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2012-11-17 13:21张丽君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4期
关键词:体重饮食血糖

张丽君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张丽君①

目的:探讨现代综合护理措施实施个体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监测方面的指导,评价干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提高遵医率,控制好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糖尿病; 遵医行为

糖尿病(DM)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它与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且60%的患者控制不好,还会出现低血糖。因此,对患者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糖尿病患者只有很好地遵守医疗要求进行自身管理和控制,才能控制疾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1]。为此,笔者对住院的70例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其中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5.14±7.89),均为2型糖尿病,全部已婚,无精神障碍及恶性肿瘤,无智力及语言障碍,愿意合作的患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住院期间每周集中授课1次,由专业责任护士系统讲解糖尿病防治知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专人负责,各班协作,实施现代综合护理。现代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由专业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入院前的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及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了解其在糖尿病中的错误认识,据此设立档案,并由护士长安排授课,请患者及家属参与。教育形式可采用个体教育或小组加个体教育,授课授课内容包括(1)饮食指导,少量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不宜吃含有糖分、淀粉多的食物。制定小册子,根据年龄、性别、体重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合理调整营养比例,制定一日三餐食谱,即达到治疗目的又保证人体正常需求。(2)控制体重,控制体重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多数患者体重超标,需要控制体重。(3)运动指导,糖尿病患者只有很好地遵守医疗要求进行自身管理和控制,才能控制疾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2]。可根据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制定运动处方,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踢毽子、球类运动等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需要注意剧烈的运动可兴奋交感神经,导致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3]。(4)用药指导,糖尿病系终身性疾病,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教会患者正确掌握用药的时间、用法及用量,并且注意在服药过程中,必须监测血糖,尤其是开始用药后的1~2个月[4],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及种类。(5)患者心理疏导,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又缺乏医学知识,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孤独、焦虑、恐惧心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即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工作,也要关注患者心理,对患者表示理解和尊重,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出院后,建立电话联系卡,每周定时发送短消息给予相关健康指导与提醒,每月随访1次并邀请患者参加医院举办的糖尿病知识讲座、糖尿病患者联谊会。

1.3 遵医行为评定方法 采用上门调查的方式发放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该表经过糖尿病专家知道和认可,调查内容包括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遵医用药、监测血糖。每个项目有十个条目,每题1分,共50分。问卷各项采用三级评分方法评定,完全依从性>40分,部分依从性20~40分,不依从<2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8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现代综合护理干预一年,实验组与对照组遵医行为比较,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遵医用药、监测血糖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s) 分

表1 两组遵医行为评分(±s) 分

组别 合理饮食 控制体重 适当运动 遵医用药 监测血糖实验组(n=35) 37.42±4.61 40.25±2.34 41.50±3.74 46.10±4.15 39.50±6.20对照组(n=35) 25.10±3.50 30.00±5.14 25.40±6.41 29.34±5.35 24.85±4.08

2.2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2.3 两组患者一年期间统计,低血糖次数对照组平均为(8.6±1.2)次,实验组平均为(2.0±1.0)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遵从医嘱行为直接影响到糖尿病的治疗与转归[5]。只有遵从医嘱,才能长期控制疾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及糖尿病治疗效果,这还有赖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控制,但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使患者极易产生懈怠情绪,有一部分患者在遵医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几方面的原因,导致患者不能严格遵医。本研究表明,实验组干预后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调动了患者的主动能动性,提高了保健意识。另外,糖尿病患者不仅在住院期间接受护理干预,因为糖尿病是长期慢性病,在出院后的定期测血糖、用药、饮食及运动更需要长期坚持。这护理干预不仅只局限于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还应包括普通人群、高危人群及患者家属。据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分布广,管理难度大。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000万[6-7],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帮助广大的糖尿病患者战胜疾病、控制好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需要广大的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1] 周达杰,姚华庭.医学分流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5,15(2):37.

[2]薛耀明.糖尿病诊断和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1-57.

[3]王敏,任万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0,29(14):147.

[4] Ulrich P A,Abner N.Diabtes Under Control:Meter,meds,meals,move,and more[J].Am J Nurs,2010,11(7):62-65.

[5]方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9):86.

[6] 蔺会芳.糖尿病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

[7]高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6(6):141-142.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4.045

①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河北 邢台 054000

张丽君

2012-08-16) (本文编辑:连胜利)

猜你喜欢
体重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