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噪声防治措施分析

2012-11-06 05:05朱维红单永体李祝龙
山西建筑 2012年12期
关键词:敏感点林带屏障

朱维红 单永体 李祝龙

(1.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江苏 南京 210004;2.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大,车辆行驶速度快,对公路两侧辐射较强的交通噪声,给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造成一定影响,交通噪声已成为高速公路环保问题的核心之一。本文论述了江苏高速公路噪声防治工作目标、实施原则,分析了高速公路现有噪声防治措施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噪声防治措施方案比选方法,在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1 高速公路噪声防治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综合规划,防治结合,分步实施,环境友好,构建和谐高速公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建设和谐高速公路的建设理念;2)坚持综合规划、防治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适应高速公路不同时期交通量的发展需求,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合理、及时有效;3)与区域经济发展、民居风格、人文及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实现环境友好。

2 高速公路噪声防治措施实施原则

噪声防治措施实施要遵循有效、协调、安全、经济、可操作的原则。1)有效性:是高速公路噪声防治设计的首要目标。科学有效要求我们做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协调性:高速公路噪声防治措施在满足环保需求的同时,应与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地方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与公路路域景观相协调;同时还应与区域文化、区域民居建筑风格相协调。3)安全性:体现在三个方面:a.结构设计安全可靠;b.视觉及行车安全(即高速公路声环境保护设施应不影响高速行驶条件下的视觉及行车安全);c.安全防护(即环保设施应确保一定的安全距离,加强防撞护栏设计,为车辆意外事故预留安全距离)。4)经济合理性:噪声防治措施方案在有效性的前提下应作技术、经济的比较,采取经济合理的方案,降低造价。5)可操作性:高速公路噪声防治措施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具备可实施条件,施工便利,公众满意。

3 高速公路噪声防治措施特点和适用条件

3.1 环保拆迁或改变建筑物使用功能

环保拆迁是解决公路噪声的有效方法之一,前置条件是地方政府能够对拆迁户进行安置。有条件的地区,地方政府可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考虑进行集中安置。条件许可时,敏感点与公路较近(一般距公路红线10 m以内),预测运营中期噪声超标10 dB以上,敏感点分布较为分散或户数较少,可考虑与主线拆迁同步完成。一般对团状的村庄,不宜采用大面积的环保拆迁;条状的单排村庄平行公路时,在技术经济、公众意见等综合比选后也可采用拆迁方案。环保拆迁的界定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处理不当引发群体事件。调整临路一侧建筑物使用功能是有效措施之一。有条件时可以将临路一侧的居民房、校舍调整为厂房或者仓库之用。当有需要,并有调整可能时实施。

3.2 绿化降噪林带

绿化林带不仅能够吸纳声波降低噪声,同时又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该措施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绿化林带降噪效果与林带宽度、密度、苗木类型、高度等紧密相关,阔叶林效果优于针叶林。使用绿化林带降噪,占地较多,早期降噪效果不明显。绿化降噪林带措施适用于降噪量在5 dB以下,公路与敏感点之间间距较大、具备设置降噪林带条件的路段,城镇、风景区附近或有景观要求的路段,可结合地方政府在高速公路沿线的绿色生态建设同步完成。绿化降噪宜与地方绿色生态建设、公路景观相协调。绿化降噪林带可与其他措施结合形成综合降噪。

3.3 声屏障

声屏障措施的优点是节约土地、保护范围较大,降噪效果明显,可操作性强。缺点是使行车压抑、单调,造价高,对驾驶人员行车视线、路容景观有一定影响。声屏障措施适用于降噪量一般在5 dB~10 dB以内,与公路红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在50 m以内、规模较大、受保护对象较多的敏感点。在降噪效果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根据项目特点,从技术、经济、景观等多方面考虑选择适合的声屏障类型。设计时应重视安全性。应满足风荷载等的安全要求,特殊情况下还应考虑防撞。使用透明材料应避免发生眩目和反光现象,影响行车安全。

3.4 建筑降噪

建筑降噪是指对建筑物实施隔声走廊或隔声门窗的降噪方式。一般包括设置封闭阳台、双层窗、封闭外走廊、加设外墙等。

建筑降噪不能满足声环境功能达标,在某种程度上只能使室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建筑降噪措施适用于降噪量10 dB~15 dB以上,离路较近的敏感点:如学校、医院等集体单位(便于实施)、平行于路线的条状村庄、或分布较为分散、户数很少的敏感点(如零散民居)。

