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加音乐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

2012-11-17 13:21蓝立群蔡碧珊陈英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34期
关键词:光疗音乐疗法蓝光

蓝立群 蔡碧珊 陈英

抚触加音乐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

蓝立群①蔡碧珊①陈英①

目的:探讨抚触加音乐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4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外加用抚触及音乐疗法。观察两组新生儿平均哭闹时间、睡眠时间、黄疸指数。结果:治疗4 d后观察组哭闹时间和经皮测定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每日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抚触加音乐疗法可提高光疗中患儿的适应性和光疗效果。

抚触; 音乐疗法; 高胆红素血症; 应用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而蓝光照射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蓝光治疗时间比较长,且患儿单独被放在蓝光箱中,缺少了母亲的爱抚,没有了依靠,在治疗时还需要裸露身体,从而会产生恐惧和缺乏安全感而出现烦躁、哭闹等,有时甚至要暂停蓝光治疗,从而影响了光疗的顺利进行,降低了效果,为此,在临床中在一般的常规护理上加用抚触及音乐疗法,使其安静、舒适地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月笔者所在科新生儿区收治的420例进行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男248例,女172例,年龄2~28 d,黄疸指数(224.01~266.76 μmol/ L)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符合光疗指征。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0例。观察组男136例,女74例,年龄2~27 d,平均(16.7±2.4)d,平均病程(5.1±2.2)d;对照组男138例,女72例,年龄2~28 d,平均(16.5±2.3)d,平均病程(5.2±2.1)d。两组性别、年龄、治疗用药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一般常规护理,如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的供给,维持体温的恒定,保护眼睛及生殖器,保持皮肤清洁及完整性,减少副作用发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抚触及音乐疗法。照射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天上午沐浴后选取新生儿前额正中点位测定点通过经皮黄疸测定仪对新生儿黄疸指数进行测量并记录。给予蓝光照射治疗,12 h/d。黄疸指数测定及蓝光照射治疗为同一常见同一型号设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4 d后哭闹平均时间、睡眠平均时间以及黄疸指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4 d治疗,观察组患儿哭闹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治疗后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新生儿治疗后情况比较(±s)

组别 哭闹时间(h/d)睡眠时间(h/d)黄疸指数(mg/dl)观察组(n=210) 5.23±0.82 19.17±1.37 9.75±0.28对照组(n=210) 7.71±0.97 16.63±1.42 12.26±0.26 t值 3.26 11.93 2.65 P值 <0.01 <0.01 <0.01

3 讨论

音乐通过声波的形式刺激人的听觉系统,并在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反应,调节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从而对神经、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功能造成影响[1-2]。将音乐特质科学而系统的进行运用,产生对人有益的影响,在个人疾病或残障治疗过程中使身心以及情绪达到最佳结合被称为音乐疗法[3]。该治疗方法不仅具有调节心率、舒缓肌肉紧张、降低血压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镇痛、镇静[4]。早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及古印度人即将其应用于疼痛的缓解。

抚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方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传入我国,在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中应用较多。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在不断转变。护理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执行医嘱或者是技术操作,而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作为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一项有益措施,抚触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和应用等优点。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患儿出现烦躁或哭闹时给予包括躯体抚触以及腹部按摩在内的抚慰,通过对患儿触觉和听觉系统的爱抚消除其紧张恐惧感,让患儿在安静和舒适的状态下实施蓝光治疗。当新生儿得到爱抚后,大脑丘脑下部可对内分泌系统产生调节作用,促进其分泌对精神系统有稳定作用的激素。而当患儿得不到足够的爱抚时,就会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一种不安状态。有研究认为对患儿施以温柔抚触的同时,配合亲切的语言以及关爱而温和的微笑和眼神在满足患儿爱的需要的同时还会增加去安全感以及舒适感。正确的抚触同时可以对婴幼儿胃肠液的分泌起到刺激作用,有利于消化和吸收食物,排泄胎粪,从而减少了机体重吸收胆红素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5-6]。此外抚触对新生儿呼吸循环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加其安静睡眠时间,有利于新生儿体重增加,这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生理功能改善有着重要意义[7]。韦林安等曾提出抚触可提高光疗中患儿的适应性和光疗效果[8]。还有文献报道,在对新生儿进行抚触的过程中配以舒缓优雅的背景音乐与单纯进行抚触的新生儿进行比较,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哭闹,延长其睡眠时间,缩短胎便转黄时间,降低黄疸指数[9]。

本组研究资料中,笔者对21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抚触加音乐的方法配合治疗,较之于单纯的常规治疗,抚触加音乐治疗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哭闹时间、睡眠时间以及黄疸指数的改善均有明显优势。说明抚触加音乐疗法在增加黄疸患儿治疗效果方面疗效确切。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配以合理的抚触以及音乐,不仅可满足患儿对爱抚的需求,有效增强常规黄疸治疗的疗效,该组合治疗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促进生长发育的辅助手段,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做进一步的研究,使该方法得以规范,为更多的黄疸患儿提供服务。

[1] 崔静,赵继军.音乐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13(25):2421-2422.

[2] 裴艳,刘晓虹.我国音乐治疗研究的发展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4):40-42.

[3] 叶翠.音乐与心理[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2(4):23-25.

[4] 华陵莉,王李芳.患者焦虑的评估及处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46.

[5] 汤丽娟.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3,17(1):280.

[6] 张锦琼.抚触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31-32.

[7]黄水清.婴儿抚触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0,15(20):567-568.

[8]韦林安,李丽,何群.抚触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蓝光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7,21(5):1357-1358.

[9] 李娟,张璐,林茜.背景音乐对提高新生儿抚触临床效果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4):25-27.

10.3969/j.issn.1674-4985.2012.34.071①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 广东 罗定 527200

蓝立群

2012-07-23)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光疗音乐疗法蓝光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不同光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研究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强光疗与传统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开天门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术前焦虑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