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手绣的发展现状及制作工艺研究

2012-11-15 06:35
丝绸 2012年6期
关键词:门帘订单式荷包

徐 晓 慧

(临沂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 临沂 276300)

高桥手绣的发展现状及制作工艺研究

徐 晓 慧

(临沂大学 美术学院,山东 临沂 276300)

利用田野调查方法,对高桥手绣的发展现状及制作工艺流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通过寻访和记录手绣传人生存状态及手绣工艺过程的方式,对高桥手绣订单式加工、原材料缺乏、传统手绣品类消失、手绣从业人员急剧减少的发展现状,以及高桥手绣代表性品种手绣荷包的制作工艺流程即取样、绣制、缝合、缝坠子,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记录、复原、分析与研究。

高桥;手绣;发展现状;绣荷包;制作工艺

沂水高桥手绣是鲁绣的一个分支,色彩鲜艳,风格粗放,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特色。就知名度而言,高桥手绣虽然无法与四大名绣,甚至苗绣、湘绣等少数民族刺绣相比,但仍然具有强烈的地域艺术风格和美学精神。高桥手绣将刺绣的平面装饰性与雕塑的三维立体感完美结合,作品造型古朴浑厚,简洁大方,略显夸张;同时用大红、大绿、大紫等色彩对比,艳而不俗,生动活泼,吉祥意味浓厚,极具喜庆色彩。

1 高桥手绣的发展现状

高桥手绣的本土性很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目前沂水的高桥手绣的分布地域仍然局限于其发源地沭水南岭村及其邻村沭水二村两个村落。由于受外界干扰少,高桥手绣形成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构图简练、朴实、匀称、夸张、有较强的装饰性;取材广泛,采取寓意手法表达主题;配色明快,鲜艳热烈;绣工精致,针脚细腻。沂水县相关部门在高桥民间艺术之乡申报报告中,对高桥手绣的产业化发展现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是,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虽然高桥镇拥有“山东省民间手绣艺术之乡”的称号,也入选临沂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高桥手绣的发展现状却十分令人担忧。据笔者所观察,目前高桥手绣不但没有形成产业化的发展,就连个体加工也零零散散,场面十分萧条。除了笔者的自身观察和体会外,高桥镇政府文化站冯站长也表示,高桥手绣的发展现状十分堪忧,目前手绣从业人员不超过20人,而且年龄普遍偏大。

1.1 订单式加工

目前,高桥的手绣艺人进行自由创作者很少,多数是订单式加工,手绣作品的种类、题材、数量全由订单决定。在采访七十多岁的手绣老艺人石金桂大娘时,她正在为沂水地上王城风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制作十二生肖题材的手绣荷包。这笔订单由村里的最年轻的手绣艺人四十多岁的杨青梅大姐接到,由杨大姐、杨大姐的母亲、石大娘三位共同完成。一对10 cm见方大小的生肖荷包的收购价格为20元,石大娘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大概3~4天完成一对。杨大姐比较年轻,手指灵活,体力充沛,大概2~3天完成一对。如此,制作这种小型的手绣荷包大概每天的收入为5~10元。参照当地的生活水平,这种收入水平仅能维持像石大娘这种有抚恤金的六七十岁的老人补贴家用,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采访的时候,杨大姐正在给某影楼制作传统手绣服饰品云肩,价格能够达到千元以上,农闲时基本可以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完成。这样计算,杨大姐当月制作手绣的收入可以达到2 000元左右,但像这种一个月内订单很满的情况是很少的。

总体来说,对于传统手工艺而言,订单式加工的这种制作状态可谓有利有弊。其利在于订单式加工能够刺激手艺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其弊在于订单式加工限制了手艺人的自由创作,民间技艺最美的地方就在于手艺人出于内心情感需要的、具有不可重复性的自由创作,这种订单式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民间技艺所蕴含的情感性和唯一性。

1.2 原材料缺乏

有很多民间手工艺消失或改良的原因在于传统原材料的缺乏,如赫哲族的鱼皮服,作为鱼皮服面料的大马哈鱼的过度捕捞,以及用于鱼皮服接缝处粘贴连接的鱼胶的减少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鱼皮服制作数量的减少。高桥手绣也是一样,在访谈中发现,目前用于手绣的底布及丝线都是从南方丝织物产区苏州、杭州等地购得。传统手绣所用的丝线是由手绣艺人从市集上购得的本色丝线和天然染料,然后亲手染色而成的,而现在他们所用的丝线竟然要从丝绸布料上拆线而得。笔者在看到石大娘从丝绸布料上拆下一根一根丝线时,一股心酸之感油然而生……与传统手工染色而得的丝线相比,拆线制作的绣品的花样颜色自然更加鲜艳夺目,但是总觉得少了些许古朴稚拙、自然可爱的神韵。

