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garty导管顺行取栓治疗股青肿

2012-12-09 05:12刘治昆李清平周文忠郭思恩广西桂林市中医院外科5400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血管外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4期
关键词:滤器下腔溶栓

刘治昆 李清平 周文忠 郭思恩 广西桂林市中医院外科 5400;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血管外科

股青肿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中最为严重的类型,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高。临床上治疗往往较为棘手。我科2007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股青肿患者7例,采用Fogarty导管顺行取栓,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1~52岁,平均年龄43.2岁,病变部位为左侧6例,右侧1例。1例为骨盆骨折,2例为严重多发伤,3例为腹部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其余1例病因不明。5例病程<2d,2例就诊时间皆为发病后5d。7例患者均有广泛性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张力高,皮肤温度降低,下肢发绀,足背动脉减弱。所有患者均行急诊CTA明确诊断,显示为髂-股静脉长段闭塞。

1.2 滤网的植入 本组7例均在术前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DSA引导向下进行操作,局麻后经健侧股静脉穿刺插入导引钢丝,造影确认下腔静脉受累情况及肾静脉开口位置,然后在肾静脉开口下方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1.3 Fogarty导管顺行取栓术[1]于患侧沿腹股沟切口约5cm,暴露并切开股总静脉,用Fogarty取栓管取出髂总和髂外静脉内的血栓,而后用无损伤钳阻断股总静脉切口近心端。于患侧小腿中部内侧做纵行切口,暴露并切开胫后静脉。将Fogarty取栓管尾端剪除并丢弃,将该管尾部经胫后静脉向近心端插入直至股总静脉切口并引出,向近心端方向牵拉取栓管尾部,待球囊进入胫后静脉内后,用一注射器连接取栓管的尾边充胀球囊,边牵拉取栓管,血栓即随球囊从股总静脉切口拉出。再用驱血带反复挤压足部和小腿,将残留血栓挤出。取栓后经胫后静脉切口插入塑料导管,用20ml注射器经导管加压注入肝素生理盐水,将残留血栓经股总静脉切口冲出。术后留置胫后静脉溶栓导管,作为术后溶栓药物尿激酶的注入通道。

1.4 术后处理 手术后经留置胫后静脉溶栓导管滴入尿激酶20万U,2次/d,进行溶栓治疗。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5万U,2次/d。疗程1周。出院后继续口服华法林至少6个月。每个月复查1次凝血功能,凝血四项均在控制范围。

2 结果

术中均由髂静脉、股静脉、胫后静脉内取出大量呈条状、松软的血栓,术毕由静脉远端向近心端注入肝素盐水示下肢静脉已基本通畅。全部7例均成功保住肢体,肿胀消退、疼痛消失,皮温恢复正常,下肢周径与健侧相比<lcm。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肺动脉栓塞。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与介入、手术、溶栓有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2例患者复查彩超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轻度返流现象,足踝部轻度水肿伴有色素沉着,但未出现溃疡。

3 讨论

股青肿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严重的类型,血栓蔓及患肢的大部分或全部静脉系统,尤其是股深静脉,使下肢静脉处于严重的回流障碍,伴有动脉痉挛。起病急骤,患肢疼痛、肿胀广泛、皮肤紧绷发亮,可呈紫色、起疱、皮温改变,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或者明显减弱。全身反应明显,体温升高,由于大量体液迅速渗入患肢,可出现休克,晚期发生静脉性坏疽[2]。如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后果严重。DVT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CT血管成像可列为首选,除根据静脉腔内的充盈缺损来判断深静脉血栓形成外,还可进行三维血管重建,准确显示受累深静脉的严重程度、侧支循环情况、部位及范围,能迅速、无创地对股青肿进行早期诊断[3,4]。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否应该进行手术取栓,长期存在争论。70年代开始,取栓术受到许多学者的否认,认为不能减少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发生率[5]。特别是近几年来置管溶栓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取栓术受到进一步挑战。但股青肿仍是手术取栓的绝对适应证[6]。为尽量减少对下肢深静脉瓣膜的损伤,笔者采取导管顺行取栓的手术方式,术中不但导管插入顺畅,而且几乎可以将静脉主干中的血栓清除干净。术后半年,所有患者复查彩超提示只有2例患者存在轻度静脉血液返流,说明顺行取栓的手术方式对静脉瓣膜的保护起到一定作用。本组7例患者,全部都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中一次性取出大量血栓,迅速降低了静脉腔内压力,从而迅速缓解肢体水肿,促进盆腔静脉侧支循环的建立,使患者避免了静脉性坏疽的严重后果。DVT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动脉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术前常规放置下腔静脉滤器,7例患者治疗期间皆未发生肺动脉栓塞。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能有效拦截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预防肺动脉栓塞[7]。国外大宗病例回顾性分析表明[8],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可以使肺栓塞发生率下降至0%~6%,而致命性肺栓塞发生率仅为0.7%~4.0%。

Fogarty取栓时机越早越好。传统的观点认为,手术取栓的适应证是原发于髂股静脉,病程不超过48h者。7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病程已经达5d之久,但因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缺血症状仍明显,笔者采用Fogarty取栓,取出部分陈旧及新鲜血栓后,患肢肿胀明显好转。但因陈旧性血栓与静脉壁粘连明显,术中难免出现静脉瓣膜的损伤或血栓残留、再发等问题。故术后,笔者在胫后静脉切开处常规放置了导管,作为术后溶栓药物的通道。经过以上处理,术后未发现血栓再形成的情况。就诊较晚的2例患者,术后复查彩超见有静脉返流现象,术后采用弹力袜处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质量良好。

采用Fogarty导管顺行取栓治疗股青肿患者7例效果良好。总结获得较好效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患者就诊及时,血栓新鲜,取栓相对容易;(2)取栓术前常规放置了下腔静脉滤器,对肺动脉栓塞起到了可靠的预防;(3)术中采用顺行插入Fogarty导管,不但插管顺畅,而且对深静脉瓣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率;(4)术中放置胫后静脉导管作为术后尿激酶的用药途径,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再发;(5)术后每例患者都继续予以抗凝、溶栓等治疗。但因例数有限,有待于观察更多病例而进一步积累经验。

[1]董国祥,赵军,贾易木.顺行静脉取栓术〔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25.

[2]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30.

[3]Chung JW,Yoon CJ,et al.Acute iliofemoraldeep vein thrombosis:evaluation of underlying anatomic abnormalities by spiral CT venography〔J〕.J Vasc Interv Radiol,2004,15(3):249.

[4]钱根年,陈自谦,李天然,等.16层螺旋CT静脉成像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病变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17(7):404.

[5]黎介寿,吴孟超,黄志强.普通外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067.

[6]蒋米尔,张培华,主编.临床血管外科学〔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37.

[7]李国剑,杨国凯,何晓明,等.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11):922-924.

[8]Greenfild LJ,Proctor MC.Recurrent thromboembolism in patients with vena cava filters〔J〕.J Vasc Surg,2001,33(3):510.

猜你喜欢
滤器下腔溶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自制圈套器技术取出疑难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回收成功情况分析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