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和高中非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12-11-10 02:54孙海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毕业班男女生独生子女

孙海艳

中专和高中非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孙海艳①

目的 研究中专和高中非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217名中专和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①该群体学生30.4%有轻度心理问题,4.1%有明显心理问题;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在强迫症状(t=22.205,P<0.05)、恐怖(t=23.416,P<0.01)、其他(t=22.006,P<0.05)和总均分(t=22.032,P<0.05)方面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③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抑郁(t=22.240)、焦虑(t=21.967)、敌对(t=22.044)和偏执因子得分(t=22.186)显著性高于独生子女(P<0.05)。结论 该群体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比例较高,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独生子女。

中专;高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专和高中时期,是人生求知和个性发展的黄金时期,是自我意识逐步形成,由不成熟向成熟迈进的过渡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问题。高中生和中专生一般年龄都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学上划分正值青年初期,正处于身心发展及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心理上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和特有的矛盾,其心理健康是达到躯体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必备条件。近年国内研究显示,该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部分中专和高中非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学生人群心理健康的特点,以更好指导该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扬州市3所中专和2所高中学校230名非毕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30份,有效问卷217份(94%)。其中男生134人,女生83人;独生子女153人,非独生子女64人;中专学生143人,高中生74人;被试年龄16~19岁,平均(17.6±0.94)岁。

1.2 方法

心理健康:采用由Derogatis编制、并已由国内专家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包括10个因子,共90条项目,5级评分(0,1,2,3,4)。本研究采用总均分作为健康症状指数[1]。

心理测验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通过团体测试,由同一位心理学老师统一宣读指导语,学生按要求回答问题,当场收回。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中专和高中非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见表1。根据SCL-90评分标准,总均分为0~1(不包括1)者,表示无明显症状;总平均分为1~2(不包括2)者,表示有轻度心理症状;总平均分为2以上者,表示有明显的心理症状。

2.2 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比较

见表2。从总体来看,SCL-90量表各因子均分都较高,尤其是强迫症状(1.15±0.64)、人际关系(1.13±0.68)、抑郁(0.89±0.66)、敌对(0.89±0.64)等因子。在强迫症状、其他和总均分方面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恐怖因子男女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2.3 中专与高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见表3。

表1 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n(◊)]

表2 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比较s)

表2 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比较s)

注:* *P<0.01,*P<0.05,下同

因 子 总体(n=217)男生(n=134)女生(n=83) t P躯体化 0.63±0.57 0.60±0.57 0.69±0.5721.112 0.267强迫症状 1.15±0.64 1.08±0.62 1.27±0.6722.205* 0.029人际关系 1.13±0.68 1.07±0.67 1.24±0.7021.751 0.081抑 郁 0.89±0.66 0.82±0.67 1.00±0.6421.920 0.056焦 虑 0.80±0.63 0.74±0.64 0.90±0.6021.743 0.083敌 对 0.89±0.64 0.83±0.64 0.98±0.6421.652 0.100恐 怖 0.63±0.58 0.53±0.52 0.8±0.64 23.416**0.001偏 执 0.87±0.63 0.85±0.66 0.91±0.6020.734 0.464精神病性 0.7±0.57 0.67±0.60 0.76±0.5321.011 0.313其 他 0.76±0.56 0.70±0.56 0.86±0.5522.006* 0.046总均分 0.85±0.53 0.79±0.53 0.94±0.5122.032* 0.043

表3 中专与高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比较s)

表3 中专与高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比较s)

