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2013-01-22 12:27李素娟王智峰浙江省遂昌县妙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遂昌3233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血管性脑血管病功能障碍

李素娟 王智峰 浙江省遂昌县妙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遂昌 323300

·经验交流·

养血清脑颗粒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李素娟 王智峰 浙江省遂昌县妙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遂昌 323300

原发性高血压 老年人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养血清脑颗粒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院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60~77岁,平均(68.5± 4.2)岁;高血压病程6个月~l8年,平均(7.6±3.7)年;坐位收缩压140~184mmHg,平均(154.2±10.7)mmHg,舒张压90~107mmHg,平均(98.6±6.8)mmHg;MMSE评分20~26分,平均(23.6±1.2)分。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67.6±3.6)岁;高血压病程6个月~20年,平均(7.9±3.9)年;坐位收缩压142~190mmHg,平均(156.5±11.2)mmHg,舒张压90~111mmHg,平均(98.8±4.8)mmHg;MMSE评分21~26分,平均(24.4±1.3)分。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充分告知的基础上,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收缩压与舒张压、MMSE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60岁;②原发性高血压Ⅱ~Ⅲ期;③符合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MCI)的诊断标准[3]: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病的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呈波动性进展,脑血管病和认知功能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并除外其他疾病,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正常,尚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④认知功能评定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26分。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②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③精神病患者;④过敏体质者;⑤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等特殊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⑥依从性差、未按规定用药、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观察者。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血管综合征,常伴靶器官损害,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dysfunction)常见,发生率可达25%~65%,血管性病变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1-2]。笔者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包括控制体质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平和心态等)的基础上,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降压治疗为主,疗程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养血清脑颗粒(规格:4.0g/袋,批号:20110118)4.0g,冲服,1天3次,疗程8周。

2.2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均采用立式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间隔10min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同时记录心率(HR);记录MMSE各项评分及总分,检测血尿酸、电解质、肝、肾功能;观察记录不良反应。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连续性资料用(±s) 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血压、心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SBP、D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HR均有程度不同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 两组MMSE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及MMSE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及MMSE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对照组48 4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54.2±10.7 130.6±6.1**▲156.5±11.2 139.7±8.7* 98.6±6.8 84.4±3.5*▲98.8±4.8 88.8±4.3* 85.3±7.6 70.0±6.1**▲84.6±6.6 78.8±6.4*

3.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头痛、头晕、面部潮红3例,脚踝部水肿1例,皮肤轻微瘙痒1例,未予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对照组头痛、头晕、心悸、乏力3例,面部潮红1例;两组均未见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2%、8.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例48 4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定向力9.8±0.5 9.9±0.1 9.7±0.6 9.7±0.5记忆力1.9±0.6 3.0±0.6*▲1.8±0.7 2.1±0.5注意力和计算力2.4±0.7 2.9±0.7*▲2.2±0.6 2.4±0.9回忆力1.8±0.6 2.6±0.7*▲1.8±0.5 1.6±0.6语言能力8.5±1.5 8.6±0.8 8.7±1.5 8.3±1.3总分23.6±1.2 26.4±1.5*▲24.4±1.3 24.6±1.2

4 讨论

1993年,Hachinski[4]等首次提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多指由脑血管危险因素、脑血管病等导致的介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之间的一类综合征,但不属于谵妄、痴呆及遗忘障碍等临床类型,其临床症状较轻,多伴有皮层下白质损害。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记忆力轻度损害或保留,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程度不一的减退。病理学研究发现,长期存在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和毛细血管病变,进而影响脑组织的血氧供应,所供应区域的大脑皮质可发生轻度萎缩、海马神经元变性、脑白质疏松等一系列退行性病理改变[5-6],进而导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如原发性高血压持续存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则进一步退化,直至发展成为痴呆。因此,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至理想的范围,延缓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至痴呆发展的进程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而科学合理地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是国际和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提倡的,其优势表现在快速血压控制,减少单药剂量、副作用、治疗费用,提高治疗的依从性[7]。近年来,中医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方面也不断深入,探讨其病因病机,开发一些具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复方制剂,彰显出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养血清脑颗粒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成的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方中白芍、熟地黄养血平肝,钩藤、珍珠母镇惊安神,决明子、夏枯草清肝明目、泻火安神,当归、鸡血藤、川芎补血活血、舒经通络,延胡索、细辛散风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活血、平肝潜阳之功效[8]。实验研究发现,给予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小鼠养血清脑颗粒,可发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维持神经元突触结构完整性的作用[9],可增强星形细胞活性,保护神经元免受缺血性损害,改善脑组织血流及抗自由基损伤[10]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仅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及MMSE总分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王拥军.重视血管认知障碍[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2):969-970.

[2]周爱红,魏翠柏,秦伟,等.皮质下小血管病所致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3):167-170.

[3]徐群,林岩,耿介立,等.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2):981-984.

[4]Hachinski VC,Bowler JV.Vascular dementia[J].Neurology,1993,43(10):2159-2160.

[5]Alladi S,Kaul S,Mekala S.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Current concepts and Indian perspective[J].Ann Indian A-cad Neurol,2010,13(Suppl 2):S104-108.

[6]Sudo FK,Alves GS,Alves CE,et al.Impaired abstract thinking may discriminate between normal aging and 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rq Neuropsiquiatr,2010,68(2):179-184.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12):1060-1064.

[8]林添海,刘丰,吴晓红,等.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及伴发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609-610.

[9]陈飞,徐运.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8):620-624.

[10]黄庆松,朱武生,陈茂刚,等.小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11):801-805.

2013-04-22

猜你喜欢
血管性脑血管病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及BDNF的影响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