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理想中的“君子”看其幸福观的实质*
——以《论语》为分析文本

2013-01-30 03:46韦朝烈黄炳境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幸福观德性论语

韦朝烈 黄炳境

(1.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广东 广州 510000;2.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本文所讲的“幸福观”,是指对幸福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人的基本观点。那么,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人呢?本文主要以《论语》为文本探析孔子的幸福观。研读《论语》,就会发现,“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 次,所有20 篇中均有出现,是《论语》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概念,可见其在孔子思想中地位之重要。实际上,“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从孔子对“君子”的阐述即孔子的“君子观”中可以探析其幸福思想。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在孔子那里,他没有使用“幸福”的概念,而是用“乐”,“不惑”,“不忧”,“不惧”、“寿”等与幸福内涵相关的概念。

一、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是德行高尚之人

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既包括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也包括怎样才能成为君子。概而言之,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是德行高尚的人。这里所讲的“德行高尚”,既包括德行高尚的境界或表现,也包括如何才能达到德行高尚的境界(即对君子的德行要求)。具体来说,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主要有以下一些德行要求和表现。

( 一) 生不违仁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一辈子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违背“仁”的原则。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仁”是什么意思呢?“仁”就是“爱人”的意思。如,樊迟问什么叫仁,孔子回答说:“爱人。”[2]当然,孔子所主张的爱是一种大爱,正像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还主张,为了不违背“仁”,在最紧迫最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仁”的最高境界。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3]

( 二) 以义为本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以“义”作为自己行为取舍的根本标准。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又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5]他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那么,什么是“义”呢?古人多以“宜”释义,如《礼记·中庸》篇云:“义者,宜也。”汉代贾谊云:“行充其宜谓之义。”[7]扬雄云:“事得其宜之谓义。”[8]《白虎通·情性》篇亦云:“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以上经典皆认为事得其宜即为义,即当人遇事时能够作出正确判断,采取适宜、恰当行为,就是“义”。孔子所讲的“义”也是这样的含义。

( 三) 奉行忠恕

孔子认为,君子推行“仁”的方法,就是奉行“忠恕”的原则。例如,子贡问孔子怎样做才算是“仁”。孔子回答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9]子贡又问道:“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有一次,孔子对他的学生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出去了以后,门人问曾参:“何谓也?”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1]在曾子看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忠”,用大白话说,就是多为别人做好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用大白话说,就是不做坏事、不做伤害别人的事。这就是推行“仁”的方法,这就是孔子讲的“吾道一以贯之”之“道”。

( 四) 为人孝悌

孔子和他的学生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一个有“仁爱”的人必然是讲“孝悌”的人,反之,一个不“孝悌”的人是不可能有大爱的,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去爱其他人的。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虽然不是孔子的话,但也是孔子认可的思想。因为《论语》所记之“语”的范围,其中既有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之语,又包括了时人、弟子之间的言语,这些言语必须为孔子所“闻”即间接为孔子所知或与孔子相关。

( 五) 克已守礼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克已守“礼”。孔子所讲的“礼”,主要指“周礼”,是周公所制定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孔子非常推崇周王朝制度和文化。例如,颜渊问仁的表现。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问:“请问其目。”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3]笔者认为,孔子的这个主张,在现代社会仍然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每个社会都有主流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作为一个公民和一个追求德行高尚的“君子”,当然应该遵守这些“礼”,否则社会就没有秩序和和谐可言。

( 六) 言而有信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讲信用。如前面提到的,“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4]这里的“信以成之”即讲信用,守信用的含义。不过,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孔子主张言而有信,但他并不主张“言必信,行必果”。我们现在很提倡“言必信,行必果”,但是,孔子实际上是贬低这种境界的。他说:"言必信,行必果,径径然小人哉!”[15]如何理解呢?孔子赞成“言而有信”,说话讲信用,做事有结果,也是道德的底线。孔子反对的,是这两个“必”字。“必”字就是绝对化,凡事一旦绝对化,就会发生偏差。说过的话,要守信,要兑现,当然对,但是中,假如说错了呢?也要守信吗?做事要有结果,当然也对,但是,假如后来发现是错事呢?也要硬着头皮做下去吗?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做错事,都会说错话,怎么办?应该知错则改。所以,“言必信,行必果”还和另一个人生重要原则相冲突:那就是:知错就改。正如孟子所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16]

