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肥胖与运动、早餐食用频率的相关性分析

2012-10-26 06:20杨东升顾伟铭
运动 2012年8期
关键词:早餐体质食用

杨东升,沈 喆,顾伟铭

(浙江工业大学体质与健康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4)

实验与调查

大学生肥胖与运动、早餐食用频率的相关性分析

杨东升,沈 喆,顾伟铭

(浙江工业大学体质与健康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4)

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的肥胖现状及部分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大学生超重及肥胖的现状及与生活习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超重、肥胖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超重及肥胖的问题在大学男生中更为突出。大学生平均BMI值与早餐食用频率呈负相关关系,而大学生每日的运动时间与其体质指数BMI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大学男生已成为超重和肥胖的“重灾区”,不吃早餐的习惯可能是导致部分大学生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常运动习惯并非导致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肥胖;运动;早餐

肥胖不仅是机体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紊乱表现,更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疾病。当前,肥胖正以惊人的速度在青少年中蔓延。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肥胖不仅对大学生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有时比生理的损害要严重得多,对其个性以及日后能力的发展均会产生长久的影响。一旦肥胖大学生进入中年期,很可能导致终身肥胖。因此,有效地预防大学生超重以及肥胖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的肥胖现状及部分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大学生肥胖的预防和减肥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浙江某理工科大学1759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884名,女生875名,年龄为18~23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参阅肥胖及肥胖度的相关资料,确定了适合中国人体态特征的肥胖度的评价指标;采用身体测量法,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方法及指定仪器对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进行准确测量;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调查;采用统计分析法对大学生的超重、肥胖现状以及生活习惯进行了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胖标准的采用

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所规定的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为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控制司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和控制指南(试行)》的超重及肥胖标准,将BMI介于24和28定义为超重,BMI大于28界定为肥胖,而介于18.5和24之间为正常体重。关于我国肥胖的界定标准现存较多的版本,采用比较多的是 WHO于2002年2月发布的《亚太地区肥胖的重新定义和处理》中的肥胖标准,将BMI大于23定义为超重,而将BMI大于25定义为肥胖。然而,中国人虽属于亚洲人种,但此BMI并不适合于中国人,我国学者根据我国人群的BMI、腰围、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认为:以24作为中国人超重的界限,而以28作为肥胖的界限更为合理。

2.2 大学生肥胖现状

通过对大学生的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其体质指数(BMI),结果发现本次测量的大学生中有6.88%的学生超重,平均体质指数为25.3。肥胖大学生占所有测试学生的1.53%,BMI平均值为30.83,见表1。因为肥胖的界定值高于其他研究,所以肥胖检出率要低于其他相关研究。另外,本此调查发现,肥胖学生的肥胖程度较为严重,平均BMI值已达到30.83。

2.3 大学生肥胖性别特征

表2 超重及肥胖大学生日常运动情况调查结果

图 1 大学生早餐食用频率与BMI的相关关系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在肥胖及超重的大学生中,其中超重男生比例占到超重总人数的85.12%,见表2,而肥胖男生比例占肥胖学生总数的81.48%。这说明了目前大学生中的超重及肥胖人群主要以男生为主,超重及肥胖的现象在大学男生中更普遍。

2.4 大学生生活习惯与肥胖的关系

2.4.1 大学生早餐食用频率现状及其与肥胖程度的相关关系近年,有学者报道儿童青少年如果经常不吃早餐,肥胖发生率远远高于吃早餐的同龄人,不吃早餐是导致儿童少年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探讨食用早餐频度与大学生肥胖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大学生的早餐频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超重及肥胖的学生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从来不吃早饭的比例均高于体重正常的学生。其中男生肥胖学生中超过54%的学生从来不吃或者很少吃早饭,男生中肥胖及超重学生每天吃早饭比例远远低于体重正常男生。

我们对比了不同早餐食用频率学生的平均BMI值,结果发现学生平均BMI与早餐食用频率存在负相关关系,见图1。每天都吃早餐的学生其平均BMI值最低,而从来不吃或者很少吃早餐的学生平均BMI均高于经常吃早餐或每天吃的学生。作为机体一天的第一次进食,早餐的能量供应占到全天总能量供应的25%~30%,对机体的能量代谢与营养供应至关重要。但本次调查却发现近半数的大学生从来不吃或很少吃早餐,而此现象又在超重和肥胖大学男生中比较严重。有学者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式会导致体质指数的增加,台湾的一项研究表明吃早餐对预防肥胖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而且有学者提出坚持吃早餐是减肥后能成功控制体重人群的特征之一,坚持吃早餐也可能是其成功控制及减轻体重的原因之一。

