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2013-01-25 02:19尹洪影姜洪波钟沿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精神病人长春市精神疾病

李 知 尹洪影* 姜洪波 唐 兵 钟沿风

(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某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李 知 尹洪影* 姜洪波 唐 兵 钟沿风

(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社区精神卫生是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的延伸,在社区开展精神病人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综合征”和社会功能衰退[1]。我国在1958年借鉴国外的精神病患者的非住院化运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建立“就近治疗、开放管理、群防群治”的三级防治网络[2]。2012年我院开展针对社区工作的医师下社区活动,普及整个长春市的11个区的7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服务站——“子社区”,也在活动开展范围之内。通过每一位精神科医师的在社区实际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现将了解吉林省长春市在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并提出对策报道如下。

1 吉林省长春市精神残疾现状

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同时导致其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目前长春市采用“精神残疾分级的操作性评估标准”,将精神残疾分为四个等级[3]。长春市全部的精神残疾鉴定由本院进行,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在本院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满一年未痊愈的可申请精神评残;其二,未在本院住院,及时在其他机构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可在门诊申请精神残疾鉴定。鉴定为精神残疾的患者需在患者所在社区进行统一登记和管理,享受一定的社会补贴和救助,如低保和免费服用一定的抗精神病药物。专业医师下社区共普及长春市73个社区,目前长春市社区针对精神卫生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精神残疾患者的登记和免费发放部分精神科药品。根据精神残疾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单纯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单纯的精神残疾是指仅仅由于精神疾病导致的残疾状态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多重残疾包括精神残疾合并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合并肢体残疾的情况。根据等级分为四个等级。长春市精神残疾以二级和三级为主,大多数以精神分裂症和癫痫原发病。以南关区长通社区为例,该社区精神残疾率为4.08‰。

2 吉林省长春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993年中国7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为5.31‰。如果以长春市300万人口的基数进行推算,整个长春市应该有159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这还不包括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抑郁症、酒中毒等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这庞大的患者需求和社区精神卫生不均衡的服务体系相比,势必会存在不少问题。

2.1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专业人员缺乏

吉林省长春市社区负责精神卫生的工作人员均为兼职,工作量比较大,事情繁杂,精神科的专业经验很贫乏,甚至以往负责精神卫生的工作人员都是护士,没有医师的处方权,更无法谈及精神科药物的选择和调整。虽然在2009年和2010年,我院配合长春市卫生局的工作,开展社区全科医师的培训,实施了精神科相关专业的知识培训,但众所周知,某一医学学科的专业不但是相关知识的了解,也是临床不断实践的积累和学术信息的更新。有限的培训不能得心应手的处理所有精神科的问题。在2012年初,社区精神卫生实现网格化,负责精神卫生工作的调整为医师,但也非有专业的精神科基础。因此存在很多精神病人药物应用不合理,药物不良反应大而导致患者拒绝服药的依从性差的现状。

2.2 社区免费发放的精神药品种类少,部分药品剂量不足

我院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开展精神病人的免费发放药品活动,到目前为止,已有20年的历史。免费提供给精神病人的药物均为传统药物,包括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也有少量的安定和治疗癫痫的药物。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虽然增加了新的品种——利培酮,但与大量的新药问世,这些种类还是比较少的。按照发放的剂量,利培酮是按照每月3盒的剂量发放,如果一个确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每月大约需要6盒,不足的剂量需要自费购药,或者患者由于经济原因只能选择放弃,改用副作用比较大的传统药物,并没有完全达到救助的目的。甚至有些癫痫的患者需要服用安定类药品控制癫痫发作的频率,这更是限量的情况。

2.3 患者及家属不配合,社区监管不到位

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的情况不够好,很多患者和家属仍抱着老传统观念,对精神疾病“讳疾忌医”,认为患者没有精神病,精神病药都有毒,甚至害怕别人知道了歧视患者,导致社区无法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普查、登记、监管和及时的干预治疗。有些精神残疾患者的父母年迈、病重,无法行使监管精神病人的权利和承担责任,只能由着病人任之自由。甚至有些母子(女)均为精神残疾患者,互为法定监护人,这样的监护责任如同虚设。试想,母子同时处于精神疾病发病期,谁能为谁监督服药和承担责任?这样的现实状况并不少见。

2.4 社区与子社区的精神卫生信息出入较大

以吉林省南关区长通社区为例,由长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精神残疾患者为90人,而汇总下属6个子社区的数量为178人,相差近一半。通过电话随访登记的联系方式,也通常无法有效的联系,甚至患者已经死亡,也没有及时删除、更改该信息。

2.5 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传统意义上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不需要心理治疗,认为处于精神病状态的患者存在大量的幻觉、妄想症状,无法进行正常有效的沟通,无形中剥夺了这类患者心理治疗的权利。从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首先,精神病人也是人,自然就有正常的生理渴求和心理渴求。在精神疾病的缓解期、恢复期是需要介入心理治疗来提高康复疗效的,甚至在发病期,也会出现正常心理问题范畴,如一味地“一刀切”都划入精神疾病的症状来看待,势必导致疾病的扩大化,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再者,如何看待精神疾病;如何与人交往;面对压力时心态有何不同等,这些在缓解期、恢复期出现的心理问题,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阻断这些心理问题以精神病性症状的病态表达方式。社区精神卫生仍存在传统观念看待精神病人,忽略了精神病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渴求,导致患者病情经常反复、迁延不愈、服药依从性差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3 发展吉林省长春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对策

3.1 建立社区精神卫生家庭病房

由政府财政部门、残联团体、医疗基本保障部门提供一定的资金和形式支持,联合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专门针对精神残疾病人开设家庭病房,可以同样享受医保政策,由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专业医护人员组成医疗小分队,深入精神残疾患者的家中,指导药物治疗和必要的心理治疗,对社区内病人家庭进行随访。

3.2 组建有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基础的志愿者团队

发动全社会,进行广泛招募有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基础的志愿者,登记在册,分组分工,配合精神科专业医师团队,定期到社区精神残疾患者的家中,进行心理和精神科相关科普知识的宣教,及时总结报告精神残疾患者的具体情况。

3.3 成立培训中心和联系实习基地

政府协助成立针对精神病人就业辅导中心和技能培训中心,并联系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体业主,提供一些实习、工作训练服务。由志愿者陪伴稳定期的精神疾病患者参与实习、工作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支付部分小时薪或日薪,从而提高精神病人社会技能、人际交往的自信心,为其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4]。

3.4 合理配比免费精神病药物种类和剂量,按比例定期增加新药品种

根据登记在册的精神残疾患者实际需要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增加一定的上浮比例,足量足疗程发放,避免患者药量不足或者中途停药,使疾病反复迁延不愈,造成严重的精神残疾。同时,政府资金扶持,按照一定比例每隔一段时期增加抗精神病药的新品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较小,更加能够为患者所接纳,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总之,政府的财政扶持、社会的支持、专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均会为我省的社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1] Gelder MG,Gath D,Mayou R,et al.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M].3re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644-662.

[2] 向孟泽,冉茂盛.中国社区精神医学的现状和展望[J].四川精神卫生,1995,8(4):271.

[3]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文件[1995]残联组联字第61号.关于统一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通知[S].

[4] 许艳玲.香港精神科社区康复服务[J].现代康复,2001,5(7): 112-113.

R749

B

1671-8194(2013)26-0298-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精神病人长春市精神疾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登泰山
奔跑的小浪花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精神病人监护问题研究
——以离婚纠纷为例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离婚案件中精神病人诉讼权利之保障
写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创刊四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