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205例疗效观察

2012-12-09 15:30刘建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棘突医者拇指

徐 蛟, 指 导: 刘建勋

(云南省呈贡体育运动创伤医院, 云南 呈贡 650500)

腰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腰椎骨错缝或小关节滑膜坎顿,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引起急性腰痛的常见原因,多由于腰部的不协调动作而引起腰椎小关节解剖位置的细微改变。笔者运用针灸、推拿、整脊、医疗体操等治疗方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20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5例患者中,男108例,女97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短2 h,最长5 a,平均病程6 d。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起病急骤,有明显的腰部突然损伤史。②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腰部呈僵直曲屈位,后伸明显受限,患者常以双手扶膝。③患者椎旁有压痛,可能有患椎棘突偏歪,局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 方法一,取双侧后溪穴,采用泻法,并嘱患者活动腰部,同时医者在后溪施以提插捻转,留针15 min,每5 min行针1次。方法二,针刺肾俞、气海俞、腰椎3~5夹脊、委中、阳陵泉、昆仑、阿是穴,均用泻法,留针30 min,每天1次,5次为1疗程。

2.2 推拿 急性损伤,不宜长时间久按,主要以轻中度力量,短时间梳理、点按为主。先用法、一指禅、推法、肘尖点按,放松腰椎两侧肌肉,然后用拇指轻推腰椎两侧,仔细体会棘突偏歪的位置,为下一步整脊打下基础。每天1次,5天1疗程。

2.3 整脊 先找准偏歪的棘突,方法一,患者侧卧,左侧(患侧)在上,右手掌置于左肩关节处,左手肘弯曲放在左腰部,右脚微弯平放在矫正床上,左脚弯曲,左脚脚背轻放在右腿腘窝处。医者左腿前弯,右腿后剪的姿势,站于患者右侧腰部附近,用右手掌的中指,先定位在棘突偏歪处,右大腿贴在患者左小腿靠近膝部的地方,缓慢将患者小腿往患者头部方向移动,当医者中指末端感受到骨头动的感觉时即停止移动患者小腿,完成右下往上锁定。医者左手拉住患者右手臂,往患者左侧上方拉,当拉到医者已定位好的右手中指末端骨头动时即停止拉动患者右手臂,完成由上往下锁定。然后医者右手豆状骨推开患处附近组织,贴在锁定的椎体棘突左侧,手肘尽量收回靠近医者的身体,同时医者左手稳住患者左肩,右手将患者的患部往矫正床的方向下压的同时(超越患者背部与床的垂直线角度),医者将自身重量在腰背沉腰的齐一动作下,下压于右手豆状骨上,瞬间发力,完成矫正,发力的方向是由后向前。然后舒缓患部附近软组织[1]。方法二,腰椎座位旋转搬法: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双脚与肩同宽,以棘突向左偏歪为例,一助手固定患者骨盆,医者站在患者后侧偏左,以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在偏歪的棘突左侧,患者左手上臂搭在医者左肩上,医者左手由患者左后绕过患者脊柱直至患者右肩,手掌置于患者肩井穴与右下颌角之间,注意不要压住颈动脉,医者以腰及上半身旋转带动患者上半身由右下向左上旋转,同时医者右手拇指指腹感知患者脊柱旋转力传递至拇指下,完成锁定。医者左上臂稍往上牵引脊柱的同时向左上稍用力,同时右手拇指向右前方轻推棘突完成矫正。3天1次,或1周2次,不宜天天整复。

2.4 中药外敷 急性期以三黄散为主,3天后可加活血药如红花、川芎等,对症施治,每天1次,10次1疗程。

2.5 理疗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理疗,3天后可配合本院刘建勋主任医师研制的红川酊电离子导入疗法,每天1次,每次20 min,10次1疗程。

2.6 医疗体操 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①腰肌静力训练法:患者取俯卧位,双肘双脚尖支撑,要求肘关节与床面垂直,腰不能下沉,保持整个身体呈一直线。也可采用二点支撑,一手往前平伸,同时对侧下肢往后水平抬起,左右交替,要求同前。还可以仰卧悬空支撑,要求及要领同前,只是膝关节可以屈曲。②动练法:①背飞:对有些肥胖患者,可简化为上半身俯卧上抬,双手后伸放在腰部。②仰卧起坐:可向前、左、右三个方向交替训练。每一种训练方法的持续时间可因人而异,以患者能耐受的最长时间而定,重复训练3~5组,10天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劳累后偶有不适;好转:症状部分消失,仍有阳性体征;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205例当中,痊愈105例;显效7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9%。

4 讨论

腰椎小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病,属祖国医学“腰腿痛”的范畴。通过针灸及推拿,舒经活络,促进水肿吸收及镇痛;通过手法整复,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疗效确切,是目前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但诊断必须明确,辨证施治。关于临床选用何种手法进行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易于被患者接受的体位,以及相应的手法进行整复,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使腰部肌肉易于放松,腰椎骨错缝整复手法只有在患者放松的情况下,成功率才高。整复不可强求响声,也不可强求一次性成功,以免加重损伤。配合中药外敷,辨证施治,急性期凉血消肿,恢复期活血通络,急性期配合超短波治疗,可以起到消炎镇痛,消肿的目的,恢复期利用中波理疗,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改善血液循环。医疗体操主要在恢复期进行,因为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多半是由于肌肉力量减弱或肌力不平衡导致,医疗体操能增强肌肉力量,恢复肌力平衡,有利于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在源头上防治椎骨错缝。动静结合,长期坚持,达到肌肉强而关节稳的目的。综合治疗,取长补短,缩短病程,标本兼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复发。

[1]苟亚博,黄国松.脊柱手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9~90.

猜你喜欢
棘突医者拇指
棘突记忆合金内固定装置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降落伞(翻绳)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搓腰
——壮肾
“拇指西瓜”
有趣的拇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