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产业空间载体分类发展研究

2013-01-31 13:02杨迅周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楼宇城区都市

杨迅周

(河南省科学院 地理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52)

城区产业空间载体分类发展研究

杨迅周

(河南省科学院 地理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52)

城区产业空间发展载体是以集聚区(园区)或集群甚至单个楼宇的形式形成的城区产业发展地域模式。就规模大小来看,最基础的空间发展载体是楼宇,最普遍的是各种产业功能区;就产业类型而言,多以服务业为主,但也有工业和都市农业空间发展载体。各类产业空间发展载体应实行不同的发展策略。

城区;产业;空间发展载体;分类;发展策略

一、引 言

城区经济是城市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以地级以上城市区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区级行政机关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部门结构、多层次隶属关系和多级生产力水平构成的产业门类齐全、经济社会功能比较完备,以高效率为特色的地域经济体系[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地域快速扩张,城市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城区经济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且地位愈益重要[2]。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对区域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3]。城区产业空间发展载体是以集聚区(园区)或集群甚至单个楼宇的形式形成的城区产业发展地域模式,培育城区产业发展载体是优化城区空间布局的主要手段[4]。就规模大小来看,最基础的空间发展载体是楼宇,包括商务楼宇(或写字楼)和工业楼宇[5],最普遍的是各种产业功能区[6]。就产业类型而言,多以服务业为主,有综合性的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和特色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也有以工业为主的工业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和都市工业园区等空间发展载体;还有以都市农业为主或为基础的都市高科技农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等空间发展载体等。

二、楼宇发展研究

楼宇是指城区内占地面积较小、容积率较高、建筑面积较大的单栋商务楼(写字楼)或工业用楼宇。在城区经济发展中,由于土地资源限制,一大批公司、金融机构以及中介服务组织相对集中在城区的楼宇,形成商务楼宇的景观。另一方面,一些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的都市工业,以楼宇为主要生产场地,形成都市型工业楼宇。这些以楼宇为主要空间发展载体的经济发展形式,被人们称之为“楼宇经济”。楼宇经济是城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大大拓展了城区经济的发展空间,反映了城区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楼宇已成为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楼宇经济正在成为城区经济最活跃的部分和城区政府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如郑州市金水区2011年底全区商务楼宇面积达到46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4万家,年缴纳区级税收突破11亿元,其中纳税额百万元以上楼宇80栋。要高度认识城区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楼宇经济的优势和集聚效应,把发展楼宇经济作为城区经济的重要切入点,加快高标准楼宇设施建设和楼宇招商引资工作。

三、城区综合性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发展研究

综合性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发展主要包括商务中心区或综合商圈和城市综合体等。

1.商务中心区或综合商圈

商务中心区或综合商圈是指集聚金融、信息、研发、企业总部、中介服务及商业贸易等机构,拥有商务办公、会展展示、酒店、公寓、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能够为区域经济活动提供综合商务服务的城市功能区。由于大中城市商务中心区存在多层次多中心的发展趋势,一般其商务中心区可分3~4级,其中一级商务中心多被称为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简称CBD),其他层次多被称综合商圈。

商务中心区发展要结合城区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突出商务服务功能,引导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各类专业服务机构等入驻。同时,配套建设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服务设施,积极发展具有产品展示、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业态、新功能的专业交易市场,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2.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City Complex)源于目前国际上流行的 “豪布斯卡(HOPSCA)”地域模式,法国拉德方斯的HOPSCA为成功案例。HOPSCA是指在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街区建筑群体。HOPSCA为Hotel(酒店)、Office(写字楼)、Park(公园)、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Convention(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和Apartment(公寓)等构成,包含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休闲娱乐、交通及停车系统等各种城市功能,它具备完整的街区特点,是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同时HOPSCA通过街区作用,实现了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交通系统的有效联系,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了城市的空间价值。参考国外HOPSCA 模式,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在城市建设中采用城市综合体模式,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其中有商业功能而没有居住功能的多被称为商业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发达城市,在功能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所侧重,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城市综合体通过各种功能综合互补,建立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从而使它能够适应不同时段的城市多样化生活,通过多种功能空间有机组合达到增值的效果。典型案例如香港太古广场、广州中信广场、深圳华润中心、北京华贸中心和郑州中原万达广场等。作为较为高端的业态模式,城市综合体强调“高强度复合”,要求出众的地理位置、全方位的高端功能复合以及地标性的建筑物等空间形态。

要鼓励大型商业集团以及房地产企业等在城市更新和新区建设中积极发展高档城市综合体。要努力发展新型特色城市综合体,凝练城市特色,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系统,提升城市活力,加强城市综合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宜居宜业人文环境;同时植入文化元素,突出地方特色。因此其布局主要结合全区城中村、老城区、老厂区、老社区等区域改造和新区建设,在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段来建设,并注意建设地标性的建筑物。

