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法治疗特应性皮炎浅议※

2013-01-31 02:20欧阳晓勇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疏风特应润燥

欧阳晓勇林 燕

润法治疗特应性皮炎浅议※

欧阳晓勇1林 燕2*

(1云南省中医医院皮肤科,昆明650021;2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昆明650011)

根据特应性皮炎患者局部皮损和体质、舌脉象、兼证对该病进行辨证论治,对皮损表现为“燥”,但又具有不同阴阳虚实征象者分别予凉血润燥、养血润燥、活血润燥、养阴润燥、扶阳润燥等润法治疗,论述润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理法方药和注意事项。

特应性皮炎;润法;中医药疗法

特应性皮炎(AD)是在世界范围内儿童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病之一,过去10年间在欧美部分区域进行的研究显示,学生中AD的患病率在10%~20%[1]。1999年顾恒对全国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AD在我国的患病率相对国外较低,城市为1.1%,农村为0.73%[2]。目前多认为AD是因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环境因素不仅导致AD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可能加重AD的病情。因其瘙痒剧烈,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病儿童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皮肤病专家的关注。中医药辨证治疗副作用少并可减少AD的复发,是一种较好的内治方法。

1 采用润法的依据与典型病例

润法是用具有养阴、生津、润燥作用的方药治疗燥证的一种治法。刘完素所著《素问病机原病式》有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AD患者多有皮肤干燥、苔藓化、脱屑,表现出“燥”的征象,可用润法治之。笔者针对符合Hanifin和Rajka诊断标准的AD患者,临床上根据局部皮损和患者伴见症状、体质、舌脉象等综合进行辨证论治。对皮损表现为“燥”,但又有不同阴阳虚实征象者分别予凉血润燥、养血润燥、活血润燥、养阴润燥、扶阳润燥等不同的润法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分别举隅如下。

病案一,舒某,男,8岁,AD病史6年余。现症见:面、颈部散在淡红色丘疹,四肢大小不一浸润性红斑、苔藓化、脱屑,抓痕明显;伴瘙痒剧烈、口干、易怒,小溲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辨证为血热风燥型,此证由于热邪入侵,流连于气营之间,伤精耗气,肌肤失养所致,当治以凉血润燥、疏风止痒,自拟方用荆芩汤(荆芥5g,枯黄芩5g,生地黄10g,牡丹皮10g,赤芍15g,银柴胡10g,胡黄连5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辅中药外敷,治疗14天,皮疹明显消

退,疹色变淡,脱屑减少,瘙痒减轻,二便通畅。按前法减少凉血之品,增用凉润药物,再服21剂,皮疹全部消退,随访1年未发。

病案二,张某,男,14岁,AD病史8年余;现症见前额、颈侧、四肢尤以腘窝为甚,大小不一淡红色平顶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苔藓化、抓痕,皮肤干燥、脱屑;伴瘙痒明显,纳少,乏力,二便自利,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辨证为血虚风燥型,因肝血虚,肤失濡养;脾气虚,生化无源而致肝脾两虚,阴血亏损,肌肤失养而致,治当养血润燥、疏风止痒,自拟方用养血润燥汤加减(生地黄15g,熟地黄15g,麦冬10g,天冬10g,赤芍20g,杭芍20g,知母10g,黄芪20g,当归10g,荆芥10g,防风10g,蜈蚣1条)服9剂后诸症缓解,守方继服12剂后诸证基本消退,嘱其坚持外用润肤中药膏剂,随访1年未复发。

病案三,李某,女,11岁,AD病史8年余,现症见腹部、四肢以肘窝、腘窝为甚大小不一暗红斑、痒疹样丘疹、苔藓化明显、脱屑,抓痕明显,双小腿皮肤干燥、脱屑呈甲错状;瘙痒剧烈,夜寐不安,面色暗黄,纳食尚可,二便自利;舌质淡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辨证为血瘀风燥型,此证多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气机不畅,气滞血凝,久而成瘀,肌肤失养,治宜活血润燥、疏风止痒,方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柴胡10g,天花粉20g,当归15g,红花10g,甘草5g,甲珠5g,大黄5g,桃仁10g,鸡血藤15g,刺蒺藜20g),服药6剂后红斑、瘙痒明显减轻,大便溏,舌质淡红,有瘀斑,苔薄白,继服前方去大黄,再服12剂后皮损基本消退,遗留部分色素沉着斑,双小腿皮肤干燥明显改善,予外用润肤中药膏剂,随访半年未复发。

