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隧道支护系统稳定性数值分析

2012-11-06 05:05高小社
山西建筑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主应力锚索底板

高小社

(中铁二十局集团路桥工程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

0 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世界上各种用途的隧道工程建设开始向深部发展[1]。随着深度的增加,围岩存在高地应力、高水压、高温度的特点,深部岩体应力分布更加复杂,致使其支护也更加困难,从而造成工程造价大大提高,工期延长,以致发生塌顶塌方坍方事故,给工程的建设及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6]。

为了使深部隧道围岩稳定,本文主要是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开展了深部隧道支护系统稳定性研究。

1 数值模型的建立

1.1 标准模型参数选择

参考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本次数值分析主要是分析Ⅳ类岩石,其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所示。

在本次数值模拟中锚杆型号为φ20×2 000 mm,间排距为700 mm×700 mm,锚固力200 kN。锚杆采用高强树脂锚杆,Z2335树脂药卷,每孔3卷树脂药;金属网为:φ6 mm,网格80 mm×80 mm钢笆焊接网,网搭接100 mm;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0,喷浆厚度为150 mm。锚索长度取12 m。混凝土料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体积比),喷混凝土时速凝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2.5%~4%。图1是位移测点分布图,共监测4个有代表性的隧道位置,它们分别是顶底板和两帮。

表1 岩石物理力学指标

1.2 标准模型的网格划分

从理论分析可知,隧道对围岩中应力分布影响范围一般是隧道半径的3倍~5倍,宽度取一个循环进尺,故取计算模型尺寸为长×宽×高=40 m×2 m×30 m。网格划分时,为了提高程序运行的有效性和节约运行时间,在隧道周围划分比较密,单元总数9 300。模型上边界施加边界荷载p=25 MPa来模拟垂直方向应力,模型其他三个边界为位移约束,见图2。

图1 位移测点分布图

图2 计算模型边界条件图(单位:m)

2 数值结果分析

2.1 无支护隧道稳定性分析

从图3,图4可知:位移总体上是向隧道中心偏移,并且隧道的底板出现底鼓现象;深部隧道在高应力作用下顶底板及两帮位移分别是284 mm,139 mm,204 mm和193 mm,隧道产生的变形整体比较大。

由图5,图6可以看出,隧道开挖以后围岩表面没有法向的力,并且随着离隧道距离越远,法向应力越大,影响越来越小;深部隧道在没有采取任何加固措施的作用下塑性破坏非常严重,尤其是拱脚和底角部分。因此,深部隧道开挖后要及时采取有效加固措施,确保隧道安全、快速掘进。

2.2 有支护隧道稳定性分析

深部围岩由于受到“三高”影响,变形量非常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加固方式,隧道不可能稳定,但深部隧道的加固与浅部隧道加固有明显不同,现通过对几种支护方式进行数值分析,其结果可以为深部隧道支护提供参考。

本次数值模拟方案有以下几种:

1)锚杆支护;

2)锚杆、锚索组合支护;

3)锚杆、锚索、衬砌组合支护。

图3 无支护位移失量图

图4 无支护顶底板两帮位移曲线

图5 无支护最大主应力等高线图

图6 无支护最小主应力等高线图

表2是不同支护形式的顶底板及两帮位移情况,从表2中分析可以知道:无支护时变形量比较大,最大是拱顶位移,达到284 mm,通过支护的隧道4个测点位移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能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加固效果最好的是锚杆、锚索、衬砌组合支护,它的4个测点的位移量分别比无支护的位移量减少36%,52%,53%,25%,但底板的变形量还是比较大。由于在底板没有采用相应的支护措施,所以底板的变形量减少不大,因此,为了治理好底鼓,还要进一步对底板采取加固措施。

表2 不同支护形式4个测点位移量 mm

图7是不同支护形式最大主应力云图。

从图7可以看出:没有支护的隧道在隧道表面周围的一定范围内几乎没有垂直应力,采用支护的隧道,除了在底板有很少部分出现很小的垂直应力外,支护形式从锚杆支护到锚杆、锚索、衬砌组合支护,隧道表面围岩的垂直应力越来越大,这说明锚杆、锚索、衬砌组合支护支护效果最好。

图7 不同支护形式的最大主应力等高线图

3 结语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模拟了无支护,锚杆支护,锚杆、锚索组合支护,锚杆、锚索、衬砌组合支护加固隧道的效果,得到如下结果:

1)无支护时位移总体上是向隧道中心偏移,变形量比较大,并且隧道的拱底出现底鼓现象,位移最大是顶板。

2)经过支护的隧道,顶底板及两帮位移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能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加固效果最好的是锚杆、锚索、衬砌组合支护,但拱顶、底板的变形量还是比较大。

[1] 于海军,陈智强,姜春雨.深埋长大隧道围岩破坏能量释放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5):657-660.

[2] 刘泉声,高 玮,袁 亮.煤矿深部岩巷稳定控制理论与支护技术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赵 勇,刘建友,田四明.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支护体系受力特征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8):1663-1670.

[4] 陈 浩,任伟中,李 丹,等.深埋隧道锚杆支护作用的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32(S1):719-725.

[5] 赵丽雪.不同产状岩质隧道稳定性数值模拟[J].铁道建筑,2011(11):62-64.

[6] 韩现民,孙明磊,李文江,等.复杂条件下隧道断面形状和支护参数优化[J].岩土力学,2011,32(S1):725-731.

猜你喜欢
主应力锚索底板
中主应力对冻结黏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分析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复合断层对地应力的影响研究
煤矿深部高地压巷道锚索支护技术对策研究
不同锚索参数对预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软土地基上超长底板节制闸沉降及应力分析
考虑中主应力后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小型储罐原位置更换罐底板
底板瓦斯抽放巷防误揭煤快速探测方法探析
预应力锚索施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