2.4.2 大学生日常运动现状及其与肥胖程度的相关关系体育运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加机体能量消耗,消耗机体多余的能量,同时运动还能提高身体基础代谢率,可有效地使身体的脂肪消耗量增高,减少脂肪堆积,避免出现超重或者肥胖现象。因此,有效的体育运动对于预防肥胖出现以及超重肥胖学生的减肥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探讨日常体育运动习惯与大学生肥胖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大学生的日常运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大学生的日常体育运动习惯中,正常学生与超重及肥胖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每天运动少于半小时的超重和肥胖男生比例稍高于正常体重男生比例。而超重和肥胖女生每天少于半小时的比例却高体重正常者,见表2。通过对比不同日常运动习惯学生的平均BMI值,结果发现每天运动少于半小时和每天运动30~60分钟学生的平均BMI没有差异,而每天运动60~120分钟的学生平均BMI值略低于每天运动少于一小时的学生。然而每天运动高于2小时的学生平均BMI值最高,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与其BMI值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其本身的基础代谢率非常高,加上其本身每天的非运动形势的身体活动较多。因此,运动习惯的差异很可能并不是导致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结果中每天运动时间最长的学生其平均BMI值反而最高,造成这一现象可能与超重及肥胖者本身有意识地减肥的原因有关。

3 结 论

3.1 当前大学生中超重学生比例为6.88%,肥胖学生比例为1.53%,且肥胖学生的肥胖程度较严重。

3.2 大学生中的超重及肥胖人群主要以男生为主,超重及肥胖的问题在大学男生中更为突出。

3.3 大学生平均BMI值与早餐食用频率呈负相关关系,每天都吃早餐的学生其平均BMI值最低,而从来不吃或者很少吃早餐的学生平均BMI均高于经常吃早餐或每天吃的学生,不吃早餐的习惯可能是导致部分大学生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3.4 大学生每日的运动时间与其体质指数BMI之间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大学生日常运动习惯很可能不是导致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原因,日常饮食结构及遗传因素可能对大学生的肥胖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4 建 议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肥胖问题在大学生中仍然比较严重,应引起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大学男生已成为超重和肥胖的“重灾区”,今后的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引起他们对肥胖危害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减肥方法。应倡导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按时吃早餐的生活习惯,倡导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纠正大学生中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虽然与大学生肥胖没有必然联系,但运动仍然是身体能量消耗与健康促进的最有效手段,大学生应积极的培养运动的兴趣与技能,积极地投身于体育运动锻炼。

[ 1 ] Makara S M, Zaborska A. Obesity and body image[ J ].Psychiatr Po,2009,43(1):109-114.

[ 2 ] 乔来明.对肥胖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J ].现代预防医学,2008(15).

[ 3 ] 董砚虎.肥胖的新定义及亚太地区肥胖诊断的重新评估与探讨[ 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01,9(2): 3-6.

[ 4 ] 季叶成.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 筛查标准的应用[ 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 5 ] 李艳平,胡小琪,马文军,等. 我国4城市儿童少年食用早餐频度和肥胖率关系分析 [ 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0-12.

[ 6 ] Ma Y, Bertone ER, Stanek EJ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eating patterns and obesity in a free-living US adult population[ J ]. Am J Epidemiol,2003,158(1):85-92.

[ 7 ]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76-78.

[ 8 ] Kapantais E, Chala E, Kaklamanou D, et al.Breakfast skipping and its relation to BMI and health-compromising behaviours among Greek adolescents[ J ].Public Health Nutr,2011,14(1): 101-108.

[ 9 ] Huang CJ, Hu HT, Fan YC, et al.Associations of breakfast skipping with obesity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survey in Taiwan[ J ].Int J Obes(Lond). 2010,34(4):720-725.

[ 10 ] Hakala K, Mustajoki P, Aittomūki J.Improved gas exchange during exercise after weight loss in morbid obesity[ J ].Clin Physiol,1996,16(3):229-238.

G806

A

1674-151X(2012)04-042-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4.020

投稿日期:2012-02-10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重大研究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121274)。

杨东升(1978 ~),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生理学。

猜你喜欢
早餐体质食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早餐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