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波综合征出现率、临床特点和少见病因的探讨

2013-01-06 11:28胡小辉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荆州43402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8期
关键词:心电图心肌梗死人群

赵 华,胡小辉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荆州434020)

J波是指由瞬时外向离子电流 (Ito)介导的心电图上QRS波与ST段之间J点抬高≥0.1mV,时程≥0.02s的尖峰型、顿挫型或驼峰型波形电位变化[1-3]。J波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具有J波特征的临床症状群,包括原发性 (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1]和继发性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4]、蛛网膜下腔出血[5]、低体温[6]、支气管哮喘[7]等)。为更好阐述中国人J波及J波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运用价值,我们从J波在普通体检人群中的发生率及其特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检查与临床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并探讨了J波综合征少见病因及可能的致病机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J波在普通体检人群中的发生率及其特点

以 “J波”、“J波综合征”、 “J wave”、 “J Wave Syndromes”、 “J-point elevation”、 “the Osborn wave”、“the J deflection”、“the camel's hump”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查找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相关中英文文献,通过筛查文章标题、摘要收集所需文献。纳入标准:①心电图上出现J波;②健康体检人群;③中国人群;④有J波出现率报道。排除标准:①纳入对象为住院病人;②合并有心脑血管事件 (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等);③未正式在专业杂志上发表;④相同或相似研究报道。

1.2 研究J波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的发生率及特点

以 “J波”、”J波综合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J wave”、 “J Wave Syndromes”、“J-point elevation”、“the Osborn wave”、“the J deflection”、“the camel's hump”、“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查找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相关中英文文献,通过筛查文章标题、摘要收集所需文献。纳入标准:①心电图上出现J波;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③中国人群。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完整;②未正式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1.3 研究J波在早期复极综合征中的发生率及其特点

以 “J波”、“J波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J Wave Syndromes”、”J wave”、”J-point elevation”、“the Osborn wave”、“the J deflection”、“the camel's hump”、“early repolarization”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查找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相关中英文文献,通过筛查文章标题、摘要收集所需文献。纳入标准:①心电图上出现J波;②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③中国人群。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完整;②未正式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1.4 研究少见病因导致的J波综合征

以 “J波”、 “J波综合征”、 “J wave”、 “J Wave Syndromes”、“J-point elevation”、 “the Osborn wave”、“the J deflection”、“the camel's hump”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查找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相关中英文文献,通过筛查文章标题、摘要收集所需文献。纳入标准:①心电图上出现J波;②病因描述清楚;③研究对象为人。排除标准:①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低体温、脑外伤、心肺骤停导致的J波综合征;②未正式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2 研究结果

2.1 J波在普通体检人群中的发生率及其特点的研究

健康体检人群J波总出现率为5.64%~7.26%,男性较女性多发 (8.91%~10.53%vs 1.40%~1.87%),J波主要出现在心脏下壁导联 (Ⅱ、Ⅲ、aVF导联),Logistic相关研究显示J波出现率的高低与年龄、劳动强度正相关 (研究结果详见表1)。

2.2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上可以辨认的J波出现率为16.15%~21.7%,以下壁心梗出现率最高 (52.4%~82.6%vs 17.4%~47.6%),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上出现J波者严重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为28.57%~40.2%,死亡率为18.48% (研究结果详见表2)。

2.3 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检查与临床特征

早期复极综合症动态心电图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高 (1.62%vs 0.243%),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为0.243%~3.40%。早期复极综合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1622:178),79%的患者被误诊为心脏急症(研究结果详见表3)。

2.4 J波综合征少见病因研究

J波综合征的少见原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支气管哮喘发作、急性扁豆中毒、Takotsubo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颅内高压征、高钙血症,病理机制可能与脑心综合征、心率变异、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呼吸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扁豆毒素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急性心肌缺血、心肌兴奋前表现、心脏非主要传导途径早期去极化有关,预后与原发病变有关 (研究结果详见表4)。

表1 中国人部分地区普通健康人群J波发生率与特点

表2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

表3 中国人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检查与临床特征

表4 J波综合征少见病因研究

3 讨 论

J波紧随心室完全活化 (QRS复合波)之后显示了心室复极早期短暂的跨膜电压梯度,主要由心肌外膜上4-氨基吡啶敏感的短暂外向电流 (Ito)介导产生的跨膜电压梯度[1]。J波综合征常见原因为先天性如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继发性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低体温[1-3]。健康体检人群J波总出现率为5.64%~7.26% (见表1)。健康体检人群J波主要出现在心脏下壁导联 (Ⅱ、Ⅲ、aVF),而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J波主要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说明无论在健康体检人群还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J波都主要见于下壁 (Ⅱ、Ⅲ、aVF导联),可能对预示患者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一定价值 (见表2)。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1622∶178),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及遗传倾向,目前认为编码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s,IATP)的 KCNJ8基因[26]、编码心脏L型钙离子通道α1、β2亚基基因突变导致功能丢失[27]与早期复极综合征有关,容易被误诊为心脏急症(见表3)。

低温导致的J波的病理机制与低温减慢Ito电流的活化动力、延迟心室去极化、心室早期复极、组织缺氧和酸堆积有关[28]。Brunson CE等[29]通过对9例狗低温模型研究发现,心肌中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酐、1,6-二磷酸果糖、磷酸二羟基丙酮、丙酮酸盐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而乳酸水平较对照组高。因此,低温导致心肌维持离子穿过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及钾离子丢失与J波的形成有关。

