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现代中医的出路

2013-01-31 02:20唐迪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阵地学术临床

唐迪佑

(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

历史因缘所致,中医风风雨雨,踉踉跄跄走过二十世纪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姑且称之现代中医,不管表象如何,都只能用萧条两个字来概括。若是人类医学已经向前正确发展,能更优胜,更高效,更全面地保障人类健康,中医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那就让它如流星一般划过长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愈演愈烈。难治性疾病,致命性疾病,诸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内分泌疾病等等越来越多发,《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我国2012年每分钟就有6个人被确诊为癌症,并且有年轻化和死亡率走高的趋势。人类花在医疗上的费用越来越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严峻,因病返贫,人财两空的事也每天都在发生。中医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理论卓越,疗效显著,简便验廉的医学却在逐步的凋零,而打着中医旗号的各种养生美容保健则风起云涌,吞噬着一个因民众对疾病的恐惧而催生的悲催蛋糕。对此等种种,中医应该责无旁贷,当仁不让,那么现代中医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1 中医的命脉在学术

这句话是我的导师刘力红教授所说,因为学术才是中医的根本,根若不存,枝叶何以存?中医的凋零萧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术衰落。如何让中医的学术振兴起来?就不得不提传承,因为曾经中医的学术就像一颗参天大树,是那么地根深叶茂,繁荣昌盛。因此不是学术本身的问题,而是继承的问题。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这也是中医学术传承的三个途径,最基本的一个层面就是多闻博识,中医学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就是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尤其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如《素问》、《灵枢》、《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等等。只有深入这些经典之中,才能树立中医的根本见地,明了中医的基本法则,形成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这就是一个中医人的基本功,是为地基。中医的学术要振兴,首先就是要有一大批中医人能安安心心,踏踏实实沉潜于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巨大的课题。但如果不是这样,中医的学术也将是无本之木。

学术传承的第二个层面是学则亚之,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说:“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中医之所以能流传数千年,更重要的是一直都有一批优秀的学人用他们的生命在传承实践着中医。中医是一样的中医,理解的层次和角度不同,则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用的人不同,各自水平相差甚远,具体到实际应用,甚至迥然不同。因此传承着中医正统法脉,并且无论临床还是教学都如是应用的人,也就是中医的师者真正是难能可贵的,是中医之大宝。因为他们是为中医学子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是中医学术传承中学则亚之的主要学习对象。目前国家也开始重视学术流派,成立国家级的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但只有真正让明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同时学人也能尊师重道,与师心相印,才能实现学术传承的目的。

第三个层面,生而知之,此为最上层的学术传承,也是最为稀有,最难理解的传承。就如《内经》里面所描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这里不多论述了,如有这一层次的传承之人,那是中医之福,天下之福。

简而言之,唯有抓好中医的学术传承,中医才有东山再起的本钱。在这点上,实践证明只是现有的中医院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其他各方面的协助和补充。

2 中医的意义在临床

中医作为一门医学,必须要有临床的实践。就如一条鱼必须要在水里游一样。现代中医目前一个重大弊端就是与临床渐行渐远,慢慢地失去了临床阵地,真正用中医在临床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医师并不多。为什么中医的阵地越来越小,不能解决问题的阵地丢了,比如手术、急救等,那是应当的。关键是把能解决问题的阵地,甚至是有优势解决能力的阵地也丢了,其中的原因太多。中医临床实践减少导致中医解决问题能力下降,能力下降导致阵地进一步丢失,形成了恶性循环。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是中医走出困境,非常之关键的一步。

中医要临床,前提是要有临床实践的平台,毫无疑问中医的优势是门诊,而现代医院的门诊很难让年轻医师上手,在病房又诸多掣肘。因此打造合适中医临床实践的医药平台,让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有地方施展锻炼,研究进步是非常重要的。都说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好的中医师也必须经过临床的磨练。而这个平台由谁来搭建?资金从哪里来?如何运营管理?必须要有创新的路子。

3 中医的前途在改革

中医改革主要包括经营管理的改革和服务形态的改革。

有人称属于传统文化的中医是早熟文化,中医的理论完美、技能丰富、疗效卓越,这些都毋庸置疑,但中医的经营管理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当今商业的大时代,小作坊式的私人诊所和计划市场并存的大医院运作都不适合现代中医的发展。

私人诊所相对而言生命力弱,其一、学术支撑弱。小诊所的医师很容易变成个人经验主义,闭门造车,孤陋寡闻,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其二、资金弱。单个小诊所的资金是有限的,很难保障优质道地的药材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其三、影响力弱。小诊所无论在学术上还是管理上都各自为政,基本上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品牌影响力,甚至是“中医”这个牌子都难以担当,就是很难有一个诊所可以说他就代表了中医。在当今这个时代,受到“惟品牌”流行思想的影响,大众的思维已经形成相对的惯性。没有品牌影响力,也就意味着不入流。诸多因素决定,小作坊式的私人诊所不能适应现代中医的发展。

同样,计划市场并存的大医院运作也不合适现代中医的发展。这已经是被现实证明了的,因此不作多的阐述,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西医的制约。大型综合医院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很难不西化。在西医的强大制约下,中医只能被边缘化,装饰化,没有临床阵地的中医基本就没什么生命力了。其二、僵化制度的禁锢。其中最为主要一项就是定价制度,中医无形的、非量化的、个体化服务的,辨证论治价值终究是要被抹杀。而这一项又是中医最为核心的价值,这一价值不被认可,不被重视,不被鼓励,是没有办法推动中医前进的。如果衡量一个中医师的价值是开出了多少钱的药,开出了多少化验单,导向就已入歧途。

不破不立,中医要走出困境,必须要变革,而最具足改革条件的就是经营管理的改革,当然要探索出一个符合中医内在发展规律且与时代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确又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此外,虽然中医的有着卓越本质,但在服务形态方面并没有与时俱进,与目前大众快速、便捷、舒适、知情等等需求不相一致,真正中医的高端服务基本上也是一片空白。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如何提升中医之文?也就是如何改善中医的服务形态?也是中医复兴必经之路。

相信重振学术的中医,在新的经营管理平台,改善服务形态之后,必将复兴于世界医林,造福苍生!为此理想,我辈中医同仁亦可为之奉献终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猜你喜欢
阵地学术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无尾怪”和“独角怪”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守卫好这片文化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