1.3 传统手绣品类消失

传统民间手工艺消失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一是原材料的消失;二是手工艺从业人员及手工技艺的消失;三是手工艺制品本身用途的消失,或者说是人们在从事相关的民俗活动或祭祀活动时,不再需要这种手工艺制品了。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传统高桥手绣品类现在都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了,其原因也大致可以归为以上三种,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第三个,即某些手绣品类的用途已经消失了。以传统手绣品类“门帘带”为例,悬挂门帘带本是鲁西南地区婚礼习俗之一“挂门帘”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婚当日,新郎新娘进新房后,新娘的弟弟拿出一条门帘挂在新房的门上,门帘多是红色或粉红,上面绣有鸳鸯等吉祥图案。门帘带是门帘两边的飘带,底布颜色一般为与红色或粉红色门帘搭配的浅绿色或浅蓝色,可以由整条布带刺绣而成,也有做成祥云、如意等小部件,分别刺绣后,再用线珠缝缀而成者。这是传统婚礼习俗中所用到的门帘和门帘带一类民俗物事,然而,在现代婚礼中,这些人们认为繁缛的礼节都被取消了,门帘、门帘带等也很少出现在婚礼习俗的场合中。

1.4 手绣从业人员急剧减少

高桥目前从事手绣的人员不到20人,而且年龄偏大,大多集中在六七十岁的年龄,41岁的杨大姐是最年轻的一位。手绣制作周期长,费时、费力,价格却始终上不去,一件耗时7天的龙凤手绣最高卖到20元,出去打工一天最少也得挣20~30元,所以从业人数急剧减少。民间手绣艺人周玉梅老人也为手绣技术的后继乏人而感叹:“俺自打19岁以来,就跟着老人学,这年轻的又跟着我学。但现在人家都打工去了,没干的了,也就是些老太太做。”接受采访的石大娘、杨大姐也有这种体会。

2 高桥手绣荷包的制作工艺

荷包,是高桥手绣数量最大、应用也最广的一类绣品,高桥手绣荷包的内容、形式都十分丰富。在以前,佳节喜庆之日处处都可看见荷包,比如结婚新房之内的床帐和门帘两侧,以及箱柜上等,常常挂着或者摆放着荷包[1]。手绣荷包根据其底布裁剪形式或称其整体造型,可以分为动物类,如十二生肖、龙凤呈祥、戏水鸳鸯、双飞彩蝶、对鱼等;植物类,如荷叶荷花、菱角、石榴、牡丹、木瓜佛手等;器物类,如盘长、宝莲灯、茶壶、花篮、灯笼、元宝等;几何形类,如圆形、梅花形、五角形、菱形、扇形等。除了单双荷包,还有一种将五至七对荷包垂直串缀并列悬挂的“门帘荷包”[2]。动物、植物等自然题材的选用,也表达了高桥人民对自然界的崇拜,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荷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物件,一个配饰,更是民俗文化、民族精神的折射[3](图1、图2)。

图1 扇面荷包Fig.1 Fanned embroidered pouch

图2 对 鱼Fig.2 A pair of fi sh

高桥手绣以精妙的绣工、活泼的针法及丰富的形象著称。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手绣看似简单,而实际制作起来工艺却很繁琐,所需材料有针线笸箩、剪子、戥子、针线包、线辊子、棉花、浆糊、塑料纸、复写纸、硬板纸等。不同的刺绣品类具体工艺步骤有所不同,这里以代表性品类荷包为例,高桥手绣荷包的制作工艺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2.1 取 样

取样指的是将提前用纸剪好的图样放在硬纸板上,依照图样剪出,一式两份,作为荷包的基本造型定型所用(图3)。图样是手绣荷包的核心技术之一,图样好看与否是衡量手绣制作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据石大娘回忆,过去大家都会到几个花样剪得好的老姊妹那里去借图样,有心灵手巧的还会自己创作出新的图样来。硬纸板做好后就是描图,指的是用准备作手绣底布的丝绸或棉布将硬纸板图样包起来。需要把两个剪出的硬纸板花样对在一起,再用浆糊把丝绸或布粘在图样上,浆糊要涂匀,接茬处要压紧。布料与图样接触的边缘要留出半厘米作余量,用于在图样的背面固定,固定的方法是将布料余量剪出许多的小口,用浆糊将布料余量牢牢地粘在图样背面。接下来就是用复写纸把准备好的图案、花样等描到布料上,以便于接下来的绣制(图4、图5)。