( 七) 义勇不惧

孔子认为,君子作为“仁者”,“必有勇”。他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7]同时,孔子认为,君子之“勇”应该是“义勇”,“勇”应以“义”为前提,应该符合“义”的原则,一个人如果有“有勇而无义”,或者会犯上作乱,或者沦为强盗。如,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回答:“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8]

( 八) 修己安人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修养自己,对世界保持一颗恭敬的心;在此基础上安顿周围的人,安顿天下的百姓。安顿天下的百姓,是非常高的境界,尧舜都担心难以做到。如,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子路又问:“如斯而已乎?”孔子回答:“修己以安人。”子路又问:“如斯而已乎?”孔子回答:“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9]

( 九) 智而不惑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成为一个“不或”的“知者”(通“智者”)。如,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20]孔子在总结自己的人生时,也曾经说过自己“四十而不惑”。那么,“知者不惑”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意思就是说有智慧的人对人世间的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万事万物,对是非、善恶,有价值判断的能力。孔子为什么强调“君子”要成为一个“知者”?那是因为,“君子”只有成为“知者”,才不会迷失自我,才有价值无决断力;才不会说伤害他人话,不会做伤害他人的事;才会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才不会违背“仁爱”的要求。

( 十) 好学乐学

孔子认为,只有好学才能成为君子。孔子甚至毫不谦虚的说自己是最好学的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21]孔子进而还认为,不好学,一切美德皆成蔽病。如孔子与学生仲由的对话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孔子:“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仲由:“未也。”孔子:“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22]孔子不仅认为君子应该好学,他还认为君子应该乐学,以学为乐,而且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3]

( 十一) 敏行讷言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25]

( 十二) 自省改过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不断反省,从善如流,知错就改。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7]孔子的学生子贡也强调:“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小人之过也必文。”[28]

综上所述,孔子理想中的“君子”至少有以下十二个方面的要求和表现(当然,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十分丰富,“君子”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和表现,这里的概括和提炼只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1. 生不违仁;2. 以义为本;3. 奉行忠恕;4. 为人孝悌;5.克已守礼;6 言而有信;7. 义勇不惧;8. 修己安人;9.智而不惑;10. 好学乐学;11. 讷言敏行;12.自省改过。

那么,上述十二个方面要求和表现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呢?首先,“生不违仁”是对君子的最根本的要求。其次,“以义为本”是“仁”的必然要求和体现,正所谓“义尽则仁至”,“仁”和“义”就象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一体的。如,1283 年文天祥就义以后,人们发现他的衣带上写着:“孔日成仁,孟日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文天祥对孔孟之道和仁义关系的最深刻的理解。再次,“奉行忠恕”是实践“仁义”的途径和方法;“为人孝悌”、“克已守礼”、“言而有信”、“义勇不惧”(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讲的“见义勇为”)、“修己安人”等是根据“忠恕”的原则和方法推行“仁义”的具体体现(当然,根据“忠恕”的原则和方法推行“仁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仁义”还会有其他更丰富更具体的表现)。“智而不惑”、“好学乐学”、“讷言敏行”、“自省改过”等等是既是“仁义”得以实现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成为“君子”的重要途径。

二、孔子理想中的“君子”是真正幸福的人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但什么是幸福?对幸福的理解笔者赞成这样一种观点,即幸福是以体内平衡、心灵安逸和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为目的的合理需要的满足。[29]这个定义的外延――“需要的满足”包含了任何能够解除痛苦的事物、任何让人如愿以偿的事物、任何能够愉悦人心的事物、任何对人有好处和有价值的事物以及一切被人们当作幸福的那些事物。这个定义的内涵反映了一切需要及其需要满足的本质属性。人类的幸福不是来自于所有需要的满足,而是只来自于合理需要的满足,而体内平衡、心灵安逸和价值实现既掲示了一切需要的本质属性,又是衡量一切需要合理性的最高判据。体内平衡的程度的表征是身体健康的程度。心灵安逸即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或体验,如安全感、宁静感、舒适感、成就感、充实感、愉悦感、欣慰感、轻松感、自豪感、归属感、美感,等等。反之则为消极的情绪、情感状态或体验,如提心吊胆、紧张、焦虑、烦躁、空虚、无聊、寂寞、不满、怨恨、愤怒、嫉妒、失望、内疚、迷茫、困惑,等等。价值实现的表征是主体对他人、社会、国家合理需要的贡献,贡献程度越大,价值实现越大。体内平衡、心灵安逸、价值实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内平衡是心灵安逸和价值实现的基础,心灵安逸反过来也会影响体内平衡,价值实现也会增进心灵安逸。

