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术40例临床分析

2013-01-23 05:00陈长健
中外医疗 2013年15期
关键词:肾囊肿单纯性腹膜

陈长健

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总医院泌尿外科,贵州六盘水 553000

腹膜后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术40例临床分析

陈长健

贵州省六盘水市首钢水钢总医院泌尿外科,贵州六盘水 55300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较之开发性去顶减压术,行腹膜后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自行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切口出现脂肪液化,两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漏尿等情况,囊肿无复发,也无其他远期严重并发症。 结论 腹膜后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疗效好,创伤小且恢复快,值得深究推广。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单纯性肾囊肿是肾脏畸形的一种,属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一般为单侧单个囊肿,也有少数多个或多室性情况,极少有双侧多发性。体积小、无症状的肾囊肿可不予处理,当其直径超过5cm且有临床症状时就需治疗。其传统治疗手段以经皮穿刺抽吸、注入硬化剂、开发性去顶术为主[1],目前随着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得到了广泛开展。为探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行腹膜后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8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均有患侧腰部隐痛或胀痛不适等临床症状,术前均行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及腰部CT平片等常规检查,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29~70岁,平均(51.4±5.5)岁;囊肿位置,左侧43例,右侧37例;位于肾上极26例,肾中部34例,肾下极16例,肾盂旁4例;囊肿直径5.0~12.9 cm,平均(6.8±1.6)cm。根据所行术式不同分组,观察组40例行腹膜后腔镜下去顶减压术,对照组40例开放性去顶减压术。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行腹膜后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健侧卧位,垫高肾区,常规消毒皮肤并铺巾。第一穿刺点为腋后线十二肋下缘,作一1.0~1.5 cm长的横切口,用血管钳行钝性分离,至腰背筋膜后进入腹膜后间隙,适当游离后置入自制气囊,并注入500~600 mL气体,放置3~4 min后取出,再放入10 mm的Troca;第二穿刺点为腋中线髂嵴上1.0~1.5 cm处,放入10 mm的Troca,作观察通道;第三穿刺点为腋前线肋下缘处,放入5 mm的Troca;观察镜从第二穿刺点置入,向腹腔注入CO2以建立气腹,维持压力为1.5~2.0 kPa;在腹腔镜直视下确定腰大肌、膈肌角及腹膜反折等解剖位置,找到肾下极后,先用超声刀或电凝钩切开筋膜及脂肪囊,再向上游离直至肾囊肿显露;充分暴露囊肿壁边缘,切开并吸尽囊液后,提起囊壁,在距离肾实质边缘0.3~0.5 cm处用超声刀切除并送病检,边缘电凝止血;仔细检查无出血后,在肾周放置引流管,待腹内气体排净后,缝合穿刺孔,敷料包扎。

对照组行开放性去顶减压术:患者取气管插管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十一肋间或十二肋下缘约3~10 cm长的切口,切开腰部肌肉及筋膜进入肾周,分离囊肿,吸尽囊液后,在距离肾实质边缘0.3~0.5 cm处切除囊壁,边缘止血后,仔细检查囊内新生物、漏尿等情况,确定没有后放置引流管,手术结束。

1.3 评价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肾囊肿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行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实施统计,并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 t检验。

2 结果

较之开发性去顶减压术,行腹膜后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自行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切口出现脂肪液化,两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漏尿等情况,囊肿无复发,也无其他远期严重并发症,见表1。

表1 两组肾囊肿患者各评价指标情况比较

3 讨论

单纯性肾囊肿是成人常见病,据报道[2]50岁以上尸检者肾囊肿发现率达50%。临床普遍认为囊肿体积小且无症状者无需治疗,但其直径若超过5 cm,又合并疼痛、感染、血尿、高血压、肾盂受压、尿量梗阻时必须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经皮穿刺结合硬化剂注入及开放性囊肿去顶减压术两种,其中前种方法的优点是创伤小且可重复治疗,但囊肿消失率仅50%,且复发率可达30%~78%,还容易引发穿刺损伤等并发症;后种方法,虽然成功率高达100%,疗效肯定,但有创伤大、恢复慢等缺点,故两种方法均受到一定限制。

目前,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但其微创的特性得到充分体现,有取代开放性手术的明显趋势[3]。此术式有经腹腔、后腹腔两种入路,经腹腔入路解剖清楚且视野开阔,建立手术腔隙安全省时,还可同时处理双侧肾囊肿,但是易致腹腔脏器受损,且对肾背侧的囊肿显露困难,尤其受限于腹腔有外伤史、手术史或感染史的患者[4];经后腹腔入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克服了经腹腔入路的缺点,适应证更广,但也有手术操作空间小、解剖标志不清、易损伤腹膜、不可同时处理双侧肾囊肿等缺点,因肾脏位于后腹膜间隙,目前普遍认为经后腹腔入路更具优势[5]。

该组研究发现,较之开放性去顶减压术,行腹膜后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自行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P<0.05)。且无切口感染、漏尿等情况,囊肿无复发,也无其他远期严重并发症,提示腹膜后腔镜下去顶减压术的微创、快速、有效及安全等优点,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理想方式。总结治疗体会如下:①术前需行IVU检查,以确认囊肿是否与肾盂或肾盏相通,若有条件术前可加行三维CT检查。②在建立水囊间隙、游离后腹膜,或肾周组织有黏连时,切忌不可分破后腹膜,可在术前行常规清洁灌肠,以便充分暴露肠管、后腹膜等。③囊壁切除后,边缘需彻底电凝止血,以防术后有出血、漏尿等情况。④若囊液混浊,用生理盐水冲洗;若囊腔巨大,可填入肾周脂肪或在囊壁边缘夹钛铗。⑤囊肿底部的残留囊腔壁,需用无醇安尔碘的10倍稀释液或2%碘酒冲洗,以减少术后复发率或再分泌情况。⑥囊肿较大时可使肾外形改变而压迫邻近组织,如下极囊肿可能压迫输尿管引发梗阻、积液及感染,手术时可能与重度肾积水混淆,需仔细鉴别,以防误将肾盂切开。

[1]Yoder M,Wolf JS.Long term outcome of laparoscopic decorication of peripheral and peripelvic renal and adrenal cysts[J].Jurol,2004,171(2):583-587.

[2]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84.

[3]王旭振,陈强,孙立江,等.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4):354-356.

[4]曾国军,饶晟,朱育春.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468例单纯肾囊肿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2,25(6):1277-1278.

[4]孔令军.经后腹腔镜与开放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比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4):338-339.

R699

A

1674-0742(2013)05(c)-0067-02

2013-03-11)

猜你喜欢
肾囊肿单纯性腹膜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肾囊肿悄悄损害肾健康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肾囊肿怎样调治
经腹与后腹腔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