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化疗前焦虑的护理干预

2012-11-08 01:59张银珏武汉市汉口医院肿瘤科湖北武汉43001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负性化疗心理

张银珏 (武汉市汉口医院肿瘤科,湖北 武汉 430010)

肿瘤患者化疗前焦虑的护理干预

张银珏 (武汉市汉口医院肿瘤科,湖北 武汉 430010)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前焦虑心理的影响,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方法:应用心理护理对142例肿瘤化疗患者行护理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估。选取乳腺癌、胃癌、食道癌、甲状腺癌、肺癌等不同肿瘤142例,分为干预组71例,对照组71例,对干预组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进行比较分析2组干预前后焦虑的评分。结果:干预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化疗前的焦虑水平。

肿瘤;化疗;焦虑 ;心理护理

对恶性肿瘤实施化学疗法是手术根治后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作为重大的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化疗可引起患者强烈的恐惧、焦虑和不安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及疾病预后。我们应用心理护理对142例肿瘤化疗患者行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对临床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9年2月到2011年5月在我科住院行化疗的不同肿瘤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72岁,平均48.65岁。病例入选标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思维清晰,交流无困难并自愿合作填写调查表内容;近期无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患者。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 、病史及学历、确诊时间、职业、化疗方案等一般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1.2方法

1.2.1肿瘤化疗知识调查 肿瘤化疗知识相关问卷由我院多名专家自行设计后应用,主要包括肿瘤的一般常识、化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化疗期间饮食、衣着、出行及疾病预后等相关基本知识,以选择题的形式请患者作答,共100分。

1.2.2焦虑评估 应用焦虑评估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该表由20个项目组成,每项症状按1~4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严重,得分gt;40分为焦虑状态[1]。

1.2.3护理干预 入院后2组患者均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应用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责任护士从患者入院开始全程观察,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性别、年龄、家庭等情况进行健康教育,主要针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化疗的重要性进行合理的讲解,采用口头讲解、图片、多媒体等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详细讲解化疗的目的、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副作用、给药时间、给药方法、疗程的时间长短、注意事项、化疗期间的饮食及配合技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保持轻松的心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对深静脉置管的患者,使其充分了解置管的安全性、可靠性,不会造成化疗药物外渗,对外周静脉穿刺的患者妥善固定,密切观察输注情况,解除输液的担忧;同时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参考相关研究[2]应用的方法,主要针对患者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使患者养成内心“自我辩论”的方法,主动提升自我战胜能力;同时采用分散疗法:化疗期间让患者听一些轻盈、舒缓的音乐,告知一些愉快的事情,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放松。特别安排已经完成化疗方案、乐观向上的患者现场说教,进行经验交流,增强患者对化疗完成的信心。化疗期间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绝不让患者带着疑问治疗,同时向家属及朋友说明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指导家属、朋友多关心患者,并教会他们正确有效的沟通方法,以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干预组及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的比较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评分的比较见表1。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评估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干预后2组焦虑评分均减少(Plt;0.05,Plt;0.01),但干预组患者评分的减少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

3 讨 论

罹患肿瘤是人生一个较大的负性事件,常导致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同时在进行化疗时顾虑重重,对治疗信心不足,这对疾病的发生、转归及预后都有重要的影响,而对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前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认知行为治疗是心理护理治疗的重要方法,其理论依据是患者错误的不正确的认识进程常导致不良行为和负性情绪,心理护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对某些治疗方法的焦虑和担忧,帮助患者澄清错误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克服无助感和绝望感。

我们对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进行对照观察后显示干预组明显降低患者焦虑程度,临床工作中可推广应用,减少负性情绪状态,避免免疫功能急剧下降,同时积极寻求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有益处,使其能够最后达到积极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规程,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1]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8.

[2]庞久玲,张静涛,刘军,等. 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3):325-326.

[编辑]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1.018

R473.73

A

1673-1409(2012)01-R035-02

2011 12 04

张银珏(1969),女,湖北武汉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肿瘤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负性化疗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心理感受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跟踪导练(二)(3)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