研读《论语》,我们发现,全书虽然没有一个“幸福”字样,但“乐”字则迭出不穷。“乐”(樂)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指用丝和木制作而成的乐器,后演化出多种含义。其中主要有三个意思:其一,表示音乐;其二,表示一种快乐的情感,“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中的“乐”便是此意;而其第三个意思表示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指“一种经过较长时间修养而成的理和情交融的精神状态或境界,是幸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30]孔子之乐便是此“乐”。在孔子眼中,乐可分为两类:感性之乐与理性之乐。感性之乐近于欲,理性之乐偏于性。欲望就其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欲望追求的是快乐。孔子并非禁欲主义者,他并不排斥悦耳愉目佚体赏心之乐。但欲望具有非理性的一面,需得到理性的指导和控制,否则对人无益。而为孔子所乐道的是理性之乐。所以,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仅是德行高尚的人,也是真正幸福的人。那么,为什么德行高尚的君子是幸福的人呢?根据幸福的上述定义,因为德行高尚的君子有仁、有知(通“智”)、有勇,而“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因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因为君子“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其中,“寿”是 身体健康(体内平衡)的表现;“乐”,“不惑”,“不忧”,“不惧”等是君子心灵安逸的表现;“安人”、“安百姓”则是君子价值实现的方式和表现。可见,“德行”与“君子”的幸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或一体化的关系。

“君子”是幸福的人,还因为,君子好学、乐学,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君子有很多良友,从良友中得到快乐;君子修养很高,自己不被别人了解也不生气,验证了自己修养的境界而感到快乐。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1]君子有太多的快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32]君子是幸福的人,还因为,君子有人生理想,为理想忘我工作或奋斗,正所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33]“君子”是幸福的人,归根到底,是因为君子心中有太多的爱,爱好美德,爱好自然,爱好学习,爱艺术,爱天下的黎民百姓……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是没有幸福可言的。

在孔子的论述中,“君子”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在说他自己,他所说的“君子之乐”,不仅是他“倡导之乐”,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现实之乐”或“所求之乐”。然而,孔子并非只有快乐而无忧愁。相反,其忧甚多,因此,庄子讥讽道“彼仁人何其多忧也”。[34]孔子既然如此多忧,又何来快乐和幸福可言呢?要理解孔子的幸福境界,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忧”与幸福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所谓忧也可分为两类:[35]一类是外感的忧,即因遭受困难挫折而产生的忧,或物欲等未得满足之忧;另一类为内发的忧,即欲实现理想而生起的忧,亦即力图扩充善行之忧。前者如在陈绝粮、被困于匡地、箪食瓢饮,这是平常人心目中的忧,而非孔子之忧。孔子在赞美颜回时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6]“箪食瓢饮居陋巷”,在常人看来,是一种忧,甚至是难以承受的忧。但对颜回来说,这不过是外在境遇的“贫”,安贫便是乐道,乐道始能安贫。既已万物皆备于我,何在乎一箪一瓢呢?孔子畏于匡,陷入困境。在常人看来,这是性命攸关之忧。但孔子看来这不过是外来的“患”,并由此领悟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37]这种高扬理性之乐,化忧为乐的体悟,便是宋儒孜孜以求的“孔颜乐处”。

所以,外感之忧非孔子之忧。而孔子真正之忧在于内发之忧。即“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38]“君子忧道不忧贫”、[3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40]这类内忧,觉之则有,迷之则无,是良心善性之见于感情者,也是为学修身的结果,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情感动力。但这并非是通向幸福之路的绊脚石,相反,这种忧却是孔子的一种动力。正是在这个动力的推动下,才有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有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一代代仁人志士,才有了中华文明之悠久辉煌。所以。此“忧”有时也被说成是人类精神,或者叫理想主义者才有的悲悯之情,一种宇宙的悲情。

因此,孔子之乐,并非如道家那样明哲保身,回避现实社会,顺乎自然的至乐;孔子之忧,也并非佛教所认为的世间乃苦海,只有一力静修,弃绝人伦,屏除百事,才能从人生的苦海中得到解脱,达到常乐我净的涅槃状态。正如徐复观所说:“儒家对己是乐,对天下国家而言是忧。”亦即孔子忧的是国家社稷的安稳、黎民百姓的幸福,并以此为人生奋斗的目标、人生的理想。因此,正是其忧,使其获得了非常人能获得的幸福。

总之,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仅是德行高尚的人,也是真正幸福的人,而君子之所以是真正幸福的人,正是源于其德行本身。

