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2-12-22 09:57
中国新时代 2012年2期
关键词:经济

严峻的2012

看了贵刊今年1月号的封面文章,本人感触良多。中国入世已经十年,经济物质与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丰富着,2011年,中国GDP终于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2012年,却是中国经济维稳年的的开始。

我很同意这样的提法,实际上,每一个有心人都可以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推迟看出2012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复杂。外需——出口萎缩、低迷,内需——消费需求始终难以提振,投资要谨防出现上一轮刺激政策的负面效应,中国正处在一个进退维谷的时间节点上。

在现代经济学发达的西方,这样的问题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私有化,但这在中国显然劫难重重。在上一轮刺激经济的四万亿元投资中,央企因获得最大的份额而在不景气中逆势“野蛮成长”,迅速“巨无霸”化。中小企业却因为没有资金来源而不得不以短期行为求生甚至违规操作,生存状态雪上加霜,温州、广州等地此前就出现了退货、停产、倒闭或被兼并的风潮。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显然只有夏斌这样的经济学家认识到并呼吁全面落实新非公36条是不够的。只有每个中国人都认识到正确的方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北京 刘军)

中国的2012

2012年大概不会像电影演的一样成为世界末日,但从经济情况来看,也不会是好的一年。欧美的金融危机暂时稳住,但是结构问题并非一时半刻能够解决的。虽然美国失业率降低,但这不是经济好转的唯一指数,也不能仅仅根据这一数据就说美国已经走过危机。欧洲的情况复杂,但各国积极应对债务危机,现在需要面对的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

一直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虽然不至于下滑,但发展速度下降已成定势。从多个经济指数看,中国经济通过出口和投资拉动的高速增长已到了尽头。首先,作为出口大国,在欧美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很难有所突破。其次,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冲昏了大家的头脑,现在投资的效果出来了,不尽如人意。投资冷却直接导致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创造的GDP增长降温。最后,三驾马车中的消费虽然是稳中有升,但其中分配制度不协调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消费就很难成为第三驾马车。

北京经济贸易大学王新波副教授提出的滞涨问题必须理性、正面面对。国有企业越来越大与民营企业小而不强之间的不平衡日益深化,而目前还没有看到解决意愿。如果我们不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就只能在同一个地方一再跌倒。

(黑龙江 方晓冬)

改版的惊喜

刚看到2012年的第一本《中国新时代》,很是惊喜,新年新面貌,杂志整体上看更像市场化的新闻类杂志。新版《中国新时代》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栏目划分更丰富多样,整体栏目设计从整体到局部,细化到位,安排合理,水到渠成。总体来说,我很喜欢这样的改变。

(浙江 董可)

纠结的房价

中国的房价问题一直都是媒体追逐的对象,但追逐并不代表客观真实。在这方面,可以看出,贵刊在不断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我们能从报道中窥见媒体尝试突破的端倪,但我们也触摸到个中谨慎与无奈,想必这也是一个现实。

中国的经济被房地产绑架太久,而地方政府依旧在持续卖地经济模式,长此以往,我们有理由为经济模式捏一把汗。中央宏观调控尽管让无数百姓觉得春风乍起,但纵观中国现状,关于政策走向人们也有足够的担忧。面对痼疾,政府将以多大的力度还社会一个健康有序的经济秩序?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调控是必须施行的手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这就意味着,在调控的同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产商之间的博弈被置于公开的境地,究竟谁将挺到最后,目前来看,坊间疑虑甚多。面对各种各样的政策解读,从地产商到普通百姓,无不为中国房价走势而揪心。但是,既得利益群体,不会过于揪心,缘于他们依然不必在意一些利益的得失。而数以亿万的百姓们则需要在狭窄的社会缝隙中为自己打捞那一丁点残羹冷炙籍以温饱。

(内蒙 包胜利)

房价为什么高?

我工作所接触过的企业在过去8年没有不转向房地产的,但原来的实业也没有放弃,因为银行有规定:非房地产开发贷款资金严禁流入房地产和股市。所以,机器在转,生意在做,项目在建,贷款用途没有违规。至于房地产业务部门,那是我集团的自有资金,和你银行无关,上面检查起来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实际上,一个一个主营业务和利润早就是房地产了。

实业部分虽然没有利润,但不断投资上新项目是必须的。首先,建厂的话,地皮过几年必定升值,稳赚不赔;二是上项目就可以申请新贷款,而建好又可以抵押贷款,如此循环,反正钱不是自己的;三是企业越大,影响越大,越好向政府要更多补贴,这就叫做大做强。这样企业甚至可以以翻倍的速度发展,所以国内投资冲动才这么迅猛。不止国企,民企也一样。

于开拓和创新,可以用两个字表示:“罕有”,因为这样没有房地产来钱快,而风险比房地产高,如果是你做企业,你怎么选?于是,每个企业都在玩同样的来钱快的房地产,后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现在房地业政策高压,加上银行银根紧缩,有多少企业如坐针毡?银行贷款的风险甚至不是表面数字所能分析的。爆炒户们最终会自尝苦果的,不过大多数时候还是老百姓买单。

( 江苏 章立山)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