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存在溶洞的某高层建筑基础设计

2012-11-06 05:05史俊杰王家麟
山西建筑 2012年12期
关键词:岩桩主楼单桩

史俊杰 王家麟 葛 畅

(1.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 无锡 214001;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6度抗震设防地区,包括1号~16号共16栋住宅和一个单层地下车库,地下车库与主楼连为整体。场地东北角存在溶洞,其中1号,2号,15号,16号楼在此场地上。

以1号楼为例,为34层住宅,层高均为2.9 m,建筑高度为98.6 m,主楼周边为大地下室。本工程室内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系统绝对标高5.400 m。主楼设有二层地下室,为自行车库,地下1层层高2.8 m,地下2层层高2.9 m。主楼地下2层与大地下室相通,板面无高差,板面标高均为-5.700 m。大地下室为一层机动车停车库,层高3.9 m。主楼一层楼板与大地下室顶板高差1.8 m,大地下室覆土1.5 m。

2 工程地质条件

2.1 岩土工程勘察情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厚度46.7 m~76.0 m,基岩为石灰岩(三叠系青龙群中下段)。在勘察深度范围内(85 m)地层主要由表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夹粉质粘土及粉土组成,可划分成13个工程地质层组。基岩顶面以下2.0 m~10.0 m段岩溶、裂隙及溶蚀现象较发育,为本场地主要不良地质作用现象。基岩顶面10.0 m以下岩层裂隙及溶蚀现象不发育,基岩完整,基岩质量指标RQD=97,为良好。

场地类别Ⅲ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特征周期0.45 s。

2.2 物探工程报告

为了更加准确掌握场地内溶洞的分布和特性,对建设场地又进行了10条高密度电法勘探(探测深度85 m)及场地内12个补勘钻孔(孔深47 m~70 m)CT层析成像野外物探测试工作。物探勘测查明,在测试剖面内,岩层总体均匀性良好,石灰岩层内局部岩溶发育,主要为粘土充填形式,存在多处空洞。测试探明了岩土层内的溶洞分布共计20个,其中空溶洞4个,(半)填充溶洞共计16个。

3 基础设计

根据建筑情况和已查明的场地地质条件,本工程拟采用桩筏基础。

3.1 桩的选型和基础形式

若采用嵌岩桩,单桩承载力比较高,可以采用墙下布桩方式,但是对于本工程而言存在以下问题:1)若桩端支承于溶洞顶面岩层,因岩层厚度的不确定性,岩面承载力难以保证,即使对溶洞采取灌浆填实,因溶洞大小的不确定性因素,注浆量难以估算。2)若桩端支承于溶洞下的基岩,需打穿溶洞上的岩层,施工难度较大。3)由于岩面起伏很大,且上覆土层厚度较大,考虑到嵌岩桩桩长变异性过大,嵌岩施工难以实施[1]。4)对于本工程而言,嵌岩桩单桩承载力较高,不能充分发挥桩的承载力,造成浪费。5)嵌岩桩本身施工难度大,工程造价较高,经济性不好。

若采用摩擦桩,虽然可以避免嵌岩桩的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参数,试算各直径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见表1。由于土的工程特性不佳,根据经验判断,单桩承载力相对本地区其他工程较低,采用墙下布桩方式比较困难。

2)桩端(桩长35 m)离溶洞顶面岩层的距离较近,大概只有5 m~6 m,上部结构通过实体桩基础传递到岩面的荷载有可能造成溶洞坍塌。

表1 各直径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表

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本工程拟采用直径600 mm,桩长30 m的钻孔灌注桩满堂布置,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Ra=1 420 kN。桩端持力层取⑥-3层粉质粘土,桩端进入⑥-3层土大于1.20 m,筏板厚度取1 600 mm,比同一地区、相同类型、地质条件简单的工程适当加厚。

采用以上基础形式基于以下几点原因:1)采用摩擦桩,相对嵌岩桩可以避免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施工难度低,可以缩短地基部分的工期,减少造价。2)桩端持力层选取⑥-3层,其土的承载力相对较低,为软弱土层,可以耗散一部分上部结构传至桩端的荷载,形成缓冲作用,使传至溶洞顶面岩层的荷载不至于太直接,以减小对溶洞顶面岩层的作用效应。3)桩端持力层选取⑥-3层使桩端至溶洞顶面岩层的距离加大,约为10.9 m~12.2 m,增加应力扩散深度,减小作用于溶洞顶面岩层的附加压力。4)采用满堂布桩形式,既可以使筏板与桩形成整体性和刚度都很大的块体,又可以充分发挥单桩承载能力。

因桩基持力层为软弱土,沉降要大一些,故采取以下措施减小沉降和沉降差:1)基础设计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1,2],建筑中部荷载较大部位减小桩距,同时减少主楼周边桩数,大地下室部分采用天然地基。2)筏板边缘适当外扩,扩大基础平面尺寸,直接减小地基的附加应力,减小沉降。3)适当增加主楼筏板厚度,加强基础刚度,协调地基沉降,减小不均匀沉降。同时加大主楼外两跨范围的大地下室底板厚度,以抵抗由差异沉降引起的底板次应力。4)主楼和大地下室间设置沉降后浇带。

3.2 桩筏筏板计算

本工程基础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JCCAD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2010版)软件,计算模型采用弹性地基梁板模型(桩和土按WINKLER模型),进行上部结构—基础—地基(桩土)共同作用分析计算。

3.3 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沉降计算结果可见,主楼最大沉降量为38.3,最大沉降量及沉降差均满足要求。主楼最大沉降量略小于同类型单体住宅(周边不带裙房和地下室),考虑周边地下室的影响后,控制沉降措施效果比较明显。

根据桩顶反力计算结果,在标准组合1.0×恒+1.0×活的荷载作用下,最大桩反力约为1 380 kN,接近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4 结语

存在溶洞的软土地基,特别是含有空溶洞,桩基设计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本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以下几点思路贯穿始终:

1)使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尽量避免工程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工程中采用钻孔灌注桩而不是嵌岩桩。通过选择相对较弱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缩短桩长,增加桩端至溶洞顶面岩层的距离等措施,减小对溶洞顶面岩层的作用效应。

2)减小沉降和沉降差,桩基设计采用变刚度调平方法,采用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强基础刚度,主群楼间设置沉降后浇带等有效措施。

3)经济、简单原则,设计中采用钻孔灌注桩而不是嵌岩桩,既充分利用各桩的承载力,节省了工程造价,又便于施工,缩短了工期,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

[1] 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2] 刘金砺,迟铃泉.桩土变形计算模型和变刚度调平设计[J].岩土工程学报,2000,22(2):151-157.

[3] 张 顺,杨媛媛.浅谈某工程地基的合理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11):94-95.

猜你喜欢
岩桩主楼单桩
倾斜岩层下嵌岩桩荷载传递规律研究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非对称分布地下室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
圆形和方形荷载作用下框架厚筏基础变形与反力特征研究
基于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分析研究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新建主楼幕墙工程讲解
刚性嵌岩桩单桩刚度系数推导
大直径扩底嵌岩桩竖向承载性能
我们的校园
不同规范对嵌岩桩计算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