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某高层建筑抗浮锚杆施工工艺

2012-11-06 05:05
山西建筑 2012年12期
关键词:杆体抗浮水灰比

王 建

(成都铁路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3)

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为商品住宅楼,该工程由3栋(-2+14)F高层建筑组成,为框剪结构,设2层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

2 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层。经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由人工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中砂→卵石层组成。

2)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属于第四系空隙水类型,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勘察期间为水平期,且受附近场地施工降水影响,场地潜水稳定水位在-6.80 m~-7.40 m之间,相应高程493.49 m~493.56 m。场地地下水和地下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

3 主要技术难点

由于地下水位降至设计要求深度且基坑内地下水位尚处于动水位状态,导致注入的水泥浆穿过水时易产生离析现象,或被降水井抽走部分水泥浆。前者致使桩体浆液稀释,强度降低。后者则使桩体产生蜂窝麻面现象。

4 施工中注意的关键问题

正式注浆前必须采用模拟注浆试验,确定合适的配合比。

1)第一次注浆后需停顿2 min~3 min再第二次注浆,以确保桩体周围达到饱和。2)注浆时浆液一定要注到孔口返浆且压力一定要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注下一根桩。

5 施工工艺

该锚杆施工工艺如图1所示。

图1 锚杆施工工艺

6 施工方法

1)制作锚杆。杆体锚筋按设计焊接和弯折,根据锚固长度以及设计要求,并考虑与底板(筏板或承台)的锚固段长度,同时把注浆管捆绑在杆体锚筋骨架上,注浆管一般比杆体下端短150 mm,绑扎松紧适度,以注浆后较易拔出为宜。杆体锚筋骨架间距1 500 mm(按设计要求)设置定位器,保证骨架制作平顺,焊接牢固。

2)锚孔定位。锚杆按设计或自行统一编号,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放出各施工区抗浮锚杆的孔位,用木桩或钢筋头做出标记。锚杆孔位允许偏差不大于50 mm。

3)成孔。砂卵层采用潜孔钻机配合空压机进行干作业成孔,成孔直径不小于150 mm注浆前保证孔内干净。锚杆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1%,成孔深度一般要求比设计深度大200 mm~300 mm,以防钢筋底端锈蚀。

4)清孔。采用高风压清孔以排出孔内沉渣,直至孔内无石屑、无大量沉渣为止,但清孔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塌孔影响注浆质量。

5)下锚。结合设计的杆体长度和现场实际,采用人工、钻机架、塔吊等将锚杆吊入孔中,安放时避免锚杆扭曲、弯折及部件松脱。杆体下至孔位后,应测量顶部标高,并做记录,保证整体平整,以防杆体在混凝土底板中的锚固长度不够或影响混凝土底板受力钢筋的安放。

6)注浆。注浆是锚杆施工的一个重要工序,注浆导管一端与杆体注浆管连接,另一端与压浆泵连接,导管一般采用φ30 mm的PVC管或胶管。水泥宜选用P.O42.5R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6~0.7,并应保证浆液的流动性与强度。锚杆采用二次注浆,注浆时,当见到浆液从孔口外溢时,即可将注浆管逐步外拔,但应保持浆液外溢孔口直至拔出。注浆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同时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

7)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由于抗浮锚杆只承受单向抗拔力,所以抗拔承载力的检测即为抗浮锚杆质量与功效的最终检测。抗浮锚杆的检测数量为施工锚杆数量的5%。抗浮锚杆若分区施工,则按各个施工区数量的5%进行检测。

7 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前应会同各相关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认真分析抗浮实验锚杆的各项基础参数。1)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2)各种原材进场时应先进行相关检验试验,确保合格后用于施工。3)锚杆杆体下锚前应清除其表面油污及模锈,确认无损伤、扭曲后方可下锚。4)注浆完成后,在浆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不得承受外力、移动或者受扰动。5)施工过程中,应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8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谈论

8.1 水灰比的问题

水灰比控制是保证锚杆质量的重要工序,为选择合理的水灰比,在试桩时,按照水灰比为 0.3,0.5,0.6,0.7 分别制作试验锚杆,经最后基本试验表明,采用上述水灰比施工的锚杆,其抗拔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结合试桩期间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水灰比为0.6~0.7的水泥浆更具有可操作性,不仅可以保证锚固体强度,而且可以避免注浆期间堵管。

因此本工程采用水灰比为0.6~0.7。若设计对杆体强度要求更高,为保证正常施工,可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

8.2 对非孔洞的地下软弱层

若注浆量很大也无法完成注浆时,可舍弃该锚杆在旁边另外补做。由于前一根锚杆大量注浆的作用,即便两根锚杆间距很近(如1 m)时也可补做成功。

9 结语

抗浮锚杆因其具有经济性显著、施工方便、受力合理等优点,成为解决地下建筑物抗浮问题较为经济合理的方法,在地下建筑物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随着抗浮锚杆广泛与深入的运用,相信抗浮锚杆技术将逐步得到完善和提高。

[1] 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 程良奎,韩 军.单孔复合锚固法的理论和实践[J].工业建筑,2001(13):71-72.

猜你喜欢
杆体抗浮水灰比
碳-玻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杆体的力学与耐久性能研究
某工程抗浮设计
水灰比和粉煤灰对静态破碎剂反应温度影响研究
多层地下抗浮疏水设计
钢筋混凝土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对比
水灰比对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
城市地下隧道抗浮设计与分析
前置组合杆体垂直侵彻钢靶简化模型*
氯盐和碳化双重腐蚀对钢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1)
水灰比对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影响试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