注:t1为中专和高中学生之间的比较,t2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比较

因 子 中专(n=143) 高中(n=74) 独生(n=153) 非独生(n=64) t1 t2躯体化 0.58±0.51 0.73±0.66 0.61±0.58 0.69±0.53 0.149 20.997强迫症状 1.13±0.63 1.19±0.67 1.12±0.67 1.22±0.58 0.140 20.989人际关系 1.13±0.68 1.14±0.69 1.09±0.69 1.24±0.67 21.881 21.424抑 郁 0.85±0.64 0.97±0.68 0.83±0.68 1.04±0.60 21.738 22.240*焦 虑 0.78±0.63 0.83±0.62 0.75±0.64 0.93±0.59 20.702 21.967*敌 对 0.86±0.60 0.94±0.70 0.83±0.65 1.02±0.61 20.689 22.044*恐 怖 0.60±0.59 0.70±0.57 0.59±0.58 0.73±0.58 20.137 21.639偏 执 0.88±0.65 0.86±0.60 0.81±0.64 1.02±0.62 20.136 22.186*精神病性 0.70±0.58 0.70±0.57 0.66±0.58 0.82±0.54 21.256 21.923其 他 0.74±0.55 0.80±0.57 0.73±0.56 0.84±0.56 21.232 21.276总均分 0.82±0.53 0.89±0.53 0.80±0.54 0.96±0.48 20.574 21.944

由表3可见,中专学生和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在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因子得分显著性高于独生子女。

3 讨 论

3.1 中专和高中非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查结果显示,30.4%学生有轻度心理问题,4.1%的学生有明显心理问题,被调查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

此次调系、抑郁、敌对、偏执等因子。非独生子女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比例大于独生子女;高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大于职校学生。此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23]。这可能是因为,中专和高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及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其身心发展方面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和特有的矛盾。在承受着学习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规划未来的压力,甚至是情感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合理的解决,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本研究显示,中专和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该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学校心理卫生和教育工作者应及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促进其向健康方向发展。

3.2 男女生、中专与高中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由本研究结果可知,在强迫症状、其他和总均分方面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恐怖因子男女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性别差异与女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社会环境、家庭教养方式有关。一方面,这个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急剧变化带给女生的心理困扰和适应问题较男生多,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及家庭教育对性别角色的不同要求,使男女生存在一定性格差异,女生往往个性敏感,遇到各种困扰,不能够很好解决。中专学生和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在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因子得分显著性高于独生子女,这与已有类似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学生其生活和成长的环境有较多的关爱和期望;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受父母关注程度较高,而非独生子女其生存条件和个人发展的机会都相对较差,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困扰[425]。

中专和高中非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这一问题应引起学校心理卫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学生心理档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方式,促进起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235

[2]姚齐和,赵传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4):4272429

[3]王强,王汝芬,张雪莉,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9):7862787

[4]张晓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7(2):36238

[5]郑德伟,刘晓芹,刘小丽.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9):8002801

M ental Health States of Non-graduating Students in Secondary Train ing School and High School.

S un H aiyan.J iangsu Institute

of Econom ic&T rade T echnilogy,N anjing211168,P.R.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states of non2graduating students in secondary training school and high school.M ethodsA total of 217 non2graduating stude?ntsof secondary training school and high schoolwere assessed by SCL-90.Results①There were 30.4%studentsw ith m ild psychologicalproblem s,4.1%studentsw ith significant psychologicalproblem s.②Boys had higher mental health than girls.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obsessive compulsive(t=22.205,P=0.029),fear(t=23.416,P=0.001),the rest(t=22.006,P=0.046)and the total average score(t=22.032,P=0.043).③The only2child had higher mental health level than the not2only child.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t=22.240,P<0.05),anxiety(t=21.967,P<0.05),hostility(t=22.044,P<0.05)and crankiness(t=22.186,P<0.05).ConclusionThe mental health states of non2graduating students in secondary training school and high school are poor,and girls are lower than boys,the not=only child is lower than the only child.

Secondary training school;H igh school;Students;M ental health

① 中国.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1168 E2mail:yatoushy@yahoo.com.cn

2012206220)

猜你喜欢
毕业班男女生独生子女
尴尬
小学毕业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户外课
对密大附属高中毕业班所作的演讲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学校费心防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