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3-01-25 02:19赵月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6期
关键词:结核病肺结核药物

赵月珍

(吉林省桦甸市结核病防治所,吉林 桦甸 132400)

我国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赵月珍

(吉林省桦甸市结核病防治所,吉林 桦甸 132400)

我国老年人肺结核不但患病率高而且排菌和耐药情况严重,已成为我国传染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论述病情观察,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老年;肺结核;临床护理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全球结核病疫情急剧恶化,目前结核病患者每年死亡约300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成为传染病的头号杀手。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上升[1]。2002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60岁以上组占40.9%。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发的国家之一,结核病的患者数居世界第2位。在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中,老年人的构成比逐渐增多,是我国结核病流行的一大特征。全国第四次结核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结核患者患病率呈直线上升,并且老年患者由于其心理、生理特点,合并症多,药物耐受性差,所以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也尤为重要,本文就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作以下综述。

1 肺结核的含义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2]。我国老年肺结核多指60岁以上的结核患者,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的患者以及60岁以前患病迁延未愈而进入60岁以后的复治患者[3,4]。

2 老年肺结核发病原因

一是免疫功能下降,结核病的防御主要是细胞免疫的功能,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使其容易感染肺结核或原有潜伏病灶复发,且反应低下,为结核发病的易感人群;二是内源性复燃与外源性再感染。老年肺结核患者,大多在儿童少年时期感染了肺结核,经过自愈或“治愈”,使之“初感染菌”潜伏在病灶内,处于休眠状态,进入老年期后,因其免疫功能下降和呼吸脏器退化,功能低下,导致结核菌再度繁殖或再次从外界吸入结核菌导致发病。

3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

老年人因免疫力低,起病隐匿,结核症状不明显,病程长,且大多数男性患者因吸烟或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阻肺(COPD)等,因此,老年患者并发症较多易掩盖结核症状而延误诊治,老年肺结核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X线表现缺乏典型征象,合并症多、病情复杂,复发率高,抵抗力弱等临床特点。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局部和全身症状[5]。

3 护理措施

3.1 基础护理

老年肺结核患者病程长,合并症多,很多患者生活上不能自理,结核病属于传染病,而传染病患者对人住传染病房的心理及环境舒适度等要求明显高于内科患者 。因此,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选择通风、保暖、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病室。卧床患者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做好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有发热盗汗症状者及时更换衣服、以防着凉感冒加重病情[6]。此外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体质虚弱,抵抗力低,要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增加锻炼。

3.2 严密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大咯血的患者准确记录咯血量,要密切观察血压,注意各种药物的应用及毒副作用,观察痰量及性状并协助患者排痰或吸痰,教给患者正确的留痰方法。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症多,应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变化、生命体征、咳嗽、咳痰及有无呼吸困难。尤其要加强夜间巡视,观察其呼吸频率及节律、血氧饱和度、意识变化[7]。

3.3 饮食护理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根据结核病的消耗性特点,可造成机体能量和营养素的大量丢失,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导致中度至重度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而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会处于负平衡状态。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加重结核病的病情,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老年结核病患者的预后[8]。加强营养不仅仅可以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而且还能降低抗痨药物的毒性反应。应供给患者优质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适当的补充矿物质和水分且饮食应以符合老年患者口味,柔软、无刺激、易消化食物为主,保持大便通畅。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静脉补充营养。

3.4 用药护理

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的耐药率不断上升,导致结核病用药量多,加之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等因素,给临床老年结核患者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老年肺结核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不重视,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加上文化知识偏低,对疾病预后认知少,依从性差,坚持用药率低,往往不能很好合作和坚持正规治疗,因此要仔细向患者解释用药目的、药物的名称、作用,服药的时间及间隔方法、期限等。向患者反复讲解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及重要意义,提高患者坚持治疗的主动性。由于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症多,他们与肺结核的发展相互促进,对预后十分不利,故在抗结核的化疗过程中应积极治疗并发症及其他疾病。由于数病同治,多种药物同服,药物毒副反应相对增加[9]。

3.5 心理护理

肺结核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特别是老年肺结核患者,经常还合并有内科疾病,由于病程长,治疗缓慢,饱受长期慢性病的折磨,常常会产生失望、焦虑、消极、悲观、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和轻生等想法,情绪波动异常,由于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必须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患者害怕他人嫌弃而主动远离人群,把自己孤立起来,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和孤独。所以要求护士应特别关心患者,主动与患者交谈,语言要亲切自然,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了解此病能够治愈,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6 健康教育

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理解和记忆能力下降,要反复宣讲结核病的治疗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和坚持全程、规则服药的重要意义,护士应通过耐心向患者解释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及早发现,及早接受治疗。对个别不能自立的患者,应嘱咐家属帮助认药、数药、保管药物及监督服药,起到家庭督导员的作用。让患者和家属知道必须规律用药、完成疗程,才能有更多的治愈机会。

4 小 结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医疗保健事业及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的比例增加,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当代老年肺结核患者增多已成为结核病流行的一个特征。 结核病是全球流行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在全球所有传染性疾病中,结核病已成为成年人的首要死因。可见结核病的防治至今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此外由于老年肺结核患者年龄偏大,抵抗力下降,病变波及肺部面积广泛,并发症多,病情复杂,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降低,毒副作用发生率高,依从性差。且老年肺结核合并症多,免疫力差,对病变组织修复再生能力低,因此老年肺结核化疗效果差,尤其是复治患者,效果更差。为提高老年患者疗效,老年患者应尽早做痰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以提高疗效。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爱心及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护理人员的护理,让患者及家属正确对待结核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只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老年肺结核病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督导化疗及并发症的护理,可增强护患情感,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促进疾病的治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左美容.老年肺结核的特点[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83.

[2] 肖和平.结核病防治新进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8-32.

[3] 郑惠聪.老年人肺结核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5):479.

[4] 伏俊,伏珏钧.老年肺结核病98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2):187.

[5] 李银红.老年肺结核7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 15(17):31-32.

[6] 张华云.23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138.

[7] 夏建宏,张安杰.老年肺结核380例特点及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2011,35(1):37-38.

[8] 李朝霞.肺结核大咯血的先兆及护理措施[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6):78.

[9] 张昭,刘丽萍.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对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3):286.

R473.5

A

1671-8194(2013)26-0045-02

猜你喜欢
结核病肺结核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