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患肢功能锻炼的临床研究

2012-11-21 03:30杨沛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1期
关键词:患肢上肢肩关节

杨沛沛

乳腺癌在女性中高发的恶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2位[1],外科手术治疗是乳腺癌主要的方法,由于手术创伤大,局部肌肉组织、神经、血管、淋巴造成严重损伤,可以造成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肩关节功能障碍,上肢水肿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采取术后正确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减少了术后发生患肢功能障碍,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3例,所有病例均未进行新辅助放疗和辅助放疗,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6.7岁,其中31例右侧乳腺癌、32例左侧乳腺癌;按照UICC TNM分期:23例Ⅰ期,31例Ⅱ期,9例Ⅲ期;13例采取乳腺癌根治术,50例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63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分为早期锻炼组33例,常规组3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部位、分期、手术方式上无差异性,临床具有可比性。

1.2.2 早期锻炼方法 手术后6 h麻醉完全清醒,做屉腕、握拳、伸指运动每次3~5 min,做到对手、腕、肘关节部位锻炼,每日可进行3~5次;术后24 h进行伸臂、屈肘运动使肘关节活动及上肢肌肉等长收缩;术后48 h进行小范围肩关节活动包括前屈、后伸但幅度要小,以耐受为主;术后72 h开始肘部逐渐抬高,自然位置练习梳头;术后4~6 d逐渐增加患肢功能锻炼,逐渐将患侧上肢抬高,进行必要的生活活动如刷牙、洗脸,解除患肢胸带固定,健侧帮助下,将患肢向对侧活动,逐渐达到触及对侧肩部、耳朵;术后1周开始肢旋转运动、手指爬墙抬高运动,手掌越过头顶;术后2周皮瓣愈合,做全面肩关节活动,以肩关节为轴做旋转运动,逐渐做提、拉、抬、举的负重锻炼。

1.2.3 疗效观察 上肢功能观察[2]:术前及术后进行上肢功能比较包括,上举:让患者面向墙直立,患者脚尖前抵墙根,然后上肢伸直不弯曲向上抬举,测量中指指尖能够达到最高点;后伸:让患者面向墙直立,患者脚尖前抵墙根,将患肢尽量向后伸,测量后伸角度。外旋:让患者直立,不允许倾斜,患肢手置于枕下后,向对侧耳朵触摸,并测量角度。

临床疗效:依据上肢ROM测量标准:优,肩关节后伸40°~50°、内外旋各 90°、外展 160°~180°、前屈 160°~180°;良,肩关节后伸 30°~40°、内外旋各 90°、外展 140°~160°、前屈140°~160°;一般,肩关节后伸 <30°、内外旋各 90°、外展 <140°、前屈 <140°。

2 结果

2.1 上肢功能观察 对两组病例进行手术前、手术后4周进行上肢功能观察,了解术前、术后上肢上举、后伸、外旋之间差距并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术后上肢功能差距比较( ± s)

表1 两组术前、术后上肢功能差距比较( ± s)

功能差距 早期锻炼组 常规组 P值上举差距3.75±3.58 17.40±13.41 <0.05 2.92±2.22 12.05±6.51 <0.05后伸差距 2.50±3.44 13.25±7.99 <0.05外旋差距

2.2 临床疗效 对两组病例与术后4周依据疗效观察标准进行患肢功能评价,并对两组总优良率进行比较,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外科手术治疗是乳腺癌主要的方法,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保乳术、改良根治术及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随经改良,随经改良但手术创伤仍较大,但均需要进行大范围的清扫,对正常组织脂肪、肌肉、血管、神经及淋巴组织造成严重损伤,长时间的胸部包扎,创口的疼痛等限制了肢体活动,患者术后出现上肢功能不良,肌力下降发生率达到36% ~65%,对患者是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乳腺癌术后患者早期患肢功能锻炼[3],可以显著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尽早的将手术创伤造成的病理产物及坏死组织进行吸收、排除,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疼痛,促进水肿消退,减少局部组织间瘢痕、粘连,防止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避免发生关节强直、瘢痕挛缩,从而减少患肢功能障碍的发生,显著改善上肢功能。

以往认为乳腺癌术后3 d内应保持充分的制动,避免术后开始早期功能锻炼造成血液循环增加,但淋巴回流受阻,侧支循环尚未建立,过早、过度活动可以加剧血液及淋巴回流的负担,从而使患肢发生水肿;我们认为在术后早期对上肢进行远端的前臂活动手、腕、肘,避免肩关节外展、旋转活动[4],逐渐增加活动,有效的避免发生积液水肿现象发生。

乳腺癌术后患肢锻炼,应采取徐徐渐渐,经常性地进行锻炼,应保持在6个月以上[5],避免短时间、大强度锻炼造成局部损伤加重,在长期锻炼下,瘢痕组织经过锻炼不断塑性,肩关节运动幅度逐渐增加,使得肩关节运动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1]邵月琴,谈佳弟,黄芳,等.上海市嘉定区女性乳腺癌流行趋势分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7(8):390-391.

[2]徐文红,杨碎胜,张晓华,等.以有氧运动为基础的术侧上肢针对性医疗体操对乳腺癌术后卜肢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7):529-531.

[3]潘钢,吴伟.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因素分析与外科治疗进展.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6):556-558.

[4]阳世伟,王先明,宗智敏.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设计与应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7):661-662.

[5]任学敏.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分阶段、分级别功能锻炼的临床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582-4583.

猜你喜欢
患肢上肢肩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