J波综合征的少见原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支气管哮喘发作、急性扁豆中毒、Takotsubo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颅内高压征、高钙血症 (见表4)。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脏病变属于脑心综合征,其病理机制为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3-甲氧基-4-甲基苯甲酸)相关性心肌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在血液中浓度明显升高后引起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肌细胞坏死或凋亡[30]。其他如心率变异、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扁豆毒素本身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急性心肌缺血、心肌兴奋性改变、心脏非主要传导途径早期去极化等均参与J波综合征的病理机制。

健康体检人群J波主要出现在心脏下壁导联,其出现率的高低与年龄、劳动强度正相关。J波综合征除出现在常见原因如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低体温患者,也见于少见原因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支气管哮喘发作、急性扁豆中毒、Takotsubo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颅内高压征、高钙血症,病理机制与基因突变及原发疾病有关。

[1]Antzelevitch C,Yan GX.J Wave Syndromes [J].Heart Rhythm,2010,7 (4):549-558.

[2]沈雁岩.J波综合征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J].医学综述,2012,18(8):1208-1212.

[3]王国凤,贾志越,张溥,等.J波形态临床意义探讨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134-1135.

[4]王东琦,杨海涛,李红兵,等.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39 (3):235-237.

[5]Kukla P,Jastrzebski M,Praefort W.J-wave-associate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a patient with a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J].Europace,2012,14 (7):1063-1064.

[6]Aslan S,Erdem AF,Uzkeser M,et al.The Osborn wave in accidental hypothermia [J].J Emerg Med,2007,32 (3):271-273.

[7]王荣琦,桑利,刘伟华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J波变化与病情诱发、加重关系探讨 [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17-18.

[8]唐艳红,陈葵,黄从新,等 .湖北地区体检人群J波发生特点的临床调查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0):930-932.

[9]王鼎铁,王丽萍,贺明,等 .大连市健康人群J波发生相关因素的研究 [J].大连大学学报,2010,31(6):96-99.

[10]王忠鑫 .海阳市体检人群J波发生特点的临床研究 [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3):576-577.

[11]苏显明,何亚军,王东琦,等.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出现J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 (13):2041-2043.

[12]封盼攀,马康华,贾锋鹏.J波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测价值的研究 [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11):1385-1387.

[13]江茜,林晓芳,郑茂清 .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作用 [J].心电学杂志,2005,24(2):81-83.

[14]段蕴,杜红,王薇,等 .早期复极综合征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特点 [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0):725-727.

[15]吴湘杰 .早期复极综合征612例临床调查分析 [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2):273-274.

[16]王小嘉,路宏,白玉云,等 .早期复极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J].心电学杂志,2003,22(3):137-138.

[17]朱平辉,欧阳秀革,刘春艳 .早期复极综合征56例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3):193-194.

[18]Carrillo-Esper R,Limón-Camacho L,Vallejo-Mora HL,et al.Non-hypothermic J wave in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Circulation,2004,72 (2):125-129.

[19]曾红,张建军 .急性扁豆中毒致早期复极综合征及临床意义 [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5):381-382.

[20]Zorzi A,Migliore F,Perazzolo M,et al.Electrocardiographic J waves as a hyperacute sign of Takotsubo syndrome [J] .J Electrocardiol,2012,45 (4):353-356.

[21]Hasegawa K,Sato A,Watanabe H,et al.Early repolarization and its modification by preexcitation in two patients with intermittent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J].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12,35 (8):231-233.

[22]Yagihara N,Sato A,Iijima K,et al.The prevalence of early repolarization in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with a special reference to J waves and the effects of catheter ablation [J].J Electrocardiol,2012,45 (1):36-42.

[23]Mizumaki K,Nishida K,Iwamoto J,et al.Early repolarization in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preval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J].Europace,2011,13 (8):1195-1200.

[24]Milewska A,Guzik P,Rudzka M,et al.J-wave 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J].J Electrocardiol,2009,42 (5):420-423.

[25]Topsakal R,Saglam H,Arinc H,et al.Electrocardiographic J wave as a result of hypercalcemia aggravated by thiazide diuretics in a case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J].Jpn Heart J,2003,44 (6):1033-1037.

[26]Antzelevitch C,Barajas-Martinez H.A gain-of-function IK-ATP mutation and its role in sudden cardiac death associated with J-wave syndromes [J].Heart Rhythm,2010,7 (10):1472-1474.

[27]Burashnikov E,Pfeiffer R,Barajas-Martinez H,et al.Mutations in the cardiac L-type calcium channel associated with inherited J-wave syndromes and sudden cardiac death [J].Heart Rhythm,2010,7 (12):1872-1882.

[28]Wang DQ,Yan GX,Antzelevitch C.The J Wave Syndromes and their Role in Sudden Cardiac Death [J].Card Electrophysiol Clin,2011,3 (1):47-56.

[29]Brunson CE,Abbud E,Osman K,et al.Osborn(J)wave appearance on the electrocardiogram in relation to potassium transfer and myocardial metabolism during hypothermia [J].J Investig Med,2005,53 (8):434-437.

[30]Urbaniak K,Merchant AI,Amin-Hanjani S,et al.Cardiac complications afte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J].Surg Neurol,2007,67 (1):21-29.

猜你喜欢
心电图心肌梗死人群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6》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