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2012-11-17 13:21陶玉环罗菊周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4期
关键词:踝肱坏疽糖尿病足

陶玉环 罗菊周

43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陶玉环①罗菊周②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本院43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第三疗程与第一疗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疗程与第二疗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控制和改善糖尿病足十分重要,在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 糖尿病足; 护理

糖尿病足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具有病情迁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1]。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43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以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收住入院治疗的43例患者,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符合张惠芬著《实用糖尿病学》[2]中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54~79岁,平均(65.9±7.5)岁;糖尿病病史5~16年,平均(8.9±3.4)年;空腹血糖8.0~14.3 mmol/L,平均(11.4±1.5)mmol/L;5例干性坏疽,9例湿性坏疽,29例混合性坏疽;23例坏疽位于足趾部,14例坏疽位于足跟部,6例坏疽位于足背部。所有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难忍、皮温下降、皮肤糜烂、皮肤暗褐色或变黑。

1.2 护理措施

1.2.1 护理宣教 通过床边教育、图片讲解、经验示范和患友交流等措施使患者对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的发病诱因、发展过程、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有初步认识,以期最大程度配合治疗和护理,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宣教方案。

1.2.2 心理护理 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是影响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的主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就患者担心的病程迁延、并发症多、致残率高和治疗费用高等问题给予心理支持,理解患者的处境和情绪变化,对治疗进展和疗效及时告知,以树立治疗信心。

1.2.3 降糖护理 35例采取短效胰岛素配合口服降糖药治疗,8例采取短效胰岛素配合长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达到降糖目的。

1.2.4 抗感染护理 37例患者采取广谱抗生素配合甲硝唑治疗方案,6例采取口服广谱抗生素治疗方案,根据实验室检查和病情需要,每周做1次药敏试验,适时调整抗生素以预防耐药。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清理创面,根据创面大小给予3%氯化钠溶液50 ml、庆大霉素8万U、山莨菪碱10 mg、胰岛素12 U局部湿敷,尤其要注意胰岛素用量根据机体胰岛素水平调整[3]。

1.2.5 足浴护理 采取自制活血生肌足浴方泡足。方药组成:鸡血藤40 g,木瓜40 g,红花40 g,透骨草40 g,生黄芪20 g,乳香20 g,桂枝15 g,冰片2 g。诸药入锅加水5 L,以温火煮沸后再煎20 min,温度降至50 ℃左右时倒入木桶,患足入药液浸泡,30 min/次,1次/d,每剂药可反复加热浸泡5 d。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武义华等[4]判断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者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体征明显改善者为显效;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者为有效;症状和体征无任何改善者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配合踝肱指数(ABI)评定糖尿病足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l5.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10 d为一疗程,动态观察第一、二、三疗程末的护理疗效和踝肱指数。结果显示,第三疗程与第一疗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疗程与第二疗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动态观察43例患者第一、二、三疗程末的护理效果和踝肱指数

3 讨论

糖尿病代谢紊乱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糖尿病足的发展,而是由一系列继发病变引起的以局部缺血、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进而引起足部感觉障碍、足部变形或合并感染,最终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5]。因此,健康宣教、心理支持、科学降糖、控制感染和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是控制和改善糖尿病足的主要措施。

积极的健康宣教能够促使患者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配合治疗,降低糖尿病足的易感和诱发因素,树立治疗信心[6];积极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情绪,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心理支持[7];药物降糖和制定饮食计划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进而控制病程的进展[8];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药物湿敷能够促进感染创面的早期愈合,缩短治疗进程;中药足浴和按摩能够改善足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含量,从而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

综上所述,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控制和改善糖尿病足十分重要,在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勾钦秀.糖尿病足的防治与综合护理措施[J].黑龙江医药,2011,24(3):510-512.

[2] 张惠芬.实用糖尿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2.

[3] 昊熹.中药泡足联合紫花烧伤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0,25(21):48-49.

[4] 武义华,章合生,张星辰,等.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7):604-606.

[5] 陈爽.2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5(7):89.

[6] 聂格娃,陶菊花.糖尿病足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5(25):74-75.

[7] 崔晓宁,邹小燕.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5(34):86-87.

[8] 任行平.28例糖尿病足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14-115.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4.037

①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 新乡 453002

②新乡市封丘县卫校附属医院

陶玉环

2012-07-31) (本文编辑:王宇)

猜你喜欢
踝肱坏疽糖尿病足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踝肱指数与冠心病发病率研究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老人腿不好,及时量“脚踝血压”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活血化瘀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踝肱指数的影响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