建筑降噪设计应听取居民意见,避免居民攀比、争议。

3.5 低噪声路面

低噪声沥青路面一般是指相对于普通密实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降噪效果的路面,如:多孔隙沥青路面、橡胶沥青路面、SMA路面等。1)多孔隙沥青路面的降噪效果最为明显,但耐久性差、空隙易堵塞、养护难。2)密实性降噪路面主要为橡胶沥青路面、SMA路面,其降噪效果相对于普通AC路面较为显著,相对于多孔性沥青路面降噪性能稍差,其耐久性好。低噪声沥青路面作为单一方案使用时,降噪量约为3 dB~5 dB。多孔性沥青路面适用于交通量较大,小型车占比较高、敏感点较连续密集的路段。橡胶沥青路面、SMA路面适用面广泛,尤其适用重载车辆行驶。通过低噪声路面与其他措施结合,可以大大降低交通噪声。设计时根据项目和交通流特点,结合工程投资综合考虑。路面面层单项投资增加,但节约了声屏障等措施的投资,总体上应根据设置长度、厚度等进行技术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在单一方案治理噪声条件受限时,应针对不同的超标状况,进行噪声环境的综合治理(如综合考虑降噪林带+低噪声路面,可以适应5 dB~6 dB的降噪需求;部分拆迁可与降噪林带组合)。

4 高速公路噪声防治措施方案比选方法

第一层次:将高速公路噪声防治措施方案纳入工程路线方案进行综合考虑。

1)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采取“主动式”防护。公路选线时尽量避开环境敏感点集中区域(团状村庄等)或者重要声敏感目标(学校、医院、敬老院等)。2)进行调整公路线位方案与实施环境工程的比选。3)根据噪声防护距离,控制公路与重要敏感建筑的距离,最大限度地避免噪声扰民。

第二层次:路线确定后,针对敏感目标进行不同措施方案的比选。在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环保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方案。国内高速公路采取的声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有:环保拆迁、绿化降噪林带、声屏障、建筑降噪、低噪声路面、设置禁鸣标志等。根据区域交通量及其组成,预测敏感点交通噪声,结合项目环境敏感点特征,对降噪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环保有效性等进行综合比较。第三层次:在选定某一防治措施后的不同方案的比选。第三层次比选是在选定降噪措施后(如降噪林、声屏障)的不同具体细节方案的比选。在具体声环境保护措施细节方案(如降噪林、声屏障)的比选上,除应满足基本的降噪目标需求之外,应着重考虑:结构安全性应满足不同地区抗风抗震的要求;结构外形选择应满足景观需求;结构组合应与周围环境和建筑风格相协调。对声屏障,比选要素包括:基础、结构与材料、外形、景观效果、综合造价等等;对降噪林则要考虑林带组合、苗木选择与声学效果,特别要注意路基高度与保护对象的相互关系,以建立立体的降噪效应;同时还应注意区域植被的适应性和生态特性。

5 噪声防治措施方案举例

噪声防治措施组合方案见表1。

表1 噪声防治措施组合方案

6 结语

高速公路噪声防治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规划,防治结合,分步实施的建设理念,遵循有效、协调、安全、经济、可操作的实施原则。重视路线规划,遵循环保选线;把噪声防治设计融入高速公路各专业设计中;根据各种防治措施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在高速公路建设实践中加以应用。通过综合规划和防治结合,有效降低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对沿线的环境影响。

[1] 李桂强.公路交通噪声分析和防治措施[J].交通科技,2004,6(207):66-68.

[2] 汤 波.广西高速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探讨[J].北方环境,2004,8(4):1-3.

[3] 郭志云,左志武.高速公路营运期交通噪声污染与防治措施[J].山东交通科技,2002(1):92-94.

[4] 胡强强,陈 云.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J].交通环保,2004,10(5):4-6.

猜你喜欢
敏感点林带屏障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屏障修护TOP10
NURBS插补中相邻敏感点区域速度轨迹规划研究
一道屏障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等度连续点及-敏感点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一种基于加速不平衡功率快速估算的切机敏感点搜寻方法研究
地铁冷却塔消声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