四、特色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发展研究

特色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又被称为特色商业区,指在城区内集聚相关服务业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为一定区域提供特色商贸服务和相关商务服务的服务业集聚区[7]。包括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其中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主要包括特色商业街区、城市旅游区和特色交易市场等,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发展载体主要包括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工业创意设计园等)、科技(创业)园(市场)、软件园、服务外包产业园以及商务花园集群等。

1.特色商业街区

特色商业街是指商业集聚度高、同一行业的专业店高度集中、为消费者提供某一大类或几大类商品及专业服务的商业街。特色商业街区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特色商业街组成的平面区域,通常有一个标示性中心或商业亮点,具有消费功能完善经营业态集中等特点。特色商业街区的发展要突出特色化、专营化和规模化,建立健全业态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业态、品牌集聚,提升购物消费功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形成风格鲜明、设施完备、管理规范的发展格局。

2.城市旅游区

城市旅游区主要有特色旅游区和游憩商业区[8]。特色旅游区是专业的旅游区,既包括历史文化类,也包括生态休闲类,还包括主题公园类。游憩商业区(RBD)是指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就是城市内具有旅游吸引物、吸引大量旅游者的零售商业区。城市旅游区的发展要与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良好的旅游发展整体环境,大力开拓客源市场,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性的旅游产品,尤其是高档旅游产品,培育和壮大旅游产业集群和旅游产业集聚区[9]。

3.特色交易市场

特色交易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设施、有若干经营者入场经营、分别纳税、由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经营物业管理,实行集中、公开交易某种特定有形商品的交易场所。特色交易市场的发展要沿产业链双向拓展交易范围,创新交易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不断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特色交易市场。

4.创意产业园

创意产业园是产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应有相关文化创意设计方面的企业,有提供高科技技术支持(如数字网络技术)的企业,有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还有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企业和在文化经营方面富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等。

5.商务花园集群

这里所指的商务概念,突破了传统狭义理解上的商业或贸易活动的范畴,而广泛包括企业与国家、企业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相关的各类有关资源、知识、信息交易等活动,如商务研发、贸易、咨询、会展、休闲等。商务花园集群(Business Park Cluster,BPC)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区,拥有良好的景观和便利的交通,是集商务办公、金融机构、邮政、现代物流、商业、酒店、会展中心、休闲娱乐、餐饮等于一体的较高档次、较低密度、较低容积率的花园式生态商务综合集群。企业形态以高科技公司或大企业和国际企业总部为核心,其他配套服务公司为辅助。

五、工业产业空间发展载体发展研究

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空间发展载体主要包括工业产业集聚区、工业专业园区和都市工业园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

1.工业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

工业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工业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工业特色产业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工业专业园区或特色工业园区是指各地政府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和区域特色经济,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通过集中配置基础设施并制定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或引导工业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向该地域集聚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其发展都应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培育,重点发展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带动同类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高效集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都市工业园区

都市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园的一种衍生形式,是发展和变化中的都市型工业的基本载体和存在形式,其建设顺应了都市工业发展日趋社区化,高科技化,智慧化和环保化的历史要求。具体而言,它是以与传统工业相联系的先进制造业为主,配合城市功能和城市生态环境而建设的位于都市中心区域内并相对集中的工业制造区;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加工制造,营销管理和技术服务都是其产业的主体。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开发区相比,它有其独特之处,即在于都市工业园区所突出的浓厚“都市”气息——依托于都市特有的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社会资源,建设有就业,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绿色工业。这一特点具体体现在两者不同的地理位置,占地规模,建设模式,吸纳对象,产业关联等方面。就都市工业园而言,它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较小并且土地并非完全连片,遵循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并形成互补共生,共存共荣的产业网络。而开发区则多数位于城市的郊区,占地面积大且要求成片区域,其建设不会立足于原有的存量资产,而是重新建造,最后形成的产业体系也相对独立得多。

因此,与传统工业开发区相比,都市工业园区对于新兴产业即信息化产业、服务业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吸引力,例如流畅的交易优势,便利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获取,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市场网络等便捷而有力的扶持,等等。然而,由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地理位置,都市工业园区投资者亦不可避免的遭遇到高昂的地价、人力成本以及城市投资规模的限制;但就其长远发展而言,都市工业园区对于中国经济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的因素。

