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研究提高大学生汉英翻译能力

2013-01-04 02:54仇全菊
关键词:学期方差语法

仇全菊

(山东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510)

引 言

长期以来,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处于弱势。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1],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重视听说读写能力,而忽视了语言学习的第五个基本技能,即翻译能力。大部分学生理论上都能认识到翻译能力及翻译技巧的重要性,但鉴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他们对翻译技巧的训练较少,更谈不上在考试过程中灵活运用了[2]。针对这一教学问题,教师们可借助行动研究,立足课堂,自我反思,找到改进这一问题的方法。兰彩玉[3]曾把行动研究运用到大学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中,但只是基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本文选择行动研究作为指导,通过两次翻译水平测试,运用MATLAB对数据进行客观分析,计算两次测试中各项出错数的平均值和方差,旨在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汉英翻译水平。

一、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必要性

在日常英语教学及期末考试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翻译水平令人担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翻译教学的不重视,对学生翻译技巧缺少系统的指导,以及学生平时缺乏训练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翻译水平低下,翻译语言不地道。四六级考试中翻译的得分率低,学生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直接借用汉语语序及表达习惯来译成英语,搭配错误、语法混乱、断章取义、不顾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逐字翻译等等。从历年做题情况来看,学生在翻译这一题型的得分率偏低,仅为30%左右[4],这与学生四六级通过率相比,差距悬殊,这一现状必须要加以重视。

大学英语教学面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具备良好的翻译水平对他们意义重大。他们一方面具备英语专业学生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在精通内容和专业表达上比英语专业学生占很大优势,而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的英语水平足够,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积累一定的翻译经验,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在以后的就业岗位上就可游刃有余于科技翻译中,充分利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发挥自身更大的优势。

二、行动研究的指导作用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一词首先由社会心理学家勒温(Lewin)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介绍到中国[5]。行动研究是一种系统的反思性的探究活动。它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开有目的的研究与调查,分析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制定有效的探索性的教学改革策略,在小范围内检验该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可鉴之道。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行动研究是一项具体的研究,针对性强,为保证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需要选用合理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归纳总结。行动研究立足于现实的课堂,它将教学行为和科学研究、行动过程和研究过程结合在一起。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分析、反思等环节。McNiff[6]将这种行动研究分为五个具体的步骤:第一、发现教学中的一个问题;第二、设想一个解决的办法;第三、在教学中实施这个办法;第四、调查并收集数据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第五、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以便进行下一轮研究[3]。

三、基于行动研究的翻译水平测试及其执行

1.行动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按照上述提到的行动研究的五个具体步骤展开:第一: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翻译水平低,汉英语言差异把握差,学生在翻译练习过程中,会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词汇运用不当、不符合语法规范和缺乏翻译技巧;第二:设想解决办法,即通过扩大学生词汇量,系统复习语法知识和系统讲授英汉语言差异,讲解翻译技巧,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第三:在学期中贯彻基于步骤二制定的授课计划;第四:分别于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两次翻译水平测试,摸清学生的翻译水平;第五:分析比较两次测试的结果,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借助MATLAB计算两次测试中各项出错数的平均值和方差,确定学生翻译水平在步骤一中提到的三个方面是否有进步,客观评价这一解决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确定新的问题。

2.行动研究的对象

本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大一及大二的上学期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大二下学期开设模块教学。课题负责人于大二下学期开设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选取其中一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因涉及A、B两份问卷,去掉因实习或劳动而只参加一次问卷的学生,有效问卷共29份。这29名学生为大二学生,已过四级,来自全校不同的专业 (非英语专业),之前均参加大学英语的学习,未接受系统的翻译知识讲解;本学期上课考勤良好,系统的接受了一个学期的行动研究授课计划,掌握了一定的翻译技巧。

3.基于行动研究的授课计划

授课之前,根据步骤二的设想,制定为期一个学期的翻译授课计划。该研究计划包括课堂上的词汇扩充、语法复习、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讲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口头翻译练习、课下翻译练习等;各部分并非互相独立,而是相互融合,交汇在一起,以翻译技巧的讲解为主线。翻译技巧的讲解包括增词法、减词法、词性转换、正反译法、合译法、分译法等等,句子选取均符合大二学生英语水平。

4.翻译水平测试的设计及数据的收集

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两份测试问卷,分别为翻译水平测试A和B,A卷安排在学期初期完成,而B卷在学期末授课结束时安排学生完成。在内容上尽量保持A、B两份问卷句式一致,词汇难易程度一致,使用翻译技巧一致。每份测试卷均为汉译英,分为10个句子,每个句子考察一种翻译技巧,如表一所列:

表一 翻译水平测试考察的翻译技巧

问卷由课题负责人在课堂上发出。授课初期,分发给学生翻译水平测试A,要求学生在3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并上交。授课结束时,分发给学生翻译水平测试B,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并上交。两次测试均要求填写学生的姓名和班级,便于分析行动教学对个体学生产生的影响。

四、翻译水平测试结果、分析及其结论

1.翻译水平测试结果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本次问卷调查全部由课题负责人批阅,批阅标准一致,从词汇、语法和技巧三个方面统计学生的出错数。在词汇方面,句中的关键词用错或不准确,均算错误,不起重要作用的小词汇忽略不计;在语法方面,违反语法规则,算错误;在技巧方面,每一句子侧重一种翻译技巧,未采用翻译技巧而使译出的句子不顺,算错误,如果采用其他翻译技巧,句子通顺且地道,算正确;每个学生每份试卷的每个句子都分析其在词汇、语法和技巧三方面的出错数,得出29个学生出错数的原始数据,见表二,然后使用MATLAB软件分析各项出错数的平均值及方差。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可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在概率论和数量统计中,方差(Variance)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平均值(即数学期望)之间的偏离程度。方差数值大,说明各数值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大,离散大,参差不齐;方差数值小,说明各数值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小,大部分靠近平均值。在教学过程中,研究随机变量和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有重要意义,可以客观评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表二 翻译水平测试A、B卷各项出错数

一般来讲,认为学生三方面翻译的错误样本xi(i=1,2,…,n)近似符合正态分布,其中为样本数,可以采用下面两个公式求取A、B两次测试中三个方面错误数的平均值μ和方差σ:

根据上述公式可得表三:

表三 A、B卷各项出错数的平均值和方差

2.翻译水平测试分析

根据表三得出的数据可知,降幅较明显的一项为技巧方面,由学期初期的3.9655降低到2.4138,降低了1.5517,即降低了39.13%,而在学期授课前,翻译技巧是影响学生翻译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由于这29名学生之前参加的是大学英语的学习,这说明,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教师一般不重视翻译技巧知识的讲授,导致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而通过一个学期的相关培训,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显著提高翻译水平;其次是语法方面,由学期初期的2.3793减少到 1.3448,减少了 1.0345,即43.48%,可见系统的复习语法可以迅速提升学生的成绩,一旦语法掌握好,语法将不会成为阻碍学生翻译水平提高的因素;词汇的变化不明显,仅为0.3104,这可能是因为词汇量主要靠学生课下积累,只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来记忆是远远不够的。

从方差结果来看,A卷方差(词汇、语法和技巧分别为:1.4764、1.8596、1.9907)较B卷方差(词汇、语法和技巧分别为:1.2913、1.3168、1.5004)数值大,说明学期初学生的各项能力离散率大,水平不均匀,而B卷的各项方差均变小,这说明,经过系统的讲授,学生们的翻译水平有所提高,而且总体水平趋于接近。

3.翻译水平测试结论

除翻译水平测试外,行动研究还采用其他形式,如在课外时间,课堂负责人还召集学生进行了会谈,了解他们对于授课内容的看法,并听取了他们的意见。通过上述表格及反馈的想法和意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行动研究的结果表明,通过系统讲解翻译技巧,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汉英翻译能力。

第二,行动研究从反面证明,大学英语讲授中应注意融合翻译技巧的讲解。

第三,学生词汇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更依赖于学生的课外时间而不是课堂时间。

结 语

该行动研究使用MATLAB数学统计工具客观地分析了数据,通过此次行动研究可知,正确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提高翻译水平。由于水平所限,翻译水平测试问卷的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本次行动研究还发现新的问题,即:如何设计新的行动研究方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1]秦宏莉.论提高大学生英语翻译水平的方法[J].延边党校学报,2009(6):156-158.

[2]韩志花.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试题情况的调查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122-123.

[3]兰彩玉,苏燕,赵秀杰.行动研究在大学英语翻译能力培养中的运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4):386-388.

[4]郑强.浅析大学生的应试技巧和翻译能力培养[J].科教文汇,2009(4).

[5]李志河.行动研究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2-26.

[6]McNiff,J.Action Research∶Principles and Practice[M].Macmillan Education,1988∶6-7.

猜你喜欢
学期方差语法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概率与统计(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方差越小越好?
计算方差用哪个公式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方差生活秀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