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结合:高中女生掷实心球成绩提高策略实践研究
——以杭州市余杭区瓶窑中学为例

2012-10-26 06:21朱杰军
运动 2012年8期
关键词:实心球柔韧性力量

朱杰军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中学,浙江 杭州 311115)

实验与调查

课内外结合:高中女生掷实心球成绩提高策略实践研究
——以杭州市余杭区瓶窑中学为例

朱杰军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中学,浙江 杭州 311115)

通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践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课内外结合策略进行了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其做法有利于在短期内提高女生的掷实心球成绩。

高中女生;实心球;成绩提高;策略

杭州市从2008年起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制度,掷实心球是必测项目之一。从多年来测试结果来看,实心球的成绩是所有测试项目中最差的,尤其是女生的实心球成绩和其他项目相比差距更大,且女生不喜欢掷实心球运动。如何激发高中女生掷实心球的兴趣,有效提高她们的成绩,又不影响正常的体育模块课教学,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经研究发现,课内外相结合的策略比较有效,笔者以所在学校高三女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中学高三年级11个班级共计280名女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的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2.2 实践法实践研究的时间为2011年9月1日至2011年11月20日。

1.2.3 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对实施策略进行验证。

1.2.4 数理统计法对本研究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课内外相结合策略实施

2.1 做好宣传和测试工作

实践前、后分别对280名女生进行实心球成绩测试,以便检验实践的效果。体育教师测试分工工作要提前做好,制定好具体的测试方案,还需要学校领导、政教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的支持与配合。开学的第一周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如利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向学生讲明实践过程的重要性、掷实心球的锻炼价值和意义、运动会增设掷实心球单项和团体比赛等,以此来引起女生对测试的重视,实践前后的测试工作全部安排在中午(30分钟)进行。

2.2 分组与完善体育骨干的培训

体育骨干是推动女生实心球成绩提高工作的重要力量,因为由她们承担大课间学生练习时的指导与帮助,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解决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笔者主要的做法是:通过前期测试了解,笔者挑选投得最远的35名女生(6.9~8.3米)利用中午30分钟时间在体育馆内先进行为期5天的掷实心球动作技术培训与练习,向她们详细示范、讲解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和易犯错误动作。最后两天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标准有二,一是能够做出正确的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二是能够说出常见的错误动作并能够纠正她人的错误动作,以此加深学生对掷实心球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对另外245名女生按照测试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分组(每组8~10人(不及格的女生每组8人共分21个小组,及格的女生分为11个小组),把组织能力和纠错能力最好的体育骨干(每小组1人)分配到不及格的每个小组中,余下3个最好体育骨干作为大组长(10个小组为一个大组)负责对各大组练习情况进行观察与指导。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时常组织体育骨干进行总结和交流经验,她们的指导、组织、纠错能力等有很大的提高。

2.3 模块课应渗透实心球游戏、柔韧性和力量练习

针对多数女生柔韧性差、上肢及腹背肌力量差和对实心球没兴趣的特点,要把实心球游戏、柔韧性、力量等练习贯穿和渗透于模块教学中,但课堂上不进行掷实心球练习,不影响模块教学。在模块课准备或基本部分加入一些实心球游戏(不断变化),以此使女生产生练习兴趣。在课的设计时,柔韧性练习主要放在课的准备部分或结束部分,主要发展女生肩部、躯干等部位的柔韧性,这些部位柔韧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掷实心球时形成“满弓”动作,可以加大对实心球做功距离。力量练习应安排在每节课结束部分,如发展腿部力量的多级蛙跳、单脚跳等;发展腰腹肌爆发力的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俯卧体后屈、仰卧两头起等练习;发展上肢爆发力的俯卧撑(开始降低难度)、上举小哑铃等练习,实践证明这些简单的练习长期坚持做效果很好。

2.4 以大课间活动为契机进行掷实心球练习

大课间主要以练习为主,尽量增加练习的次数,每周练习3次。模块课上要做不少柔韧性、力量等练习,开始一段时间学生会有全身肌肉酸痛、容易疲劳等症状,从第二个月开始,学生的这些不适症状逐渐消失,在柔韧性、腿部力量、腰腹力量都增强的情况下,大课间再进行掷实心球练习,这样可以缩短学生的不适感,使女生尽快对掷实心球产生兴趣。实施的前两天,进行合理分工,以便做到责任到岗。练习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自主练习与体育骨干辅导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各大组长负责检查人数、记录各小组练习情况,由一名体育教师负责处理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定期召开体育骨干研讨会。实践过程中对于练习认真、有进步的小组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2.5 利用中午30分钟时间进行补差练习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补差练习效果很好,每周进行3次左右。实心球成绩在5米左右(来自不同的班级)的女生仅仅靠大课间练习还不够,要充分利用中午30分钟时间在体育馆内进行练习,主要由体育骨干轮流进行指导与帮助,体育老师不定时对她们的练习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这部分女生主要是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多进行表扬与鼓励。

2.6 以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笔者在实践期间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例如,学校秋季运动会增设掷实心球项目,可以设立单项、团体比赛(15人左右为宜);每半月(或一个月)进行一次单项和团体比赛;每月评一次进步奖,发给奖品、奖状,并进行全校表扬,这样学生就有了目标,练习起来积极性也比较高,进步非常明显,可以说实心球竞赛对提高女生的练习兴趣方面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效果很好。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块课学习时间得到保障