病案四,周某,男,8岁,AD病史6年余,现症见眼睑、颈部、躯干、四肢以腕曲侧为甚大小不一淡红色浸润性斑块、苔藓化、脱屑,抓痕明显,皮肤干燥明显;瘙痒,口干欲饮,二便自利;舌质淡红,苔薄少津,脉细。辨证为阴虚风燥型,此证由于阴液亏耗,失于濡润所致,法当滋阴润燥、疏风止痒,方用增液汤合二至丸(玄参10g,麦冬9g,生地黄12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明玉竹10g,苦参5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服药12剂后皮损消退。

病案五,刘某,男,10岁,AD病史9年余。现症见面、小腹、四肢以屈侧为重大小不一淡红斑、苔藓化、脱屑,皮肤干燥;面色白光白,形体消瘦、形寒肢冷,纳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阳虚风燥型,此证由于脾肾阳虚,寒邪入侵,气滞血瘀,肌肤失养所致,治予温补脾肾之阳、调和气血、疏风止痒,方用阳和汤加减(熟地黄15g,肉桂10g,麻黄5g,鹿角胶20g,白芥子10g,生甘草10g,刺蒺藜20g),服药6剂后诸证明显缓解,但出现纳呆,胃脘胀闷不适,苔白腻,予前方去鹿角霜,加苍术9g,厚朴6g,陈皮6g。9剂后皮损基本消退,纳食正常,面色改善,肢冷、小便清长等症明显缓解。

2 讨论

2.1 特应性皮炎治疗现状特应性皮炎的西医治疗主要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重型AD常内服抗组胺药和免疫抑制剂,这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中医药辨证治疗AD是一种较好的内治方法,它重在恢复人体正气,调节患者的过敏体质,从根本上减少AD的复发,副作用少,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目前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有按局部皮损辨证论治、按年龄分期辨证论治、辨病使用方药、按部皮损加全身整体状况综合进行辨证论治等几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笔者认为后者更反映患者的病情状态并能体现中医论治疾病的优点,但皮肤病辨证论治不同于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其特点在于其既有全身症状辨证,又有局部皮损辨证,此外,在不同的皮肤疾病发展阶段,皮损辨证和整体辨证是各有侧重的,如何权重并制定相应标准,尚有待同道共同努力,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可促进有效中医药制剂的开发和研制。

2.2 使用润法注意事项①应根据患者体质及病因病机选用不同的润法及药物。明·陈嘉谟所著《本草蒙荃》有云:“湿可去枯……故枯则为燥,宜湿剂以润之。有减气而枯,有减血而枯。”我科观察到较多的AD患者以“燥”为其皮损主要表现,在昆明地区,中秋节前后,AD患者“燥”的温凉之性尤其明显。燥证之中又因发病原因及个人体质、机体反应状态不同而有血热、血虚、血瘀、阴虚、阳虚之不同,故在润法的使用中,针对不同的病机和体质予以凉血润燥、养血润燥、活血润燥、滋阴润燥、扶阳润燥等不同的润法治疗,应分别选择寒润药、凉润药、平润药、辛润药、温润药,遵循“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据证言病,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思想,治疗效果较好。②润法不可过度滋腻,以免有碍脾胃运化。③润法治疗中需配合疏风止痒法。④润法不可代替他法。“燥”只是部分AD患者的证候要素,应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润法,若表现为湿热、血瘀、气滞等其他证型者则不宜单独使用润法。

[1]Jean L Bolognia,Joseph LJorizzo,Ronald PRapini,etal.Dermatology(2nd Edition)[M].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等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237-254.

[2]顾恒.异位性皮炎的流行病学和有关因素[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5):324-326.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1.085

1672-2779(2013)-11-0126-02

��张文娟

2013-05-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复兴传承工作室项目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疏风特应润燥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益生菌在防治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探究
依巴斯汀三倍剂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疏风清热汤化裁联合天竺雾化液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