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2012-12-09 14:23铎,丁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8期
关键词:减退症病患剂量

赵 铎,丁 丽

(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下简称为甲减,是由造成的甲状腺激素抵抗以及低甲状腺素血症而诱发的一种全身性的低代谢综合征[1]。因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减退,往往没有自觉症状,症状并不典型,而且多是亚甲减,因此容易被医生误诊或者漏诊。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本文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内科收治的4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病患的相关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期提高临床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认识及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内科收治的40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患中,男性10例,女性30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为68.8岁。病程1.5~7年。其中有10例为甲状腺术后甲减,有10例为桥本氏的甲状腺炎,有15例为放射性碘治疗后的甲减,有5例为亚甲炎。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患中,有6例病患浮肿,10例病患乏力,5例病患畏寒怕冷,3例病患为表情淡漠,4例病患腹胀便秘,4例病患的记忆力减退,6例病患的食欲下降,2例病患胸闷气短。其他病患有心悸、头晕、少汗、耳聋耳鸣、嗜睡、声音嘶哑、恶心呕吐、精神异常以及睡眠差、上腹不适等表现。

1.3 误诊情况

40例病患中,有20例病患误诊为其它疾病,其中误诊为冠心病的占8例,误诊为消化道肿瘤的占4例,误诊为脑血管病的占6例,误诊为低钠血症的占2例。临床误诊的时间最短达3个月,最长则达3年。

2 方法

2.1 诊断方法

误诊是冠心病的病患给予硝酸酯类以及丹参之类的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疑是消化道肿瘤的病患给予胃镜检查,没有发现肿瘤的病灶;误诊是脑血管病的病患给予头颅的CT扫描,没有发现损害以及出血的病灶;误诊是低钠血症的病患给予补钠治疗之后,症状得到缓解,但是反复发作。

2.2 治疗方法

40例病患入院之后全部通过甲状腺功能的3次检测而确诊为甲减。全部患者给予甲状腺片或者是左甲状腺素片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甲状腺片的首剂剂量为15~25 mg/d,每天3次,每周增加15~25mg/d,维持剂量在45~125mg/d之间;左甲状腺素片的首剂剂量是13μg/L,每2周增加13~25μg/L,维持剂量在60~110μg/L之间。在服药期间,仔细观察全部病患的用药情况,且给予病患定期的甲状腺功能检测,以检测结果为根据来调整药量。

2.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治愈:病患的全部症状以及体征全部消失,病患的黏液性水肿基本消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血脂也正常,可停止使用甲状腺素。②好转:给予病患补充适量甲状腺激素之后,症状以及体征基本消退,病患的黏液性水肿有一定消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有显著好转;需给予病患服用小剂量的甲状腺素来维持;③无效:病患的症状以及体征没有任何改善,有加重迹象,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没有改变,服用甲状腺素的剂量较大,无法减少甲状腺素的剂量[2]。

2.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得数据均通过建立excel表格进行统计,用SPSS11.5统计软件展开数据分析处理。

3 结果

临床上,老年人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易患人群,且女性显著多于男性,慢性免疫性的甲状腺炎为并发甲减的关键原因。本组病患通过治疗,痊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见效时间均在2周之内。

4 讨论

甲状腺为人体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其分泌出的甲状腺素是调节人体脂肪、糖以及蛋白质代谢,维持体温恒定以及促进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物质。在甲状腺功能发生减退时,因红细胞生长素的有机合成减少,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与此同时胃肠蠕动速度减慢,胃酸分泌少,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吸收量减少,缺乏内因子、铁剂、叶酸以及维生素B12,进而导致贫血。据相关文献资料报道,有40% ~90%的甲减病患伴有程度不一的贫血[3]。甲减可以发生在各种年龄,但老年人是易患人群,老年甲减通常指的是年龄≥60岁的病患。因老年人的生理条件具有特殊性,所以在临床上老年甲减容易被误诊,该病临床起病比较隐匿,而且表现千变万化。在本组研究中,有20例病患误诊为其它疾病,其中误诊为冠心病的8例,误诊为消化道肿瘤的4例,误诊为脑血管病的6例,误诊为低钠血症的2例。临床误诊的时间最短达3个月,最长则达3年。

