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中的应用分析

2013-01-25 02:19赖爱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滴速手术室程序

赖爱华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中的应用分析

赖爱华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目的 研究并分析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手术室2011年12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期间共收治手术室输血患者122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护理程序的相关步骤进行了输血护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过程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所有的1220例手术室输血患者均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输血护理,无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对手术室输血患者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输血护理有助于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且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极为安全,值得推广。

护理程序;手术室输血;应用;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手术室输血中经常出现输血事故,致使手术室输血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导致手术室输血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执行各项输血操作时未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1]。为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我院特组织本研究,并将手术室输血的1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手术室2011年12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期间共收治手术室输血患者1220例,其中,男性620例,女性600例,其年龄为13~82岁不等,平均(54.3±3.2)岁。本组患者中,全身麻醉患者810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210例,臂丛麻醉患者200例。

1.2 护理方法

本组手术室输血科学的运用了临床护理程序,即评估、诊断、计划与实施。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充分运用了SPSS 16.0数据处理系统,并有效结合了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检验方式对研究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与处理,以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所有的1220例手术室输血患者均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输血护理,无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

3 讨 论

3.1 评估

评估是现代护理程序最为重要的第一步,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手术室输血的特点与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例如其年龄、性别、病情、有无输血史、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等。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有关输血的基本知识,例如血液的种类、注意事项、保存方法与使用方法等,以降低手术室输血的风险。

3.2 诊断

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也是护理程序关键的一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寻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而列出护理诊断,以保障患者手术室输血的安全。对患者的输血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制定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患者手术室输血风险[2]。

3.3 计划

护理人员应积极制定手术室输血制度,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为其制定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计划。若患者年龄较大、病情较重、心脏功能衰退,在输血时则应严格控制输血速度,滴速一般应控制在每min30滴左右;若患者手术中失血迅速,则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其进行加压输血;若患者手术中的失血量较多,则可适当为其补充血小板或者冷沉淀,以积极预防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3.4 实施

首先,心理护理。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巡房,并对未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和术前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对手术室输血的恐惧与不安,进而最大限度的消除影响患者生命体征改变的各项因素。

其次,常规准备。手术前咨询手术操作医师或麻醉医师,尽可能详细的了解患者术中需要的输血量以及血液成分,以便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若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要求护理人员对手术中已领取、但尚未输注的血液进行及时保存,则应将其保存在温度为4~6℃左右的冰箱内,使用时待其温度稍微恢复即可输注。新鲜的冰冻血浆一旦融化,便不可再次冰冻保存,若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融合后未能够及时输注,则可将其放置于温度为4~6℃的冰箱中暂时保存,保存时间不能超过24h。

第三,信息核对。手术室输血过程中将未进行准确信息核对的血液错误的输注给患者是手术室输血中最为严重与低级错误,其是导致手术室输血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故而,在手术室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进行及时、细心的信息核对,以保障患者的手术室输血安全、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第四,手术室输血反应。手术室输血患者极易出现急性输血反应,此种反应一般出现在输血的前15min。基于此,患者在输血的前15min应保持缓慢滴速,每分钟滴速保持为2mL左右即可,若患者输血的前15min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则可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血液注入[3]。患者的手术室输血反应一般以过敏性反应、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溶血反应为主,患者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则应立即停止血液注入,并给予其及时的处理措施。

第五,密切观察。护理人员应该按照手术的具体情况调整好患者的输血速度,并密切观察其输血反应。在患者输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并观察其血液滴速,了解其滴注是否通畅,及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感,以增强患者手术室输血的安全。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输血患者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输血护理有助于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且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极为安全,值得推广。

[1] 苏小利,王倩.护理程序在手术室输血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0,5(4):207-208.

[2] 褚红伟.护理程序在手术室巡回工作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1(5):56-57.

[3] 郭艳.运用护理程序方法进行术前访视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64-265.

R473

B

1671-8194(2013)26-0271-02

猜你喜欢
滴速手术室程序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戴明环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滴速准确率中的作用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医用智能输液报警器的设计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