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纸道的现代服装跨界艺术设计表征

2012-11-14 13:48魏琳琳
丝绸 2012年1期
关键词:折纸肌理服装设计

李 熠,魏琳琳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系,江苏 南通 226007)

基于纸道的现代服装跨界艺术设计表征

李 熠,魏琳琳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系,江苏 南通 226007)

从传统纸本造型技术及肌理构成角度出发,阐述纸道与服装设计的关系,将纸道之文化、方式和形态内涵设计融于现代服装设计,归纳分析了纸道技艺于肌理构成效果、造型态势表现等方面赋予现代服装“轻”理念的艺术效果。

纸元素;创意;服装设计

创意时代服装设计的目标是融入更多精神功能的感性设计,尝试技艺、思维的跨界互融,以促进多领域合作,拓宽设计链条。本研究承续、演绎纸本造型特点和技艺,将其用于具备静态特征的服材中并取得美学价值,推进服装跨界文化与创意思维发展的同时,提升品牌的受众性和影响力。

1 纸道与服装设计语意的关系诠释

《说文解字》中诠释“道”为方法和技能。现代社会,“道”更多展示由技艺到精神再到创作境界的升华[1]。纸自古就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多元物性造型材料,从功能用途到艺术表现到文化散播的提升使其成为艺术表达的良好媒介物。故“纸道”可用于指以介质的物性造型特征为基础,通过折、转、翻、挤、剪、刻、卷、绞、撕等单一或复合加工手,法对物质形态或肌理进行拆解、分割、重组、还原等构造方式来传达设计者对事物认识的意境。“跨界”源于工业设计,意指多风格或多领域间的交流。随着传播域及传播形式的拓展,现用于指多领域新锐生活态度、审美与表达方式等的融通,以及在产品概念到品牌策划等完整设计链的体现。设计师将纸道散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气息揉入整体设计链,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多新奇的创造点。

服装设计以造型、色彩、材质要素作独立或组合加工,考虑各种信息及其环境要素的独特视觉及触觉语言,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式传递给大众,形成心理或意象暗示,获得受众人群在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共鸣[2-3],由此构成服装设计语意。其具备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为服装本体语意,涵盖色、质、形等元素,服务对象既含有外在物化形状,又内蕴着装者神态,依托人体自然美,将造型的形态、量感、肌理等设计要素加以融合构成服装实体空间;其二为外环境语意,突出设计中品牌、环境等的塑造与消费人群发生的关系,追求场景或空间光影的情感信息与内在美特征。而纸道引领的艺术形式同样具备色、形、材等要素特征,并从文化属性及虚拟属性中传递艺术表情,将蕴含其内的精神势态加以物化,有表现与传达事物意念等类语言功能[4]。设计师于借鉴中完成满足受众体生理需要的基础层设计,而后利用各类服材不同的造型特征,在特定背景下唤起受众者心理情感共鸣,实现发展层设计,当泛化的物质基础与其所反映的情感体验交合时,体悟与感念在联想中演绎的全新创造借助视觉成形效果将服装设计语意表达方式拓展开来,达到服装理念层设计。

2 基于纸道的服装跨界设计表征

2.1 肌理构成创意借鉴表征

肌理是物材表面横纵交织、凹凸起伏等细部几何纹理结构的群化性特征,任何物质表面都存在视觉和触觉系统中被识别的因素——特有的肌理形式[5-6]。纸材与服材都具备自然肌理美,物性加工和意性文化的融通赋予其另类的创作肌质美,这种自然和社会属性经重新梳理和选择后为人与服装交流提供了媒介。

2.1.1 雕镂肌理

雕镂肌理效果一般利用剪、刻等传统或现代加工方式对物材表面做出不同深度的破坏,实现或透空或飞花的显隐效果。以雕镂扩大服装内空间通透感和外空间的装饰美,赋予其内外层次的丰富变化,充满诱惑性和表现力。雕镂借鉴在服装及服饰配件设计中利用整体隐透性或局部通透,以秩序美、形式美指导设计,打破传统视觉肌理特征,兼顾材质创意性和艺术性。Marchesa(玛切萨)借东方民俗剪纸艺术之美,将镂空花样纹路作考究的排列,交错组合于透明薄纱中,展现隐约的通透美,以剪纸中吉祥奔放的红色和裸色构成色调组,利用红色的强烈感知性,体现中国文化从崇拜渐向祈福的发展(图1a);Oscar De La Renta(奥斯卡·德拉伦塔)则将剪纸般精致的立体花朵图样用于成衣中,使成衣外表面如鲜花盛开,传递春意盎然的气象(图1b)。

