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转型关键在于制度先行

2012-11-10 02:03于丽妍
华东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雷士关键在于科学决策

文/于丽妍

民企转型关键在于制度先行

文/于丽妍

近期,吴长江要回归自己一手创立的雷士照明这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雷士照明,一个照亮了照明行业十几年的龙头企业,如今却照不清自己的发展之路。

今年5月,雷士创始人兼董事长吴长江被投资人“驱逐下课”,投资人阎焱主导董事会,随后双方展开隔空对战。对于事情始末原委,双方各有说辞。投资方不满吴长江私下签订总部搬迁协议、绕开董事会收购、关联交易等。吴长江介意投资人对经营干预过多、“以外行身份操纵整个雷士照明市场运营”以及投资人间暗中联手等,誓要回归。创投之争,不可避免的将雷士卷入了混沌漩涡,职员罢工、股市停牌、代理商威胁、停产危机等内外动荡,都将雷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本应利益高度一致的创投双方,为何走到了公开对峙、局面难以收拾的一步?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制度存在问题。表面上,这是一个公司管理权的争斗,是投资者与创业者个人利益争斗,但深层挖掘,折射出的却是民营企业在转型时缺乏现代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机制,这也是多数民企转型时遇到的瓶颈问题。

民企转型关键在于“制度”先行,采用现代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度先行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创业者与战略资本之间的矛盾,实现共赢。

多数的民营企业创立起初大多采用家长式的管理模式,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民营企业转型时,这种家长执政的管理模式早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高效透明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创始人与投资者明确自身定位的依据,也是企业实现价值目标的关键力量。正如雷士争端所呈现的,在与外资对接之前,企业由创始人说了算。与外资对接后,情况就发生了转变,对于创业者来说,企业不再是某个人的企业,必须要权衡各方利益,要对投资人及股东负责;对于投资者来说,必须要做好自身的定位,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过多的参与企业的内部管理也不见得是好事。

制度革新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深化到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中。思维更新首当其冲,变领导拍板为科学决策,需要管理者有足够的勇气进行自我调整或自我否定。据此,决策过程要集思广益、要善于听取基层人员和其他管理者的建议,把科学决策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关键一环。然而,建立科学决策并不是让企业家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值得民营企业家关注的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股权比例和董事会席位往往代表着公司事务的决策权。就雷士来看,吴长江持股19.95%,远低于外资持股的33%。,雷士管理层在董事会席位中仅占1/6,股权稀释也是吴长江被踢出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民营企业在融资时要充分衡量股权的稀释程度,创始人若要保证其优先话语权,在资本掌控上应当处于优势。

企业管理虽有相近的框架,但没有绝对的模式,简单的套用是行不通。企业应当就发展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进行定期规划,通过分析管理制度,结合企业文化,衡量利益分配,做到现代企业管理中责、权、利的有效结合。除此,制度的建设是要循序渐进的,对于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偏差,应当及时的认识与评估,在修改中逐渐完善,从而保证企业管理方向的正确性。

猜你喜欢
雷士关键在于科学决策
“秦岭之巅”真的高不可攀?——不,关键在于思维融入“大格局”
医改的关键在于公立医院改革
开发利用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煤矿安全管理
决策:领导工作的起点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科学决策 英勇善战 全力支前——莱芜战役胜利成因探源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
“转方式”关键在于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