中国的都市工业园区的建设,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但发展却相当迅速。它最早始于上海,随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武汉、重庆、天津、宁波、北京、大连等城市都先后开始建设都市工业园,促进中国经济向都市型工业集约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变革。在发展的十几年间,中国的都市工业园区与发达国家一样,均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格局,按产业集中类型可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综合型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是意大利式产业区模式,即众多中小企业形成近一百个企业集群,在我国主要体现为多元化发展的香港、上海和重庆等地。专业型中在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如以服装业为主的纽约,以香水而闻名的巴黎以及以软件而背负盛名的班加罗尔,在中国则体现为以服务外包为主的苏州、大连等地。而中国政府对于都市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引导也进一步加强了都市工业园区的开展,从优化城市功能,改善环境,增加就业,盘活存量资产和提升城区核心竞争力等战略高度出发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工业,将都市工业园区的建设上升到国家经济重要因子的新高度。

六、都市农业空间发展载体发展研究

以都市农业为主或为基础的空间发展载体主要包括都市农业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等。

1.都市农业园区

都市农业一词最早出现是在20 世纪30 年代,其作为学术名词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所著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他认为都市农业是“分布在都市内的工商业区、住宅区或者是分布在都市外圈的特殊形态的农业,即在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济势力的影响”[10]。都市农业园区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一般分布在城市周边及其延伸地区,园区内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经营,以及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都必须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积极服务于市民的生产和生活。园区既能充分利用都市提供的技术、资金、人才和现代化设施进行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又能为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满足旅游观光之需;还可以进行文化传统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园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以农业设施工程建设为主体,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技术密集、资金集中投入;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具有示范、带动、科普、观光、精品生产加工等多种功能;产生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都市农业园区分二类,一种是开放性的非主题公园类型的都市农业区,一种是封闭性的主题公园式的都市农业园或休闲农场。应促进“食源农业”与“视觉农业”的结合,对农业进行经济功能开发,搞好生态、社会等功能开发。大力发展为城市服务的观光旅游农业,重点规划建设观光农园、假日花市及工程农业等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建设一批绿色果园、菜园,彰显农耕文明、田园风貌、民俗文化传承、拓展的功能。形成综合性的休闲旅游农业区,使城市市民可采果、拔菜、赏花、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和田园乐趣。

2.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

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是指以农业优势资源为基础,以若干涉农经营组织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以相关服务机构为辅助,以加工集聚地为核心,以辐射带动的周边区域为范围,围绕农业相关联产业发展种养、加工和物流,形成上下游协作紧密、产业链相对完整、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综合效益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群体。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而且还包括各种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以及各类服务机构,如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中介机构等。其空间布局适应产业特色,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其核心区、主体区有固定边界,辐射区则不一定有固定边界。农业产业化集群强调农产品的就地加工,是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而不是一般加工业。其发展要突出特色优势,走“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完善与集群配套的交通、水利、市场、仓储等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配套体系,重视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七、结 论

城区产业空间发展载体是城区经济集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未来城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对城区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城区产业空间发展载体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空间发展载体发展要求、发展方向和重点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1]杨迅周,魏 艳,刘沁武.河南省城区经济发展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2):39-42.

[2]杨迅周,谢燕娜.河南省城区经济转型升级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6):14-18.

[3]杨迅周.创新理念,坚持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N]. 经济视点报, 2011-12-29(47).

[4]王 晓.发展城区经济载体的对策思考[J]. 天津经济, 2003,(2):13-16.

[5]刘建峰. 创新与发展——郑州市金水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6]肖晓俊,傅江帆,贺灿飞. 国际大都市产业功能区空间利用特征[J]. 世界地理研究, 2011,(4):48-56.

[7]郭小燕. 河南省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研究[A]. 谷建全,王建国.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3)[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8]杨迅周.城市旅游发展研究主体框架探讨[J]. 河南科学, 2008,(9):1131-1135.

[9]杨迅周.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研究[J]. 生态经济, 2012,(10):206-208.

[10]俞菊生,张占耕,白尔钿,等.“都市农业”一词的由来和定义初探[J]. 上海农业学报, 1998,(2):79-84.

责任编校:陈 强,王彩红

AStudyontheSpaceDevelopmentCarrierClassificationDevelopmentofCityProperIndustry

YANG Xun-zhou

(Institute of Geography,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Zhengzhou 450052, China)

The space development carrier of city proper industry is a gathering area (park) or cluster even single buildings to form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 of city proper. Size of view, the most basic space development carrier are buildings, the most common are variety of industrial functional areas; terms of industry type, and more are service-oriented, but also have the industrial and urban agriculture space development carrier. The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space development carrier should implemented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city proper;industry; space development carrier; classific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2013-04-22

2012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22400440010)

作者简介:杨迅周,男,河南偃师市人,研究员,河南省优秀专家,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

F127

A

1007-9734(2013)03-0017-05

猜你喜欢
楼宇城区都市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智美兼具的精品——评测君和睿通Homates H10楼宇对讲室内门口机
都市通勤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