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维生素B1治疗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的疗效

2013-01-25 02:19吴春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丙酮酸充血性气短

吴春菊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600)

联合维生素B1治疗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的疗效

吴春菊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600)

目的 探讨联合维生素B1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顽固性水肿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纠正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维生素B1治疗后,以12d为1个疗程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为9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纠正心衰基础上联合维生素B1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安全有效,缩短疗程,无不良反应,治疗费用无显著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维生素B1;慢性充血性心衰;顽固性水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均为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均已明确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2~80岁,中位年龄66.7岁。治疗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0~82岁,中位年龄69.2岁。两组患者病程在7~15年,70例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6例,慢性肺心病17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34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给予祛除心衰诱因、强心、利尿、扩血管、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应用5d,之后改为维生素B1口服20mg,1日3次,疗程为12d。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推荐的《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指南》(2007版)要点进行诊断。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心功能Ⅱ~Ⅳ级(NYHA分级),年龄>60岁。

排除标准: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炎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病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按心脏功能分级,Ⅰ级:有心脏病存在依据,一切活动不受限,无明显的临床症状;Ⅱ级:能胜任一般日常活动,但稍重体力劳动时即感到心悸、胸闷、口唇发绀;Ⅲ级:日常活动即感到心悸、气短、气喘、口唇发绀,休息后可以缓解;Ⅳ级:不活动也感到胸闷、心慌、气短、口唇发绀,呼吸困难。

1.3 观察指标

浮肿消退、肝脏回缩及浆膜腔积液减少情况,心悸、胸闷、气短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断

显效:浮肿完全消退,肝脏回缩,浆膜腔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心悸、胸闷、气短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浮肿明显消退,肝脏部分回缩,浆膜腔积液较治疗前减少,心悸、胸闷、气短有部分改善。无效:浮肿无消退,肝脏无回缩,浆膜腔积液无较少,心悸、胸闷、气短无改善。

2 结 果

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显效时间(5.1±2.0)d。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2.9%,显效时间(7.2±2.5)d,两组显效率及显效时间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维生素B1缺乏(TD)既可成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症状表现之一,又可加重CHF。且在CHF患者,由于诸如高龄、恶液质、病情严重度、以及使用利尿剂所介导的尿液维生素B1排泄增加等,皆可导致伴发TD危险增加[1]。有研究显示,在慢性心衰住院患者中有伴发TD,然而关于添补维生素B1可否确切改善CHF病情严重程度有待进一步证实。维生素B1缺乏症又称脚气病,临床主要累及消化、神经和循环系统。维生素B1的药理作用:维生素B1在肠道吸收后,通过酶的作用磷酸化生成硫胺素焦磷酸盐,是丙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助因子,又是磷酸己糖氧化支路中转羟乙醛酶的辅酶。组织中,特别是代谢旺盛的脑和心肌组织中葡萄糖和丙酮酸代谢必须要有足够的维生素B1参加,否则会使丙酮酸难于进入三羧酸循环而氧化,多量的丙酮酸滞留在血液中,导致周围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静脉回流量增加,造成心排出量和心脏工作量都增加。此外,乳酸盐和丙酮酸盐使心肌对氧的利用率降低,易使心脏功能趋于衰竭。维生素B1缺乏症的循环系统症状表现如下:右心扩大为主,可致肺水肿,肝大,心电图可见低电压,S-T段压低,T波平坦、双向或倒置,Q-T间期延长,查体可见心率快,心音弱,心浊音界扩大,可出现不同部位水肿,一般下肢先出现,伴多浆膜腔积液。导致维生素B1缺乏的病因如下:①摄入不足;②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期儿童,或患有高代谢疾病如甲亢、长期发热和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等;③吸收利用障碍;④分解排泄增加:如使用利尿剂。临床上CHF的患者往往因后两种原因导致维生素B1缺乏而进一步加重心衰症状,尤其是右心衰症状。针对CHF的内科治疗包括病因治疗,祛除心衰诱因如干预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风湿活动等,以及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利尿,扩血管治疗等常规治疗措施,还有目前临床使用时间尚短的重组人心房利钠肽(rhANP)应用[2],但顽固性CHF的患者在上述充分治疗下仍未获较好疗效,尤其是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症状改善不满意者,往往合并维生素B1缺乏情况,使得经过上述系统纠正心衰治疗效果差,基层医院内科医师和心血管医师此时可考虑补充维生素B1。因该药为水溶性维生素,一般不会发生过量中毒情况,且维生素B1价格低廉,联合应用不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且不必常规做血液维生素B1水平测定。使用方法同本文1.2所述。还需注意维生素B1缺乏患者常伴随其他维生素B族缺乏,可同时加以补充。

[1] 袁志敏(摘译),刘运德(校).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维生素B1缺乏率调查分析[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1):155-156.

[2] 张凤如.急性心力衰竭内科治疗现状与展望[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38(6):339-341.

R541.6+1

B

1671-8194(2013)26-0188-02

猜你喜欢
丙酮酸充血性气短
3-溴丙酮酸磷脂复合物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丙酮酸钠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研究进展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乳酸催化转化丙酮酸溶液中乳酸与丙酮酸络合萃取分离技术研究
膳食补充剂丙酮酸钙的合成工艺研究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RDWTNF-α及UA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