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产褥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3-01-25 02: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氯丙嗪产褥期心理治疗

徐 淼

(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28例产褥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徐 淼

(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目的 研究产褥期妇女出现精神疾病的原因、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8例产褥期出现精神病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等措施后,24例患者痊愈或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有所缓解。结论 经研究发现,本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患者多有家族史、性格内向或者病前负性生活的情况,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其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短期内可看到疗效,有效的预防产褥期精神病的出现,这得到了医务工作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产褥期;精神病;临床诊治

产褥期精神病也称为产后精神障碍,主要是指产褥期的孕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障碍,多在产后的数日至数周内出现精神症状,患病时间短,预后较好。我院选择28例产褥期出现精神病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治疗后,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间诊治的28例产褥期出现精神病的患者,10例为初产妇,18例为经产妇;年龄在20~35岁,平均为25.6岁;文化水平:1例在大专文化以上,9例为高中或者中专,17例为初中,1例为小学以下;职业:14例为农民,10例为工人,2例为干部,2例其他职业者;病前性格:19例性格内向,6例性格外向,3例性格为中间。家族史:有6例患者精神病家族史为阳性。

1.2 发病因素

①生物学因素:产后的内分泌出现很大的改变,雌孕激素快速下降,约在产后一周恢复到孕前值[1]。性腺改变:产后脑垂体及胎盘快速退缩,绒毛膜激素快速降低导致孕酮分泌障碍,这些都可能引起精神疾病。②社会心理因素:6例婆媳关系不融洽,5例为对胎儿性别不满意,3例家庭经济困难,1例为婴儿死亡。2例是由于担心婴儿没人照顾,胎儿出生时状态不佳,还有1例是由于丈夫漠不关心。分娩本来就是对心理及生理的双重刺激,分娩会使产妇对负性生活事件的抵御能力降低,如果没有家人的关心和帮助,特别容易出现产褥期精神病。③传统习惯:我国有一个习惯俗称坐月子,就是说分娩过后要在家静养1个月,这段时间内不可以看书、看电视,更不允许出门,这样使得产妇不能与人交流。

1.3 临床症状

产褥期的精神症状种类多样,临床症状相对复杂,很难清楚的分出疾病的类型,本文所选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以下类型:①抑郁状态:本文所选的患者中共有10例表现为这种症状,占35.7%,疾病特点为早期发病,对出现在产后的第4d~2周内,此病与心理因素有显著的相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伤感、苦闷、情绪低落,极度担心婴儿的健康情况,不愿与人交流,严重时甚至怕别人伤害婴儿,进而自己将婴儿杀害。②精神分裂症状:本文共有6例患者有此表现,占21.4%,多在产后的2~3周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自笑、自语,有片断妄想、大喊大叫、伤人损物、意志减退等表现。③癔症样发作:本文共有5例有这种表现,占17.9%,可表现为躯体不适、情感爆发、朦胧状态及痉挛发作。④躁狂状态:本文共有4例,占14.3%,,多于产后1~2周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兴奋多话、情绪高涨、睡眠减少、精力充沛、昼夜忙碌不停、自我评价过高[2]。⑤感染性精神病:本文共有3例,占10.7%。临床主要表现为自言自语、错觉、定向障碍、焦虑、意识清晰度下降、行为紊乱、高热,最高时体温高达39~40℃,,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WBC(1.5~2.0)×109/L。N:0.75~0.85。L:0.4~0.6。⑥脑器质性综合征:本文有1例,占3.57%,临床主要表现为注意涣散、谵妄状态、定向不良,兴奋不安,犹豫不决,心境多变,失眠等。

1.4 治疗与疗效

1.4.1 药物治疗

①抑郁状态选用75~150mg阿米替林、20mg氟西汀、20mg帕罗西汀。②精神分裂症状态给予150~350mg氯丙嗪、100~350mg氯氮平、100~300mg喹硫平、10~20mg氟哌啶醇。③躁狂状态给予150~350mg氯丙嗪、100~300mg氯氮平、100~300mg碳酸锂。④癔症样发作给予5.0mg地西泮、100~300mg氯丙嗪、100~400mg舒必利。⑤感染性精神病选用150~350mg抗生素、氯丙嗪。⑥脑器质性综合征选用200~350mg氯丙嗪。

1.4.2 心理治疗

本文所选的患者均进行了心理治疗,主要针对个别心理了解、抚养孩子教育及婚姻治疗等,患者出院后要由社区医师跟踪服务,帮助其尽快适应家里的生活[3]。根据每个患者的个性,制定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案,同时指导家人及朋友对其进行帮助,提高其自我价值能力,尤其是丈夫和父母的支持和帮助,这对患者更加重要。

2 结 果

经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对症治疗等措施后,24例患者痊愈或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有所缓解。

3 讨 论

本病的发病原因还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主要为家族有阳性病史的患者。妇女从妊娠开始到分娩需要体验一次情感及身体的强烈改变,这也是对心理及生理的一次考验。再加上女性的神经较为敏感,特别是经历了妊娠分娩的产妇,容易出现产褥期精神病。产褥期精神病会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家庭与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产褥期精神病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经研究发现,本病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患者多有家族史、性格内向或者病前负性生活的情况,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其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短期内可看到疗效,有效的预防产褥期精神病的出现,这得到了医务工作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1] 潘燕英.205例产妇产时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4):85-86.

[2] 邓金莲,胡惠华.脑外伤致精神障碍72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

[3] 潘朝霞,余秋梅.98例产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65.

R749

B

1671-8194(2013)26-0219-02

猜你喜欢
氯丙嗪产褥期心理治疗
氯丙嗪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差异研究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西药盐酸氯丙嗪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合理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猪肉中有安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