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对减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影响

2013-01-04 12:57
当代临床医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弹力瘢痕创面

袁 静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外三科 553000)

在人体烧伤后,在愈合期必然会产生瘢痕。对于烧伤患者来说,瘢痕是创面愈合后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瘢痕难看的外观、难忍受的瘙痒以及功能的损毁,都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所以在烧伤治疗中,康复护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院对烧伤患者实施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2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5例,女27例,年龄在1~68岁,平均(29.8±5.1)岁。其中化学烧伤6例、蒸汽或热水烫伤29例、鞭炮烧伤8例、火焰烧伤26例,其他烧伤3例。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病时者、语言及听力障碍者,均能对主观感受进行清除的描述,具有理解力,无意识障碍。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程度、烧伤面积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其护理内容包括:1.2.1心理疏导 针对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要分析其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家庭情况、职业等方面,找出造成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自尊心。

1.2.2 瘢痕皮肤护理 (1)经常使用38℃ -39℃的温水浸浴愈合后的创面皮肤,把中性肥皂涂抹在柔软的毛巾上,然后轻轻擦拭瘢痕,去掉瘢痕皮屑,注意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表皮。对创面部位进行按摩,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污物的排除,从而软化和预防产生增生性瘢痕;(2)应用促进组织修复、防止瘢痕增生的药物。护士对各种药物的功能、禁忌加以熟悉,然后指导患者用药。在清洁皮肤后,将药物喷、涂在患处,每日4次,同时辅以按摩,然后使用弹力网或弹力绷带包扎好;(3)使用压力疗法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瘢痕增生。护士向患者演示压迫疗法,并在患者应用过程中加以指导。嘱咐患者要穿弹力外衣、使用弹力绷带、戴弹力手套,以抑制瘢痕增生。坚持每日清洗愈合创面、弹力网套和弹力绷带,以免引起创面溃烂;(4)正确对待创面瘙痒。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患者会觉得瘙痒难忍,这是正常现象,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不可乱挠、乱抓,以免将愈合创面抓破,发生破溃感染。患者可使用温水清洁创面、涂抹抑瘢灵、康瑞宝、润肤霜等药物,或采用冰敷、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瘙痒症状。

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瘢痕形成情况进行比较。

1.2.3 健康教育 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尽早地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功能锻炼,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肢体功能发生退化,还能对机体各器官功能起到改善作用。根据患者创面的愈合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功能训练,加快患者劳动和生活能力的恢复。患者外出时,要对暴露创面部位进行遮盖,以免受到红外线、紫外线的照射。在日常生活要尽量减少或避免摩擦创面部位,着装要柔软舒适,防止机械性刺激瘢痕创面,同时使用弹力网套对创面进行压迫,以免产生增生性瘢痕。

1.3 疗效评价

(1)显效:有色素沉着,但没有增生性瘢痕;好转:创面有轻度瘢痕生成,瘢痕厚度小于0.05cm;(2)无效:创面有增生性瘢痕且瘢痕挛缩,瘢痕厚度在0.1cm-1.0cm。有效=显效+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瘢痕情况比较,详见表1。由表1可知,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8%),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瘢痕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在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下,烧伤的临床治愈率也大幅提高。烧伤患者的医疗要求除了治愈创伤外,更希望治愈后能不影响美观和形体、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功能,所以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变得至关重要[2]。

3.2烧伤患者常伴有恐惧、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若这些负性情绪过于强烈,还会对治疗和病情恢复产生严重的影响[3]。在创面的愈合过程中,皮肤色素的沉着会造成瘢痕增生,严重者还会导致功能障碍,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所以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要重视心理护理[4]。

3.3护理过程中,若对烧伤创面的处理不恰当,易使创面发生细菌感染,导致炎性反应,从而对创面胶原组织产生刺激,使其修复过度,加重瘢痕的增生[5]。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要保持创面的干燥、清洁,勤修剪指甲,及时剃除创面及周围毛发,及时清理坏死组织。同时还要勤换药,以免局部受压,对创面分泌物及时进行清理,同时保持床上用品的无菌状态。本研究中,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烧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康复治疗措施,可有效减少烧伤创面瘢痕的形成,改善创面外观,有利于烧伤部位功能的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1] 蔡颖娴,罗鉴兰.护理干预对减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8):39-40.

[2] 管翠红,刘闪.减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2):127-128.

[3] 王爱,王成德.综合性康复训练对减轻烧伤后瘢痕形成的临床护理体会[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再生医疗技术与烧伤创疡治疗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141-144.

[4] 葛敏娟,赵耀华,黄群等.深度烧伤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67-2868.

[5] 周俏梅.重症头面颈部烧伤患者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1):27-28.

猜你喜欢
弹力瘢痕创面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