图3 手绘图样和硬纸板图样Fig.3 Hand painted pattern and cardboard pattern

图4 取样用的透明图样和复写纸Fig.4 Transparent pattern and carbon copy for sampling

图5 荷包背面针脚和包边Fig.5 Pins and packet edge in the back of pouch

2.2 绣 制

绣制是手绣最重要的工序,指的是根据需要,用不同颜色的彩线绣出描好的图案、花样,再把图案、花样以外的底子一丝不漏地绣完用以衬托图案,也就是当地人所谓的“插(音译)花”。这一步既费时又耗力,是影响手绣成形后效果的最关键步骤。高桥手绣所用的刺绣针法一般为平绣,其中,荷包所用的针法几乎全为平绣,枕顶绣和布老虎等所用的针法相对来说丰富一些,有锁绣、打籽绣、贴布绣等。据笔者观察,高桥手绣在进行花样绣制时特别喜欢用发射式的运针方法,即选中一个点作为下针点,通过发射式的运针,完成整块图样的绣制。刺绣的针脚一般较长,小的花样通过反复多次刺绣的方法使其产生类似浮雕的立体感,大的花样则通过发射式的运针方法使其产生类似光线的动感,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气。另外,在一些诸如花瓣、叶子等位置的绣花时,往往会在花样基本绣制完成后,用不同颜色的丝线在中心或边缘处补绣几针,这样就使得花样产生了渐变的感觉,使得花样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加活色生香(图6、图7)。

图6 发射式运针法绣制的金鱼尾巴Fig.6 Fish tail embroidered by launch type stitch

2.3 缝 合

这一步是收尾阶段,即把两个图样对在一起用线把接口缝合起来。为了使作品更加具有立体感,采用填充的方法,把两个图样中间的空隙填充上棉花或绒线、绒毛。要求填充后的作品从表面看圆润流畅,不能坑坑洼洼,所以,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步骤,要想做得很好看也需要非常熟练的技巧。

2.4 缝坠子

高桥手绣荷包一般都要有坠子作为装饰,石大娘说,以前她们都是自己打坠子,而现在基本都是从小商品市场买成形的坠子。自己打的坠子可以根据荷包的色彩选用与其搭配的丝线制作,尤其是手工的五彩坠子非常漂亮。

高桥手绣的工艺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一步对手绣者的技艺的要求都高,勾、挑、刺等指法和针法也非常复杂多变。颜色搭配要艳而不俗,针脚要细密均匀。整个过程不仅需要娴熟的技艺,还需要极大的耐心。荷包的作者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法表现自己设想的题材,有的写实有的浪漫有的夸张,创作出无数既富有装饰趣味又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绣品来[4]。

3 结 语

虽然高桥手绣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但家庭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质量标准难以统一,价格无法体现产品价值等各种因素牢牢制约了高桥手绣的产业化之路,造成了高桥手绣产业发展形同鸡肋的尴尬状态。接下来应该在记录和保护高桥手绣传统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产业化发展的方式方法,这对于实现高桥手绣的现代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徐晓慧,刘文永.沂蒙民间婚俗中的刺绣文化研究[J].丝绸,2011(11):50-53.XU Xiaohui, LIU Wenyong. Research on embroidery culture of Yimeng folk marriage customs and ritual[J]. Journal of Silk, 2011(11): 50-53.

[2] 李百钧.鲁西南的门帘荷包[J].装饰,1990(3):13.LI Baijun. Curtains pouch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J]. Art Design, 1990(3): 13.

[3] 孙庆国,张竞琼.荷包的形制和功能变迁[J].纺织学报,2007(9):96-97.SUN Qingguo, ZHANG Jingqiong. Style, function ande volution of the pouch[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07(9): 96-97.

[4] 宫楚涵.品味女红之巧手绣荷包[J].美术,2007(7):102-105.GONG Chuhan. Light hand embroidering pouch[J]. Arts,2007(7): 102-105.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raftsmanship of Gaoqiao hand embroidery

XU Xiao-hui
(College of Art, Linyi University, Linyi 276000, China)

This thesis discusses and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raftsmanship of Gaoqiao hand embroidery by the method of field research. Besides, by interviewing and recording the survival situation of descendants of hand embroidery and the craftsmanship, this thesis not only records, recovers,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which includes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order, insufficient raw materials,disappearance of traditional hand embroidery varieties and sharp decrease of artisans, and the craftsmanship of embroidered pouches the representative variety of Gaoqiao Hand Embroidery, which includes sampling,embroidering, sewing up and seaming pendant.

Gaoqiao; Hand embroidery; Current situation; Embroidered pouch; Craftsmanship

J523.6

B

1001-7003(2012)06-0055-04

2012-03-06;

2012-05-07

徐晓慧(1983- ),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服饰历史与文化的研究。

猜你喜欢
门帘订单式荷包
剪下个荷包样
绣荷包
门帘
戴荷包
善,润了华年①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马未都忆旧——门帘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