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2012-11-29 03:34周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那普利氨氯地平原发性

周敏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梅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东珠海 519075)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从而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中心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全部患者均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与其他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加治疗方案,且无药物过敏史。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3例,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为60.8岁;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为5.2年;对照组53例中,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为48~71岁,平均年龄60.1岁;病程为2.5~10.5年,平均病程为5.3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高血压分级等方面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2周停用所有抗高血压药,停药期间每周3次测定2组患者血压,治疗前血压测定结果取3次血压平均值。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以及氨氯地平片2.5mg,1次/d,于每天早晨7:00行口服,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每日3次,每次5~10mg,加服卡托普利每日3次,每次25mg,连服3d后可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4周为1个疗程。定期检查2组患者血压、心率、血糖、心电图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标准判定。显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mmHg,且降低至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下降20mmHg;有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虽然未达到10mmHg,但是已经降低至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下降10~19mmHg;无效:治疗后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中显效3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中显效28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77.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的对照组,见表1。观察组中出现轻微水肿2例,轻微头痛2例;对照组中出现水肿5例,头痛4例,咳嗽5例。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类疾病中的常见病,其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而长期高血压可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患者可合并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者器质性改变,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从而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控制血压能够预防靶器官受损或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对血管的影响,并有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3]。

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口服后能够水解成活性产物贝那普利酯而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进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而呈降压作用,能够逆转心室肥厚以及高血压引起血管结构的改变,有利于肾血流动力学效应,并且在扩血管降压的同时还对肾功能有着改善以及保护作用。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CCB),它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且生物利用度极高,主要是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阻力血管的收缩反应性,扩张外周动脉从而使血压下降。其特点是起效慢,降压效果平稳,维持作用时间长,给药方便及副作用少,能够有效保护靶器官[4]。

在各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均明确指出要使血压达标,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2种或者2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而国内研究证实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具有增加协同作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好且作用持续稳定等优点。传统情况下,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联合应用虽然能够控制高血压,可用于并发心力衰竭或伴有中、高重度舒张压增高型高血压者[5],但是其疗效不甚理想,在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4%;而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总有效率为94.3%,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增加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少而轻微、耐受性好且作用持续稳定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降压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志,2009,18(9):75~76.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

[2] 陈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

[3] 宁观林,李冬华,吴世东.2种降压药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0,16(7):835~836.

[4] 许云南.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7):735~736.

[5] Hansson L,Zanchetti A,Carruthers SG,et al.Effects of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and low-dose aspirin in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principal results of the 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HOT)randomized trial[J].Lancet,1998,351(9118):1755~1762.

猜你喜欢
那普利氨氯地平原发性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贝那普利联合延续性护理治疗高血压60例观察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