服材多样性也成就了雕镂服装不同的艺术风格,DONGMING(东明)和Louis Vuitton(路易斯威登)的设计中借鉴欧洲帕吉门纸雕工艺,以皮革雕刻、针刺镂空制作层次清晰的图案,于皮革丰满形态中显露雕镂的立体感,处理中融入蕾丝的优雅风格,将硬朗的皮革变得细致柔美(图2)。

图2 皮革材质的纸雕镂空借鉴Fig.2 Paper-carving craft used in leather material fashion design

除剪刻等技法,纸编网、编绳也常被借用,将纱线或布条等线材编织意念用于毛衫等各类服装;Michael Kors(迈克·柯尔)用针织技术设计微镂空连衣裙,从色调、形态和镂空面积的设计中反射生活气息与活力;Malandrino(马兰蒂诺)和Dior(迪奥)则在设计中充分展示线材的优越,线型的松散性编织和几何的网格勾编镂空的紧凑感张扬着力量感的复古嬉皮风格;利用蕾丝般的针织镂空打破紧身造型设计概念,以内空间隐现的视觉广度体现收紧效果,营造出迷离优雅的美感(图3)。

图3 针织、编织、勾网镂空元素借鉴成衣Fig.3 Knitting, weaving and hooked needle piercing craft used in fashion design

2.1.2 皱褶凹凸肌理

皱褶是物材从平面向立体乃至空间变化的一种形式。或对单层平面物材推挤、折展实现体积感;或以多层堆加形成厚重性。将纸本皱褶的几种构成方法和现代服装融合,能创造出从多向审美角度诠释的肌理属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布料的特点。Gareth Pugh(加勒斯·普)近年的系列成衣设计利用纸皱褶肌理取得穿着隐喻和象征的雕塑理念,大胆尝试服材不同风格肌理形式与内涵的创作,通过看似矛盾的元素对立传递丰富视觉效果(图4a)。而创新与回归的叠加使得Rodart(罗达特)成衣设计中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形成纸皱褶皮革服饰,演绎皮革柔情的一面(图4b)。

图4 纸皱褶凹凸肌理借鉴成衣Fig.4 Paper folds and its uneven texture used in fashion design

2.2 形态艺术创意借鉴表征

2.2.1 仿生形态

纸艺中仿生形态集艺术表情和思想于一身。成衣艺术设计提取纸艺品认知象征寓意,运用异化、夸张、内涵拓展的设计理念变异形态和结构,使服装整体和细节达到模仿效果[7],让功能、结构与新形式有机融合,不断超越模仿,升华为创造过程,以整体边线合围的外轮廓或局部内概括线拉近服装与人的距离,为发挥新体系的装饰作用创造出非凡效果。Dior(迪奥)在连续几年的高级定制时装设计中均利用褶纸艺术与东方印染图案织品相结合,选择浓艳而古典的造型激荡出东西交融的火花,收腰后夸张膨出的外套下摆,仿如铃兰的花托,衬托出其下花式裙的迤逦摇曳,充满浪漫梦幻感觉(图5a);戛纳影节的凤凰礼服,对象取自传说中有吉祥和谐、不朽重生等象征性的神奇鸟类,造型技术借于立体纸雕,创作从无程式向有程式、从单一向组合、多层次发展;配合淡色舒展纱裙,既复古又透着性感,优雅的内涵与设计师所要表现的主体思想相契合,其象征寓意和优美的外形使其成为品牌标志性造型(图5b)。

图5 仿生形造型成衣设计Fig.5 Bionic sculpt used in fashion design

2.2.2 几何形态

几何形态是视觉艺术表达中最具典型性的隐匿结构形式之一,通常以折叠方式构筑,其边缘线和内部空间形态构成强大视觉张力,能直接体现服装整体视觉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和构成规律,有普遍性、广义性的整体意识。随着图形数字处理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服装设计中值得借鉴的立体成形技术更加丰富,此处将其分为传统三维几何形态和未来超维几何形态。