4.1 老年甲减病患被误诊的原因

老年甲减病患被误诊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首先是典型的临床表现缺乏,往往老年甲减病患的起病隐匿,而且病程进展比较缓慢,有的病患会长达十几年之久,而且临床表现并非典型,一般以某一种系统的症状作为突出的表现,特别是以胃肠道症状以及心血管病症状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极易被误诊。其次是对老年甲减的临床认识不够,通常老年人多发冠心病以及高血压,但是甲减导致心脏发生器质性的改变容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在本研究中,被误诊是冠心病的就占了20%。甲减病患由于长期食欲下降、乏力以及贫血,多是呈现恶病质的状态,往往临床医生多是首先考虑是否为消化道的恶性病变,在本组研究中,被误诊为消化道的恶性肿瘤的占10%,非典型甲减病患出现嗜睡、精神迟钝、昏睡以及发呆症状的,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在本组研究中,有6例病患因此误诊[4]。除此之外,长期发生持续性甲状腺的功能减退导致肾血流量减少,肾脏的排尿功能衰退,导致组织水潴留,促进Na+交换增加,从而发生低血钠,容易被误诊为低钠血症,在本组研究中有2例病患因此误诊。最后是诊断思路比较狭窄,往往临床医师仅满足于一些常见病的临床诊断,极易导致老年甲减误诊。特别是非专科的医生,通常多以老年人的临床常见病出发考虑,没有反思治疗效果,导致延误病情。

4.2 防范误诊的策略

减少老年甲减误诊率,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病患的生存质量都有着重大意义,所以,必须加强防范。首先应强化临床医护人员的三基训练,增强对老年甲减的了解,拓展诊断的思路,只要疑为甲减,则应及时展开甲状腺功能检测,这是关键的一步。对于高度疑为甲减但是又限于相关条件没有做进一步的检查时,给予病患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展开诊断性的治疗是一个有效措施。结合本研究及相关文献资料,笔者认为病患具有如下的情况之一的,则应该展开常规的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利于及时治疗:①不明原因出现便秘、畏寒、贫血、反应迟钝、表情淡漠、乏力、黏液性水肿以及少言懒动、皮肤粗糙等症状者;②不明原因出现体重增加以及水肿症状者;③甲状腺肿大但没有甲亢症状者;④血脂发生异常,特别是伴有心肌酶上升者;⑤出现反复发作气短、心力衰竭、胸闷以及心悸者;⑥原因不明的发生心脏扩大以及心包积液,进行心功能不全治疗但疗效不佳的病患。

4.3 老年甲减的治疗

甲减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以及合成不足的疾病,其特征表现为机体代谢率下降,原发性甲减主要是由于缺乏甲状腺素,进而发生多系统受累的现象。因心包等浆膜腔内的粘蛋白以及粘多糖不断沉积以及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不断增加,从而出现积液,通常心包积液的量大、比重高,却无心包填塞的典型症状。再有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无法有效控制用药量,导致易出现药源性甲亢[5]。患有心脏疾病的病患,会因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太强而发生心律失常、心绞痛以及血压升高、心肌梗死等,所以老年甲减病患在用药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起始剂量应少,剂量的递增速度要慢。本组研究治疗结果表明,采用小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进行替代性治疗,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总而言之,临床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表现较为隐匿,发病缓慢而且无特异性,所以容易出现误诊误治,因此需提高警惕,并及时做好相关的诊治工作。

[1]苗苗,关钥,陈婷婷,等.彩超诊断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价值与前瞻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2(5):41-42.

[2]张志梅,安新山,张玲染,等.甲状腺功能低下误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0(4):63.

[3]赵向府,庄晓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及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9(1):68.

[4]翟彪,郭海.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1(8):101-103.

[5]王东恩.老年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20(12):76.

猜你喜欢
减退症病患剂量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近地层臭氧剂量减半 可使小麦增产两成
术中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栓塞术患者自我效能、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超大号病患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早期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