三、孔子幸福观的实质

在人类思想史上,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对什么是幸福的问题(或者怎么样的人是幸福的人)都提出过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西方思想史上的幸福观,大致可以概括为基督教幸福观、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德性主义幸福观四种形态。

德性主义的幸福观把幸福理解为德性或者是美德,反对把感官的享受当作幸福的观点。在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学派,直至近代的康德,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麦金太尔都认同这种看法。他们认为人生的价值及其幸福在于人们通过拥有和践行德性,丰富自己的人生活动而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积极作用,个人的人生价值和幸福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孤立的个人是没有什么价值和幸福可言的,个人的人生价值及其幸福只有在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存在和体现出来。圣贤亚里士斯多德对幸福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幸福就是至善——它是一切行为的目的。他着重研究了幸福的德性内涵,强调“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他虽然认为适度的财富、健康的身体也包含在幸福之内,但同时又指出,德性是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有德就有福,有德才有福。斯多亚学派也认为“道德自身足以自乐”。追求德性的诸多理论观点都强调道德自身价值,弘扬用理性来满足人们对于道德的嗜好,以达成幸福。康德把人的理性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从人的理性中推导出善良意志,它“像一颗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眼的光芒,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突出了道德之于幸福生活的非功利性和义务性。值得注意的是,德性主义幸福观从来就没有蔑视过理性对于人生的指导,只是抬高了理性中最高贵的德性,但是它同时也意识到感官需要满足的不可或缺性。如康德就指出:“人类,就其属于感性世界而言,乃是一个有所欲求的存在着,并且在这个范围之内,他的理性对于感性就总有一种不能推卸的使命,那就是要顾及感性方面的利益,并且为谋求晋升的幸福和为了幸福立下一些实践的标准。”[41]

孔子幸福观的实质也是一种德福一致的德性主义幸福观。因为,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仅是德行高尚的人,也是真正幸福的人;而君子的幸福正是来源于其德行本身。孔子的一生就是这种幸福观的最好的注脚。孔子不仅倡导人做人应该做德行高尚的“君子”,他本身终其一生都在践行这样的“君子”观,是知行合一的典范。纵观孔子一生:他生于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并没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三岁丧父,未及成年而丧母,中年妻离,晚年丧子,也缺乏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其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季氏家的小吏。后得鲁君重用,官至司寇,算是达到了仕途的巅峰。可好景不长,因被国中大臣排挤、齐国离间诸多原因,被迫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征程,这一去就是十余年。十四年间,风餐露宿、颠沛流离,游说列国却无人重用(需要说明的是,孔子是很想出来做官,但他做官与当下一些人当官是为了升官发财或光宗耀祖是不同的,他做官是想实现他的理想抱负,实施仁政,造福天下百姓。而且他做官是有原则的,如果当政者是恶的,即使给机会给他,他也拒绝接受,正所谓“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与当下一些人为了当官跑官要官、不择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孔子还曾困于匡地、绝粮于陈蔡,几度有性命之忧。经过十四年风尘仆仆的漂泊后,终于又回到了他的故乡鲁国,著书育人度过余生。这样的人生历程,让很多人很难将其与幸福搭上边,可孔子却说他“乐在其中”。那么,在他人看来不堪其忧的,孔子又如何自得其乐,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在于孔子秉持的是一种德福一致的德性主义幸福观,即有道德追求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真正幸福的人就是以道德本身为乐、以人格完善为乐的人。

孔子十分重视人的道德品质,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论语》其实就是一部道德论。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2]即以道为志向,根据德性品质行事,并将“仁”摆在道德人格的核心地位,是最高的理想人格,人的道德情操的最高境界。而能够做到“仁”的人,孔子称其为“君子”。孔子一生都在以君子之德行来教化弟子,自己也在践行着君子之德行。他认为“仁者不忧”,君子是永远幸福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而“不义而富且贵”对他来说则如浮云。[43]在他那里,道德高尚之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是一种德性幸福。普通人并非就不能获得幸福,但这种幸福是很难持久的。冯友兰先生将人的精神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的觉解程度不同决定了其对幸福的体验不同。一个处于功利境界的人,很难能从“饭疏食饮水”中感受到乐趣,他的幸福在于对物欲的满足。这种非德性的感官幸福是一种脆弱的幸福,它经不起外部环境的打击和时间的考验。对于孔子来说,对人格完善的追求,才是人生理想和生命目的。人唯有做一个仁者,才既能“久处约”,又能“长处乐”。孔子以行仁义道德本身为乐、以人格完善为乐,把道德与幸福达到完美一致,这就是“孔颜乐处”。