体育模块教学实行很多年了,笔者多年来进行统计可知要保障每学期36学时(2个学分)有很大困难,再加上每年第一个学期要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多数学校的习惯做法是在体育课上进行被测试项目的锻炼和成绩测试,模块教学学习时间只能大大缩短,笔者时常在思考着怎样解决这种矛盾的问题。掷实心球练习和测试工作都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当然这需要学校的支持、体育教师的辛苦付出,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较好的解决了模块课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

3.2 女生对掷实心球练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变化,由开始阶段的“要我练”到后来的“我要练”,实践刚开始时,大课间下课后部分学生的动作迟缓,拖拖拉拉,有的甚至躲起来,请假的人也很多,到了场地老师(或体育骨干)说一句学生动一下,老师走了学生就停下来偷懒,做动作不认真,部分学生脸部表情痛苦,小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效果不佳。有不少学生不断向老师反映腰痛、腿痛、手痛等。针对这种现象作为老师要耐心的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什么都有个适应的过程,老师不要责怪学生,以免学生起逆反心理。经过体育骨干和老师的共同努力,通过课堂上的实心球游戏与素质练习,运动会实心球单项和团体赛、每月的实心球团体赛等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学生到达练习场地时间大大缩短,请假的人也很少,学生自主练习效果很好,也有了合作、探究学习的味道,也不用体育骨干和老师督促了。

3.3 学生柔韧性、力量素质变化

实践前多数女生的柔韧性相对差一点,如少数女生可以独自做背桥、肩部柔韧性好、背弓很好,多数女生的纵劈叉要屈膝,横叉更不行,俯卧撑没有一个女生能够做一个,腰腹力量不好。经过2个多月的系统练习,所有女生的柔韧性和力量素质都有很大提高,如有部分女生可以做几个俯卧撑,腰腹肌力量增长也很大,部分女生仰卧起坐一分钟60多个,最少的45个,有一半的女生可以做背桥,所有女生“反弓”练习很好等,女生这些素质的提高也正是其他模块教学需要的,同时提高了模块教学的有效性。

表1 高三280名女生试验前后数据变化统计

3.4 掷实心球动作技术掌握

实践前,多数女生背弓不充分,后引臂屈肘,实心球出手前屈髋、支撑腿屈膝严重,最后发力时挺胸动作没有,用力过程中重心下降等,这些错误动作对掷实心球的远度有很大的影响,经过近两个月的练习,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预摆动作放松,背弓充分,后脚蹬地充分,收腹迅速,以胸带臂向前上方快速鞭打出手,手指用力拨球,投球时眼睛能够看前方高远处。

3.5 掷实心球成绩实践前后变化

除表1高三280名女生试验前后数据变化统计之外,还表现在实践前总平均成绩是5.9米(及格6.2米);实践后总平均成绩是6.5米;实践后成绩提高0.5米至0.9米的有100人、1米至2.3米的有37人。笔者认为导致学生实心球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多数女生的整体力量素质太差,缺乏长期系统的锻炼,如上肢力量差、腰腹肌力量差、出手速度比较慢;二是多数女生动作技术和柔韧性都很差,如很多女生测试时做不出“反弓”动作、出现2次用力等情况。实践后不及格的人数大大减少,有92名女生不及格,尤其是成绩在5米及以下的14人,她们主要是力量素质实在是太差,很难在短期内改变。

3.6 杭州市统一抽测成绩

2011年12月13日杭州市教育局对笔者所在学校高三年级随机抽测中女生实心球平均成绩达到7.13米(平均分76.36分),位列13所学校第三名(前两名分别是79.32分、78.68分),而2010年余杭区被抽测的高三女生掷实心球的成绩却是59.68分(不及格),应该说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依据研究过程的数据分析,笔者认为课内外结合的做法对高中女生实心球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2 建 议

4.2.1每年的11月份利用周一下午三四节课(周六也可以)进行全校各年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从而避免占用课堂时间。学校要从人力和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并设置班级团体奖和年级单项奖。年级组长、班主任、行政值班领导要协助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中测试。

4.2.2重视发展女生柔韧性、上肢爆发力、躯干力量等身体素质,把它们贯穿和渗透在日常的模块教学中,常抓不懈,从根本上扭转女生力量素质太差的现状。

4.2.3开展多形式的竞赛以营造练习的氛围。例如,区级运动会、校级运动会中增设掷实心球项目(分单项和团体),每年9月至12月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期间,每月设置掷实心球团体(10人或15人,扩大参与人数)和单项竞赛,同时为了调动实心球成绩差的女生,可以设置班级进步奖、年级进步奖和校级进步奖,通过发放奖品、奖状和学校表扬的形式大大激发女生掷实心球的热情,进而喜欢上这项运动。

4.2.4每年9月至12月,全校女生掷实心球主要以课余练习为主的形式进行(不占用课堂时间),主要由体育骨干组织实施,减轻体育教师负担和人数不足的问题,如大课间、中午、课外活动等都可以组织实施。

[ 1 ] 陈富强.兴趣培养在双手头上投实心球教学中的显著作用[ J ].体育科技,2000(2).

[ 2 ] 张万里.高中女生实心球教学质量剖析——以浙江省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系为例[ J ].当代体育科技,2011(2).

[ 3 ] 康笑颜.当前初中实心球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讨[ J ].中国校外教育,2010(9).

G852

A

1674-151X(2012)04-070-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4.034

投稿日期:2012-02-10

朱杰军(1975 ~),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实心球柔韧性力量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每个人都需要柔韧性练习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实心球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麦唛力量 (一)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
孤独的力量
四元素登上元素周期表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