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篮球队训练中的主要矛盾
——以广东省20所高职院校篮球队为例

2012-10-26 01:11张裕中
运动 2012年8期
关键词:篮球队篮球运动员

张裕中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广东 韶关 512126)

高职院校篮球队训练中的主要矛盾
——以广东省20所高职院校篮球队为例

张裕中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广东 韶关 51212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高职院校篮球队训练中的主要矛盾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旨在为推动高职院校篮球运动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篮球队训练;矛盾;对策

1 前 言

高职院校业余篮球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体现,也是一个学校体育综合实力的展现。因此,高职院校业余篮球训练水平的高低及篮球队比赛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声誉的高低。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广东省20所高职院校篮球队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篮球训练与学习的矛盾

学训矛盾是制约高职院校篮球水平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对广东省20所高职院校篮球队的教练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表1),100%的教练员会认为文化学习对训练有些影响,60%认为有很大影响。原因归纳如下:首先,体育锻炼会造成身体的疲劳,由于大学阶段学生课程较多,经过大运动量的训练后,都比较疲惫,这个时候用于休息的时间多了而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了;其次,作为学生摆在其第一位的是学习,第二位的才是训练。而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就要为就业做准备,尤其那些学制为二年专业的学生,这些因素制约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运动训练中去;再次,篮球训练和比赛会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本来用于知识的学习时段,被训练和比赛占有,加大了与其他学生的成绩差距。

3.2 训练与比赛的矛盾

篮球比赛是检验平时训练效果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比赛,可以发现运动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检验平时训练的质量,用以提高以后的教学训练水平。对20所高职院校篮球队参加篮球赛事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篮球队参赛比例并不高(表2)。比赛少的状况表明,大多数篮球队大部分时间处在只训练而不比赛的尴尬状态中。

3.3 大负荷训练与运动损伤的矛盾

在高职院校篮球队训练中,训练的强度和运动量都会比较大,运动负荷量大,会造成部分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事情。运动损伤是运动员最致命的伤害。在职业运动员中,运动损伤是最常见的。但是学校的医疗设备没有专业运动队那么完备,而且运动员本身并没有职业运动员那样的精神荣誉感及物质利益的诱因存在,许多有潜力的运动员会选择退出篮球队,这就给学校篮球队训练与比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同时,运动损伤也会对学生本人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

3.4 训练年限与办队目标的矛盾

高职院校篮球队办队目标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办队水平。对2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办队目标是提升学校声誉、参加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分别占到了80%和75%(表3),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篮球训练是以争取优异的竞赛成绩,提高学校形象为目标,而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训练年限。

表1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学习是否影响篮球训练调查表

表2 高职院校篮球队参加篮球赛事调查表

表3 普通高校办队目标的调查

很明显,学制越长,运动员越容易出成绩。保证适宜的课余训练年限是提高篮球运动成绩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篮球队课余训练受到学制和学业的限制,只能属于一种短期的训练行为。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的年限为2~3年。另外,每年还存在着诸如寒暑假等的周期性停训时间段,这就给训练的连续性、系统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4 高职院校篮球队训练的对策

4.1 以学生运动员为主体

4.1.1 合适的训练环境是提高成绩的前提教练员与学生运动员之间保持平等的关系,不出现打骂运动员的情况;学校领导在制度和经费上给予篮球队以足够的自主空间,减少行政干预;在场地提供方面,尽量给予合适的空间和时间,给运动队一个舒适的训练环境。

4.1.2 给予篮球运动员恰当的激励篮球运动员在学校体育课堂中都是优秀分子,他们喜欢体育课程,并且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的工作。教练员要鼓励和支持运动员积极得在学校各个方面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学生取得运动成绩或者学习成绩时,要积极予以表彰,如精神上及物质上的奖励,广泛利用校报、广播、校园网络来进行宣传。按照学校规定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运动员利用自身的运动优势带动其他同学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在学校运动会中,积极帮扶自己所在班级的运动成绩等。

4.1.3 找准学习与训练的结合点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的选拔是从非体育专业学生中挑选出来的,他们高考成绩都比较好,由于长期的篮球训练,造成了学习课程的相对落后。对于此类学生,学校在管理上应做到区别对待,消除学生训练比赛的后顾之忧。例如,考试不及格的,给予专门的时间、专门的老师给与辅导;加大学生在学习成绩提高后的奖励;对为学校争得荣誉的队员,在评优、评干、奖学金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等。这一方既是对学生运动员本身的奖励,也会因此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到篮球运动中去,直接扩大了篮球队的选材面。

4.2 建立和健全高职院校发展的竞赛制度

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是符合现代训练学规律的做法。健全大学生篮球竞赛制度,提高大学生篮球协会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经常组队参加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水平、不同系统的篮球大赛,以竞赛促训练,以竞赛促进成绩的提高。各高职院校要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经常组织高校之间、高校与部队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篮球赛事,提高学校知名度,并鼓励社会赞助、企业冠名等多元化赛事承办模式,增加一些校际、埠际间的篮球赛事。

4.3 完备运动员医疗水平

运动损伤是运动员的大敌,学校应该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根据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反馈信息,加大科研力度,提供完备的医疗条件,保证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结束后能有一个较好的环境进行运动康复。同时,教练员应该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并且进行科学的训练。其次还要注意训练后的恢复和营养,争取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4.4 科学训练,调整合适的训练周期

现代运动训练实践表明,足够的训练时间和恢复时间是取得优异竞赛成绩的保证。高职院校学生训练年限有限,各个高职院校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提高学生训练时间,并具体针对所要参加的比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激发学生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加上教练员的积极配合,注重训练的效率、效果,以科学训练来弥补训练时间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做到既不引起运动员过度疲劳,又可以延长训练时间。

5 结论与建议

高职院校篮球队训练是学校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能直接反映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但篮球竞赛成绩的取得受种种矛盾因素的制约。例如,学习和训练的矛盾、训练与比赛的矛盾大负荷训练与运动损伤的矛盾、训练年限与办队目标的矛盾等。

高职院校篮球队训练要求教练员的积极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积极性,为运动员创造一个最优的训练环境;注重篮球训练的科学性,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动潜力;在训练过程中完备医疗水平,并努力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争取建立一套适应高职院校篮球发展的训练竞赛制度;强调科学性,大胆采用国内外最新的科学训练理论,结合高职院校篮球训练特点,勇于实践,争取使高职院校篮球运动成绩达到新水平。

[ 1 ] 张程波,袁凤梅.高职高专篮球队训练初探[ J ].首都教育学报,2010,4(5).

[ 2 ] 刘平刚.高校课余篮球训练初探[ 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1).

[ 3 ] 苗向军.山东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发展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3).

G841

A

1674-151X(2012)04-02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4.011

投稿日期:2012-02-12

张裕中(1978 ~),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与体育理论。

猜你喜欢
篮球队篮球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第20届CUBA男篮四强攻防能力分析*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快乐篮球进山乡
中国篮球队访平壤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健康饮食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