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其中:学习型社会

2012-12-21 09:58古土
检察风云 2012年18期
关键词:小册子学习型党校

文/古土

身在其中:学习型社会

文/古土

联合国曾经呼吁各个国家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就在中国政府大力倡导这个观念的同时,我们会发现大家对于学习最本源的目的不见了,市场上更多的是充斥着考证热、培训热等。

差不多是20年前,我在书店发现了一本有趣的小册子《学会生存》。那时的我,对新知识十分敏感,感觉这简单的书名后必定隐藏着一个爆炸性的观点,买回家后一读,果然如此!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报告,其中的一个观点说:人,不能再把学习当做是人生前一部分时间的事了,而是要终身不断地学习;而人类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唯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充满挑战的现代社会。

那时,我还在西部古城生活,饱食终日,无忧无虑,对“生存”一词还没有切身的体会,但这本书新颖的观点使我震撼。那时的我还不知道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改变了整个世界。其实自1972年完成发表后,它深刻地改变了全人类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观念,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的经典之作。它的发表时间,确切地说是英文版和法文版的发表,到我看到这份报告时,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时间到了2006年,此时我已漂到上海。这年11月,这里举办了一次“全国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其开幕主题是:“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我注意到“学习化社会”被译作“学习型社会”,使我更有思考兴趣的是这样一个时间轴:这个报告问世,到我读到,再到全社会重视,中间是十几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差”。

我从报上读“论坛”这则消息时,我正下班后匆匆地赶往一所党校上心理学课。当时我只是这样想了一下,没来得及深思。但当我走进学校大门时发现,这所党校白天是“党的学校”,晚上灯火通明,变成了又一所全民大培训基地,几层楼的所有教室都有人上课。楼上心理学老师在讲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楼下英语老师在讲“宾语前置”,那边的教室在上插花课。我不禁感叹:上海真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啊!

其实,上海这座城市自开埠始,生活在此间的中国人就感受到强势文明的威逼,自觉地选择了学习。到今天,与其说上海是一座“灵感之都”,还不如说它是“学习之城”。五湖四海的儿女来到这里,都要经历一个“都市化”的

过程,无论他们把自己的目标定为什么,不管他们是为了饭碗还是为了爱好,都在学习。你会发现身边的人很多都“身兼数职”,愚钝如我者,学的是文学专业,做的是新闻和出版,还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诸如此类。每个人都在学习中更新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位置甚至是命运。

就像在《学习生存》中“教育”的内涵被改变了,“学习”也一样。一个更大的学习活动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在互联网这个无边的教室里,人们在观察世界、交流心得,发表看法。视界放大了,世界缩小了,这是人类社会最蔚为壮观的学习时代,是几千年来都未有过的大规模交流学习活动。

远古时代,一群原始的野蛮人从他们温暖富足的热带家乡出发北上。越往北,越寒冷,一部分人折返了,而另一部分人开始学习制衣、造屋、取火,于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出现了。但愿,我是向北那部分人中的一个。

猜你喜欢
小册子学习型党校
盐城大丰区开发设计小册子 助力三违行为治理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留 白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毛泽东早期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五个重要原因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