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

2013-01-25 02:19翟俊忠王润起王新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穿刺术硬膜穿刺针

翟俊忠 王润起 王新民

(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周口 466300)

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

翟俊忠 王润起 王新民

(河南省沈丘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周口 466300)

目的 对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钻孔组两组。微创组采用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钻孔组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钻孔组的手术时间,微创组患者在手术过后的残余液量也要小于钻孔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平均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同钻孔引流术相比较而言,操作更加简单,患者的损伤更小、恢复速度更快,是一种较佳的手术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术;钻孔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起病过程比较隐匿,并且发病率比较高,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慢性颅内压增高等症状,在发病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但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还没有确定。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应运而生,这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有了新的突破。我院对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的方法,分别采取了微创穿刺术和钻孔引流术的手术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与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共62例。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2.7岁。患者的出血部位:额颞顶枕部39例、额颞顶部23例。平均的血肿量为102.3mL。62例患者均进行了颅脑CT扫描。患者在手术之前,均意识清醒,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记忆力减退,年龄大的患者出现了四肢无力、痴呆等表现。将患者分为微创组和钻孔组两组,每组31例,分组的方式为随机抽取。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将两组患者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微创组手术方法

根据患者CT所显示出的血肿范围,选取合适的层面作为穿刺部位。在备皮完成后,将穿刺部位消毒,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选择长度合适的颅内血肿穿刺针,快速穿透患者的颅骨和硬脑膜。到达血肿腔之后,将针芯拔出、帽盖拧紧,在穿刺针的侧孔处连接引流管,使血肿液自行流出。当血肿液停止流出的时候,可以辅助抽吸一定量的血液[2]。接着插入碎吸针,采用氯化钠溶液置换冲洗至冲洗液澄清。最后将引流袋连接,进行闭式引流。在闭式引流的3~5d之后,进行CT检查,当显示血肿基本消失之后,将穿刺针拔出。

1.2.2 钻孔组手术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之后切开患者头皮,在血肿较厚的位置钻骨孔,切开硬脑膜,利用硅胶管深入冲洗血肿腔,当引流液变得澄清之后进行闭式引流。在闭式引流的3~5d之后,进行CT检查,当显示血肿基本消失之后,将穿刺针拔出。

1.3 统计学分析

本文资料均采用IBM 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数据应用()描述,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微创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2.5min,钻孔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2.4min。在进行CT复查时显示,微创组患者手术之后的平均残余液量为22.5mL,钻孔组患者的平均残余液量为27.8mL。微创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治愈27例,占87.1%,好转4例,占12.9%。钻孔组患者通过治疗,治愈20例,占71.0%,好转3例,占9.7%。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残余液量、患者的症状改善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微创组明显优与钻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通常在患者的头部出现外伤之后的3个星期后出现,是头部外伤患者一个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3]。但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还在没有确定。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应运而生,这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有了新的突破。微创穿刺术同过去传统的引流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手术操作简单,在局部麻醉下即可进行;②创伤面积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③穿刺针为一次性使用,减少了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概率[4];④手术的费用较低,并且风险小。硬膜下血肿常发于老年人,而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机体免疫力也比较差,通常合并其他的慢性疾病,在手术之后很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是,微创手术的操作简单,并且在局部麻醉下即可进行,解除了对患者身体状况的限制,对身体素质比较差或者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而言更为安全[5]。综上所述,微创穿刺术同钻孔引流术相比较而言,操作更加简单,患者的损伤更小、恢复速度更快,是一种较佳的手术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 段建华,焦建波,马世强,等.腓骨管型钢板合皮质骨螺钉治疗Maisonneuve骨折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3,28(3):59-60.

[2] 白治军,王志扬.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防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9):51-52.

[3] 付国平,黄晓斌,杨勇涛,等.微创穿刺引流与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1):11-13.

[4] 崔丙周,贺艳阳,周武涛,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术并发症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6):7-18.

[5] 王宝侠,许一萍,张彦芳,等.锥颅置双腔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2):19-20.

R651

B

1671-8194(2013)26-0159-02

猜你喜欢
穿刺术硬膜穿刺针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腰-硬膜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手术穿刺针清洗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