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体会

2012-11-08 03:43吴尉林浙江省建德市寿昌镇卫生院建德316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痔核枳实内痔

吴尉林 唐 勇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镇卫生院 建德316000

痔是肛肠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2%,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5~65岁是痔疮发病的高峰。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痔疮患者13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月共收治痔疮患者136例。本组病例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均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执行。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18~72岁,平均(38.09±11.35)岁;病程6天~36个月,平均(3.0±0.3)个月。对照组64例,男42例,女22例,年龄18~73岁,平均(39.32±11.24)岁;病程4天~34.5个月,平均(3.0±0.5)个月。Ⅰ、Ⅱ度痔疮治疗组5例,对照组3例,Ⅲ、Ⅳ度痔疮治疗组67例,对照组6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治疗 Ⅲ、Ⅳ度痔疮均采用Milligan-Morgan 痔切除术。具体操作:常规消毒会阴部、肛门皮肤,铺巾。局部麻醉或肛周神经阻滞麻醉后,再次消毒直肠下段与肛门皮肤,并用指扩法扩肛,使肛门括约肌松驰,暴露痔核。用血管钳钳夹与内痔相对应的皮赘,朝与肛管相反的方向牵拉,使覆盖肛管和直肠黏膜的痔暴露在肛门外。再用另外一把血管钳钳夹内痔,单线缝扎内痔,“V”字型剪开外痔,剥离痔核,贯穿缝扎痔蒂,再用双线距离痔蒂约0.2mm处结扎一边,防止结扎线脱落出血,倒“V”字型剪下标本。同法处理其余痔核。

2.2 保守治疗 治疗组Ⅰ、Ⅱ度痔疮及Ⅲ、Ⅳ度痔疮术后患者均采用内服外洗法。内服中药为我院研制的具清利湿热、活血化瘀功效的纯中药制剂,组方:当归尾15g,防风、大黄各10g,泽泻15g,秦艽10g,枳实、地榆炭各15g,出血量大或体质虚弱去泽泻和枳实,加用黄芪、党参各20g。对伴有痔核脱出伴肛门不适者,加用升麻、槐花各15g。水煎服,1天1 剂。外用中药:将内服中药的药渣及枳实30g,黄柏20、苦参、芒硝各20g,加温水1000mL,每天早晚各坐浴1次,坐浴时间20~30min,当药液温度降低时,可适当加温。2 周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同时予太宁栓1粒塞肛,1天1~2次。对照组口服消脱止4片,1天3 次,太宁栓1 粒塞肛,1天1~2 次;温水坐浴,早晚各1次。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科外科组制定的《痔病诊治暂行标准》[1],痊愈:便血、肛门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经检查痔已消失。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检查痔已明显减小。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好转。

3.2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均完成疗程。治疗组痊愈率83.3%,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3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随访1年,复发3例,复发率4.2%。对照组内痔复发3例,复发率4.4%。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2]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也称痔核、痔病、痔疾等。中医认为,气血亏损是痔的发病基础,而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长期便秘久忍大便、过嗜辛辣、久坐久立、妇女妊娠及风湿、燥、热四气相合等,多为发病诱因,以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燥热内生,热与血相搏,气血纵横经脉交错,结滞不散而成[3]。该病的本质是肛门、直肠下端的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①局部血流缓慢和血量增多引起淤血;②血管内容物的改变而引起血栓形成;③血管壁渗透性改变而引起出血水肿[4-5]。

本组资料中,治疗组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后采用中药内服外洗,达到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缓解充血水肿,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中药熏洗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吸收和利用。外用药加入枳实30g,黄柏、苦参、芒硝各20g,可加强消炎止痛效果。本组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痔疮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诊治暂行标准[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9):699.

[2]聂巧烽,张毅.近年来栓剂治疗痔疮的文献综述[J].光明中医,2005,20(1):37-39.

[3]张吕泉.痔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医药学刊,2004,16(6):608-611.

[4]仇志成,李念萍,杜守信.痔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4):528-529.

[5]吴良才.保守治疗100例痔疮的体会[J].医学创新研究,2008,5(24):86.

猜你喜欢
痔核枳实内痔
中药枳实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张仲景运用厚朴、枳实探析*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在内痔治疗中的应用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识别真假枳实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内痔一般如何进行诊断呢
经肛周彩超与经直肠内彩超对内痔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对比分析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外剥内扎皮桥减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