置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另外,应单独开设创业课程。创业课程要涵盖建设一个企业应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如何融资、组织资源、招聘员工等一系列问题【3】。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相对缺乏,意识淡薄。调查显示,虽然许多高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将所学课程真正应用到就业择业中的学生却非常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详细规划的学生甚至不足10%。

大学生创业教育其实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高校应切实开好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将创业教育融入进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重视对学生在创业方面的辅导。

(3)优秀创业代表讲座

一是发挥专家教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及时确立新的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并在学生创业大赛中提供技术指导,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二是搭建朋辈指导平台,发挥优秀校友的传帮带作用,校友中涌现出创业的成功典型,他们有浓厚的母校情结,很乐意与学生谈自己的成长之路和创业之路;三是基层创业者,他们可能不是大款,也不是特别知名,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创业历程;四是企业家,可以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也可以是民营企业的老板,用他们的成功经验引导在校生认清方向,确立目标,少走弯路。

(4)加强大学新生创业教育引导

大学新生往往自我认知不深入,缺乏对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和发现,对自身兴趣、性格、能力和特长虽然有一些了解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在未来职业中的优势和劣势缺乏进一步的分析,不能从职业规划的角度识自己。因此,应从大学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将来创业也是就业的一个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激情【4】。

3 实用知识技能的培养

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多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和发展课堂所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实践氛围,这样才能使创业成功成为可能【5】。

(1)建立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

完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三个课堂”整合机制,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载体,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项活动的工作项目,使创业教育系统、规范、有序地进行。

(2)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重视实验教学和现场模拟教学;要安排学生承担一些配合正课学习的工作任务;高校应单独开设社会实践课程,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并与生产同步,引导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3)加强校园创业文化教育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定期安排各类研究讲座,其中有些讲座可以登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允许学生参加校外的协作项目。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沙龙,参加“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加强校园创业文化教育。

结语

时代正在召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劳动者,高校创业教育应从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出发,注重大学生创业启发,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梁蔚.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86-88.

【2】王毅.美两国大学刨业教胄之比较[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70-72.

【3】蔡惠平,赵振,陈黎敏.关于创建大学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14):82-84.

【4】陈琴.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企业研究,2011,(12):208-209.

【5】孙东升.关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0,(12):58-60.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就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