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分析

2013-01-25 02:19李安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作息预见性医嘱

李安英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感染科,山东 济南 250022

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分析

李安英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感染科,山东 济南 250022

目的 分析探讨感染科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于我院感染科的100例患儿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100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50例,行感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了预见性护理管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作息时间、并发症、遵医嘱情况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81.2%的患儿遵医嘱饮食,合理作息率为85.8%,82.3%的患儿无并发症发生,患儿家属满意度为89.8%,对照组有62.1%患儿遵医嘱饮食,合理作息率为63.8%,60.1%的患儿无并发症出现,且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4.3%。观察组的这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感染科护理陪护中运用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其可以让传统的被动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从而能够让患儿的生活更规律化,能从一定程度上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同时,患儿家属对这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更高。

感染科;护理陪护;预见性护理

就目前的陪护模式中,一直存有诸多的问题,如家属陪护,由于患儿家属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且很多的家属难以提供长期的专人陪护。又如护工陪护,在护工陪护的人员选择上,多是以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员组成,且护工对患儿的具体情况也缺乏认知,故在陪护中会出现不少问题。而作为陪护这项工作言,在我国目前并没有相关的规定对其限制,也没有陪护的标准可以参考,陪护质量引人堪忧[1-5]。因此,本文对感染科患儿的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做出了分析,让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来提高陪护的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于我院感染科的100例患儿中,有男性患儿68例,女性患儿32例,最小年龄的患儿有6个月,最大年龄的患儿为9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9±1.2)岁。在这些患儿中,有31例患儿为下呼吸道感染,有43例为手足口病患儿,有4例患儿为水痘,有6例患儿为麻疹,有4例患儿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有6例患儿为流行性腮腺炎,2例患儿为腹泻病。将这100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和感染性疾病等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行护理干预之前,组织所有感染科护理人员对陪护的为题做出分析探讨,把陪护的主要问题通过探讨而发掘出来。其次,再展开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有患者、护士和医师,通过询问这三方面人员对陪护的看法、以及需要哪种护理模式的看法,然后由调查人员在问卷中做记录,记录结果将作为预见性护理管理的参考依据。

在观察组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中,其主要包含健康宣传、陪护管理、病区管理、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这几个方面。在健康宣传中,主要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和患儿做健康宣传,宣传内容包括饮食注意、了解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和明确预防交叉感染等,并制作了宣传报和宣传单做健康宣传。针对不同陪护人员的文化层次及接受能力,针对性的反复强调。在陪护管理中,则对患儿家属介绍医院支持系统的各项功能及探视的相关制度,并且对陪护人员的食宿等方面做出了合理建议;对陪护的家长进行心理安慰,同时向其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了解基本的疾病知识,掌握相关疾病的观察方法,与护理人员共同观察患儿。

在病区管理中,则主要加强感染预防管理,比如加强消毒和隔离等措施,对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做加强,洗手则要按照我院相关的手卫生制度来执行。在我院的手卫生制度上,要求护理人员运用科学合理的洗手方法,护理人员应用含醇擦手剂进行擦手,其可以避免多次反复地洗手,也防止了多次洗手造成工作人员手磨损、损伤等情况。在病区管理中,规范了探视人员的行为,比如减少人员在患儿病房的进出,禁止陪护人员坐卧在患儿病床,禁止病房内吸烟、喧哗等,同时对病房每日做通风、紫外线空气消毒、酸化水喷洒消毒等工作,让病房的环境更利于患儿的病情恢复。

在加强基础护理质量中,则要求护理人员每日对患儿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对患儿的心理状态做评估,通过评估来有效制定不同护理级别的护理方案,其方案的内容和标准也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来制定。对于标准的掌握,则组织了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条例》、《护士条例》等做充分掌握,并组织护理人员对感染科基础护理内容做再培训,对基础护理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并定期实行笔试考核,对护理人员静脉采血、无菌操作、鼻导管吸氧、留置针静脉输液等操作进行实践考核,在基础护理的巩固上,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1.3 满意度标准

对于满意度标准的制定,则是采用询问调查来判定患儿或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满意标准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总满意度则是非常满意与较满意的和。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81.2%的患儿遵医嘱饮食,合理作息率为85.8%,82.3%的患儿无并发症发生,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89.8%,对照组有62.1%患儿遵医嘱饮食,合理作息率为63.8%,60.1%的患儿无并发症出现,且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74.3%。观察组的这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通过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到陪护工作从来看,其加强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作为医院护理人员,可以对患儿病情变化做专业观察,对各项基础护理有更专业的方法,故护理人员和陪护人员结合运用到患儿陪护过程中,可以为患儿的心理和病情做很大改善。

所谓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其是为了提高护理人员或陪护人员的护理意识,是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迅速、准确评估的一种方法,把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到陪护过程中,可以使患者更遵从医嘱,能够合理控制患者的作息时间,同时也是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表现,据本文观察组患儿的这些指标上来看,观察组81.2%的患儿遵医嘱饮食,合理作息率为85.8%,82.3%的患儿无并发症发生,患儿家属满意度为89.8%,其合理作息率、有无并发症和满意度等指标都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这说明护理陪护中的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可以更有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能整体提高护理质量。

[1] 张颖.预见性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1,19(2): 122-123.

[2] 陈立梅,陈立荣.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28-129.

[3] 黄馨瑶.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2952-2954.

[4] 彭刚艺.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研究与临床实践评价[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

[5] 孙玫.护理硕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择业观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R473.5

B

1671-8194(2013)26-0275-02

猜你喜欢
作息预见性医嘱
爱心健康作息表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