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量表在农村疼痛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管理

2013-01-25 02:19陈晓红吴芳胡秋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分级量表护士

陈晓红吴 芳胡秋英

(1 江西省婺源县妇幼保健院,江西 婺源 333200;2 江西省婺源县中医院,江西 婺源 333200)

疼痛量表在农村疼痛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管理

陈晓红1吴 芳2胡秋英1

(1 江西省婺源县妇幼保健院,江西 婺源 333200;2 江西省婺源县中医院,江西 婺源 333200)

目的 探讨疼痛量表在农村疼痛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管理。方法 对268例疼痛患者疼痛量表临床应用和护理管理进行探讨。结果 268例疼痛患者疼痛初始量化分级平均为2.55级。经规范止痛治疗后,疼痛量化分级:24h平均为0.57级、48h平均为0.34级、72h平均为0.24级、一周后平均为0.15级。重度疼痛止痛处理后30min量化分级为0.83级。24h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142例,占52.99%;部分缓解102例;轻度缓解21例;无效3例。结论 疼痛量表能直观地反映患者疼痛变化过程、疼痛部位及性质,同时对疼痛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疼痛量表;应用;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8例为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本地农村基层医院住院的已明确诊断的疼痛患者,其中男136例,女132例,年龄10~82岁;疾病种类:胆石症74例,尿石症61例,胃癌、结肠癌、宫颈癌58例,其他(骨折术后、腹部外科术后、妇产科术后等)75例;住院天数:最长35d,最短3d,平均11.52d。轻度疼痛12例,中度疼痛97例,重度疼痛159例。

1.2 方法

1.2.1 疼痛的评估方法

考虑到农村患者的认知能力,我们采用WHO分类方法将疼痛程度分为4级,由护士在查房时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生理反应、客观表现评估疼痛等级。

0级:无痛。1级(轻度疼痛):有疼痛感,但不严重,可以忍受,睡眠不受影响。2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到干扰,要求用止痛药。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用止痛药。

同时,我们按疼痛性质将疼痛分为2类。钝痛:酸痛、胀痛、闷痛;锐痛:刺痛、切割痛、绞痛、钻顶样痛、灼痛、撕裂痛等。

评估结果分别以数字分级方式记录疼痛等级,以W、D、R三个字母分别代表疼痛性质分类中的无痛、钝痛、锐痛。根据疼痛评估结果确定评估时间和次数,要求疼痛初始、止痛治疗前后都要有评估记录。判断疼痛是否缓解采用WHO疼痛分级:0级为完全缓解;1级为部分缓解;2级为轻度缓解;3级为无效。

1.2.2 疼痛量表设计

在每一位新入院疼痛患者的普通体温单上,将体温单呼吸曲线下面的最下4行列出,自下至上分别代表疼痛程度分级中的0~3级,以拼音字母W、D、R记录疼痛性质。将查房时获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信息按疼痛分级、分类、时间记录在体温单上,把相邻两个时间段的结果用蓝线连结成曲线,与同一时间段内的其他四测数据变化结果共同组成患者的疼痛量表。

2 结 果

本组268例疼痛患者疼痛初始量化分级平均为2.55级。经规范止痛治疗后,疼痛量化分级:24h平均为0.57级、48h平均为0.34级、72h平均为0.24级、一周后平均为0.15级。重度疼痛止痛处理后30min量化分级为0.83级。24h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142例,占52.99%;部分缓解102例;轻度缓解21例;无效3例。

3 讨 论

3.1 设置疼痛量表的意义

疼痛被称为人体第五生命体征,发作时常伴有内分泌、代谢、免疫和精神——心理改变,同时引起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机体内环境的异常反应。我们把疼痛的分级、分类以及同一时间内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在体温单上量化后表现出来,形成疼痛量表,能够及时发现和掌握患者疼痛情况以及伴随的其他生命体征变化,以便医师采取积极措施控制疼痛,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克服目前对疼痛患者病情评估困难、随意性过大和护理管理盲目性过强等问题。疼痛量表的应用为疼痛患者特别是慢性疼痛患者建立了一个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平台,明确了护士在疼痛控制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护士直观、有序、高效地管理疼痛患者,为医师控制患者疼痛和护士评估止痛效果提供良好的依据。

3.2 疼痛量表在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在疼痛患者的疼痛控制过程中,护士通过疼痛量表管理平台直接获得疼痛患者的即时疼痛状况并进行护理干预。对手术后、创伤和其他非癌性疼痛,当疼痛程度≤1级时,护士可以选择权限范围以内的方法止痛,如心理护理、促进舒适、健康教育等,也可以报告医师;当疼痛程度≥2级时,护士应该报告医师使用有效止痛药并评估用药后的止痛效果[1,2]。从本组资料统计结果显示,268例疼痛患者入院疼痛初始量化分级平均为2.55级,患者疼痛级度大。经规范化止痛治疗和护理管理后24h疼痛评估分级逐渐降低,其中对轻度缓解和未缓解的疼痛患者,予重新分析、评估,调整止痛方案以后72h重新评估疼痛分级下降,获得满意的止痛效果。

3.3 疼痛量表的护理管理

疼痛量表的护理管理重点主要体现在疼痛护理评估、疼痛量表绘制和疼痛护理措施落实三个方面:

3.3.1 疼痛护理评估

我们采用WHO疼痛程度分类方法作为疼痛量表的评估工具。护士在查房时根据患者主诉和生理反应、客观表现量化评估疼痛等级,对疼痛的强度、性质、开始发作和持续时间做详细记录,制作疼痛量表。对顽固性疼痛和爆发痛由科主任、经管医师、护士长及时召开疼痛病例讨论会重新分析评估,依据疼痛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止痛用药方案,止痛干预后30min开始连续追踪评价效果,直至疼痛完全缓解。

3.3.2 疼痛量表绘制

将疼痛评估结果量化,记录在疼痛评估单上,绘制出疼痛量化曲线,与传统的文字记录相比,减少了文字记录与翻阅文字的烦恼,并能准确系统、动态显示疼痛变化,给人以直观、明了的视觉效果。

3.3.3 疼痛护理措施落实

①及时建立疼痛评估记录单,定时记录疼痛评估结果,并将信息反馈到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②严密观察止痛用药效果,处理不良反应,及时评价疼痛缓解情况;③将疼痛纳入各班次护士床边交接内容,包括询问患者疼痛程度及缓解情况并作出准确评价;④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日早交班后带领全体护士进行护理查房,各班记录是否详细、到位;⑤患者出院时疼痛资料与病历一起归档保存。

[1] 张娅男,张晓明.住院老年人的疼痛评估[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8):587.

[2] 卢欣欣,于兰贞,魏代艳.疼痛评估现状及新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570.

R473

B

1671-8194(2013)26-0288-02

猜你喜欢
分级量表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