传统三维几何形态是以传统折纸技术为基础,在设计中以翻折为主要手段,考虑物材翻转的结构,经特殊安排直接成形的立体几何空间造型效果,过程简洁化、物材普遍化。Dai Fujiwara(藤原大)的折纸元素女装用折纸边线及其形态对廓形张力的贡献性,在衣身开襟、幅面、领部廓形、裙身等部位做大面积的反复折叠和穿插,通过折线长短或折面比例的调整,形成边线清晰的复合层面,以形体内在扩张力牵引视觉变化,利用角形衍生出不同形态细节特征和款式,让传统成衣构成模式在整体或局部细节组合方式获得简化,糅合东方服装内空间的广阔感和西方服装构筑式线、块、面于一体,用平面构筑稳定的、显现动感的几何立体型(图6)。

图6 DAI FUJIWARA折纸几何元素借鉴Fig.6 Origami geometry elements in DAI FUJIWARA's design

用于时装设计的未来超维几何形态创作灵感源于3D折纸艺术作品(图7),设计中考虑人的生理、心理、视觉、审美及情趣等诸多因素,注重环境和观赏心理学的运用,提升整体开发式的视觉空间,形成人、服装与环境共溶的全面关照体系。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以早期“一生褶、单块面料时装,无结构的结构”造型模式为基础进行深向反思维创意,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图形技术,使物材经过错综复杂的折叠处理,将细节对空间的判断力和受众者对服装的要求融进数字中,获取具有宽泛雍容内涵、以平面诠释次方空间构造的折纸系列服装,数字和剪裁使人体与时装形成全新的实虚空间交互关系,设计中从可回收的物材至一块布结构都充分借鉴纸艺术的可持续内涵,具有超现实意义。用折叠的完全对称的几何图形实现服装设计由艰涩的物本平面到灵现的人本立体再到精湛的几何平面的外在表象,融入时装概念性设计创新意象(图8)。其设计不仅是对传统折纸艺术的革新深化,也为东方纸艺的创意文化在世界时装设计领域的进一步扩散夯实基础。

图7 3D折纸艺术效果Fig.7 Three-dimensional origami arts

3 结 语

利用纸艺术提练出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多元艺术,使受众者接触并审视在一定材质属性及规定性下的不同创作方式和态度,技术中散射神韵,兼具现代科技、功能性、可持续发展性。在需求分众社会,领悟纸道引领下的装饰手法、形式语言、创意行为的跨界内涵,对服装设计突破常规性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图8 基于折纸的未来几何形成衣造型Fig.8 The future geometrical designs based on origami

[1]陈小文,冯博一,苟娴煦,等.关于“纸道”展的对话[J].荣宝斋,2011(2):122-126.

[2]侯佳彤,吴洪.服装设计艺术语言解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2):67-69.

[3]程晓婷,郭大耀.浅谈设计语意的语言媒介[J].设计与艺术(理论),2008(1):10-11.

[4]向艳乔,于君.设计与形态探议[J].装饰,2003,124(8):6.

[5]马宏儒,张欣.产品设计中肌理的艺术性表现[J].艺苑,2010(4):112.

[6]董继先,陈娟.肌理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传达作用研究[J].电影评价,2011(4):78-80.

[7]张宇霞,崔荣荣.服饰仿生艺术的哲学和审美文化渊源浅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4,23(5):23-25.

Representation of the modern fashion crossover art-design based on the logic of paper

LI Yi, WEI Lin-lin

(Department of Clothing,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College, Nantong 226007,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gic of paper and fashion design was described from the traditional paper shaped technique and texture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culture, the way and shaped intension design on the logic of paper were fused to sum up and analyze the texture construction effect performance and other aspects to show artistic effect with "light" concept of nowadays fashion.

Paper element; Create; Fashion design

TS941.11

B

1001-7003(2012)01-0041-04

2011-06-29;

2011-11-07

李熠(1979- ),女,讲师,主要从事服装结构设计及工艺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折纸肌理服装设计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折纸
折纸
折纸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