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研究

2013-01-25 02:19林阿平唐春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性腺囊性上皮

林阿平唐春梅

(1 辽宁省丹东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100;2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总医院镶复科,辽宁 盘锦 124000)

15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研究

林阿平1唐春梅2

(1 辽宁省丹东凤城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 118100;2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总医院镶复科,辽宁 盘锦 124000)

目的 分析牙源性腺样瘤临床现象。方法 对自1998年以来在我院确诊为牙源性腺样瘤的15例患者临床现象、病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临床现象早期类含牙囊肿,X线表现有明显特点。结论 牙源性腺样瘤(AOT)在临床现象、病理特征和治疗效果等方面都有独有的特点,属于良性肿瘤,单纯刮治,效果很好,也可动手术摘除,无复发问题。

牙源性腺样瘤;诊断;临床特征

牙源性腺样瘤(AOT),曾称腺造釉细胞瘤,是一种不多见的牙源性上皮肿瘤。此瘤常被误诊为含牙囊肿和造釉细胞瘤。实际上,不管是在临床现象还是病理特征上均特点鲜明,有其独立性。1971年WHO把其单独列出为颌骨内一种独立牙源性肿瘤。现将在我院诊治的15例牙源性腺样瘤患者独特的临床现象、病理特征总结归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8年以来在我院就诊,做成釉细胞瘤切片的患者436例,其中8例为牙源性腺样瘤,还有7例行含牙囊肿手术后,被确诊为牙源性腺样瘤。此病患者均为年轻人,年龄段在12~26岁之间,80%在20岁以下,其中男性3例,女性12例,比例1∶4,明显偏向女性。也有相关资料显示,牙源性腺样瘤,多发于年轻人,且多为女性。

1.2 方法

对所有病例均采取常规处理,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制成石蜡切片,厚度约为4µm,均HE染色,不做其他如Mallory、PAS、von kossa和Alcian blue等特殊染色,并在OLYMPUSBH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对15例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现象、病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

2 结 果

除用领骨切除+植骨1例,其余均行刮治,效果很好,未见复发现象。

3 讨 论

3.1 病因

AOT由成牙组织发生而来。成牙组织主要由牙囊、成釉器、牙乳头三部分组成,参与了牙的发生,因此将由它发生的肿瘤命名为“牙源性”。牙源性腺样瘤大多属于自发性,无明显致病因素,具体病因至今不明,与含牙囊肿有密切关系,早期与其X线表现十分类似,常被误诊。据此推断,含牙囊肿可能是引发此瘤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种可能则是来自牙源性角化囊肿。

3.2 临床特征

就年龄来说,此瘤多见于年龄在10~20岁之间的青少年;就性别来说,女性所占比例颇大;就常发病区来说,牙源性腺样肿瘤多出现于前牙区,上颌发生率高于下颌,并存在牙齿缺失的现象;就肿瘤自身特点来说,为良性,用肉眼观察,肿瘤通常比较小,通常1~3cm,生长十分缓慢,少数肿瘤较大,患者会感觉局部有轻微膨胀感,症状不是很明显。包膜完整,切面为囊性或实性[1]。实性部分颜色灰白;囊性部分大小各异,腔内含淡黄液体或半胶冻透明体,也可能含牙[2]。可分为中心型和周边型。中心型者又可分为含牙型(滤泡型)和滤泡外型[3]。

本研究中15例牙源性腺样瘤标本最大5cm,最小1cm,多为3cm左右,表面全部显完整包膜,均为囊性,多囊2例,单囊13例。囊壁较厚,肿物扪诊发硬,类似骨头,有乒乓球质感,部分囊壁厚度不均且呈浅黄或灰白,甚至有患者局部有砂砾感;囊内含浅黄色清水状或半冻状透明液体。8例患者囊腔内含完整牙齿。牙源性腺样瘤患者的颌骨都有出现无痛性缓慢膨隆状况,15例中只有一例肿胀相对较大,其余肿胀现象均不明显,且没有一位患者发生溃疡、糜烂症状,不会觉得疼痛,也没有感觉麻木或出现其他功能障碍。

3.3 OLYMPUS-BH镜下观察

X线片表现:①早期:若有埋伏牙,其冠周影像呈囊状,密度减低,与含牙囊肿X线表现很像。②成熟期:影像仍呈现密度减低,但囊内有成簇的点状钙化物。③滤泡型肿瘤类似含牙囊肿,常伴有钙化颗粒。周边型则仅表现出牙槽骨的轻度吸收。该15例患者都有较明显的被膜。其中9例为完全囊性肿瘤,肿瘤囊壁内衬里上皮呈扁平、立体或复层鳞状,部分囊内上皮增殖入腔,并发现疑似前成釉细胞的上皮细胞增殖,出现筛孔或条索形状结构;且上皮间有纤维性间质,数量少,当中有小部分薄壁血管扩张,少数血管破裂出血。6例由细胞上皮和间质(少量)组成,一些上皮细胞呈高柱状或立体状,外有纤维组织薄膜围绕,内部胞浆丰富,色透明、嗜伊红、有空泡;观察细胞核呈(卵)圆形,单核仁,染色质如细细的颗粒,均匀的分布在四周。细胞排列结构如腺管样,核离腺腔表面较远;还有部分上皮细胞呈梭状或多边形,细胞整体排列呈放射状,部分像花瓣,核多为卵圆或梭状,胞浆淡粉,同样有空泡,嗜伊红,但只在胞缘可见少量嗜伊红物质。另外,肿瘤边缘部分有双层或以上梭状或立方体形状上皮细胞排成小梁,核内通常无核仁,染色较深;众小梁彼此交叉吻合,整体呈筛状,筛眼内有结缔组织(状疏松)或存在液体(嗜伊红)。

综上所述,AOT是一种很少见的牙源性上皮肿瘤,特点鲜明,有独立性,有其特有的组织特征、临床标志、生物学行径。就年龄来说,此瘤多见于年龄在10~20岁之间的青少年;就性别来说,女性所占比例颇大。就肿瘤自身特点来说,多现于前牙区,伴有牙齿缺失,较小,生长十分缓慢,少数肿瘤较大,患者会感觉局部有轻微膨胀感,症状不是很明显。在X线下大部分表现为囊性改变,有多房性或单房性透明阴影,边缘清晰,少部分呈半囊性半实体性,半囊内多含未萌牙,部分发育完整,往往有钙化点。可据此综合诊断,做出正确判断。另外,含牙囊肿与其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引发此瘤的一个重要原因,牙源性角化囊肿也可能是其病因。AOT属于良性肿瘤,没有浸润性,单纯刮治,效果很好,也可动手术完全摘除,无复发问题。

[1] 韩红梅.牙源性腺样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4):42.

[2] 刘红刚,高岩.头颈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回允中.诊断外科病理学[M].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R739.8

B

1671-8194(2013)26-0163-02

猜你喜欢
性腺囊性上皮
男性腰太粗 性腺功能差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葛洲坝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性腺退化严重吗?*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和误诊分析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