四、孔子幸福观的现实启示

应该说,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而且,在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对很多人来说不缺乏使人能产生幸福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可是,很多人却找不到幸福,或者感受不到幸福。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没有幸福感可言,他们感觉到的只是身心的疲惫,或生活的无聊,甚至是对尘世的厌倦。为什么孔子“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而今有些人腰缠万贯、锦衣玉食却不知其味?为什么孔子在一生漂泊、居无定所中还能体验到君子之乐,而今有些人有车有房有别墅却依然感受不到快乐?为什么孔子在受困于匡,绝粮于陈时,还弹奏歌唱,而我们有些人在生命未受任何威胁却绝望自杀?为什么孔子得到的幸福,我们很多人得不到?因此,孔子的幸福观及幸福境界对当下追求幸福或者感觉不到幸福的人们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如果一个人要得到真正的幸福或更高层次的幸福,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是必要的:

( 一) 把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当作幸福本身

孔子德福一致的幸福观回答了古往今来人们的哀叹与困惑,在他看来道德与幸福是一致的。他一生心怀天下,怀揣理想抱负,却仕途坎坷;他有着高尚的德行,却多次受到误解和嘲讽。这些在常人看来是多么不幸!可孔子却告诉我们他“乐在其中”。为什么?因为孔子把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当作幸福本身,而我们很多人把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当作了获得幸福的手段。我们很多人所追求的不是道德行为本身所带来的身心的愉悦和幸福感,而是通过道德行为获得世人的尊重、名誉和利益,道德是我们的手段,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当我们很多人践行道德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他们困惑了、抑郁了、不平衡了,哪里还有幸福可言。

( 二) 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孔子德福一致的幸福观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孔子当然也是追求个人幸福的人,但他并未就此止步。他的人生目的并不只是个人的幸福,而是整个社会、全人类的幸福。孔子之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4]以及“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5]的理想,并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正是他追求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的生动写照。如果一个人心中只装着自己,那么他的幸福当然会少得可怜,并很容易消逝。而培养自己的人生社会理想,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更高尚的生存方式,也许你会发现一个更广阔的天空,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 三) 把人生目标与奋斗过程统一起来

孔子德福一致的幸福观是人生目标与奋斗过程的统一。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回答:“没有。”君子修行大道,在还没有修成的时候,享受修行的过程;等到终于达到了大道,又享受修行的结果。所以,君子享有终生的快乐,而没有一日的忧愁。小人则不然。他在没有得到所求之物时,为不能得到苦恼;等到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担心会失去所有。所以,小人有终生的忧愁,却没有一日的快乐。”可见,孔子并没有把幸福仅仅看作是达到目标后瞬间或短暂的一种快乐和享受,而是把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也当作是快乐和享受的事情。

( 四)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幸福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积极性情感是构成幸福感重要的要素与实质内容。孔子德福一致的幸福观饱含着他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颜乐处”,不仅来源于对道德的追求,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来源于他们对人生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所以,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首先要有对世界的乐观感受。积极的生命情感引人振奋,成为生命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消极的生命情感则意味着对生命的否定和沉沦。积极的生命情感包括对生命的热爱、对挫折和逆境的乐观态度,也包括物质生活上的知足心态,正所谓“知足常乐”(当然,提倡物质上的知足与精神上的积极向上并不矛盾)。

[1][4][11][25]26]论语·里仁[M].

[2][3]论语·颜渊[M].

[3][5][10][14][39]论语·卫灵公[M].

[6][27][38][42][43]论语·述而[M].

[7]新书·道术[M].

[8]法言·重黎[M].

[9][15]论语·子路[M].

[12][13][21][33]论语·学而[M].

[16]孟子·离娄下[M].

[17][19][20][24][40]论语·宪问[M].

[18][22]论语·阳货[M].

[21][44]论语·公冶长[M].

[28]论语·子张[M].

[29]吕秀斌. 掌握幸福的衡量方法: 幸福之道[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1.4 .

[30]陈瑛.人生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155.

[32]论语·季氏[M].

[34]庄子·姘拇[M].

[35]谢永鑫.论孔子幸福观的现代价值[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11) .

[36]论语·雍也[M].

[37]论语·子罕[M].

[4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69.

[45]礼记·礼运[M].

猜你喜欢
幸福观德性论语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启示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如何读懂《论语》?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