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向和基本内容

2013-01-31 13:02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国民建设文化

曾 铁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上海 200032)

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向和基本内容

曾 铁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上海 200032)

文化发展与繁荣是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文明的重要基础与现实需求。就文化建设、发展之指向和基本内容等做了分析,提出文化发展中非物质的东西更重要、必要和必须,文化建设与发展要在提升国人素质上有所为、有贡献,文化建设与繁荣应重视纯洁、优化与美化母语,文化发展要从思想、方法上清除大跃进思维,普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并做到智民、为民、利民及促进社会进步。

文化发展;国民素质;社会发展

一、文化发展中非物质的东西更重要、必要和必需

1.文化建设与发展要注重治本

文化建设与发展非宣示、非大哄大起,它应有助于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和有效实现科学发展。文化发展、繁荣不在嘴上、纸上和电视里,文化发展经费应花在能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度的项目上,不能做违反常识、常理的事,而要着力弥补我们在现代民主、法治文化、公民文化上欠下的账(主流媒体频频披露的腐败官员,不论官阶大小一律贪财、贪色即典型的后遗症),并做好关乎民生的公共事务。文化发展不是“文化秀”,而是用文化、文明之光照亮城市、乡村以及“文化中国”,从根子上提升国人的文化素质,让国民聪明、睿智、自尊与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此乃国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文化发展、繁荣的着力点。

2.文化发展与繁荣有益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民主、科学、平等、公平等概念、行为是现代化、现代社会的要素与特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价值标准是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基础与标志。文化发展、繁荣当让大家沐浴、享受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博爱之阳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自由、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有尊严!文化发展不是附庸、不是游戏,发展、繁荣文化不能为特色而特色,其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亲民性与亲和力,并能入眼、入心、入脑。文化建设与发展应以内涵建设为要旨,向全社会传播、渗透民主、科学、平等、公平等理念,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度为要务。

文化发展的主体、主角是国民。文化发展应有实质性的东西,让国民“开眼看世界”,拓宽国民视野,增加其思维宽度。“文化即人化”(罗素),文化发展、繁荣当以有效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为主轴,应拓宽、拉直、铺平“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陈独秀),并让社会沿着此轨道前行。“官云亦云”、“权云亦云”、“会云亦云”式的“发展文化”有违文化发展、繁荣的初衷。文化建设与发展,要对发展民主法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实现人的自由平等有益;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1]有推力、有助益!

3.提升社会公平、正义,逐步达成公义、平权之社会是文化建设与繁荣的终点

文化建设与发展,不是子云诗曰式的宣导、评说,而是普及、强化科学知识、人文常识,弘扬正义、博爱,唤起大家对真善美的信仰与希望。构建团结、进步、包容的社会则是其核心与关键!文化及发展,百姓说好才是真好。文化建设与发展当传播优质文化、丰富社会文化与提升国民智识。它要内外兼顾、以内为上,应有助于大家富脑袋、富思想和文化致富。文化发展、繁荣要有利于扭转城市文化缺失、城市品质较低之状,有益于建设求真、向善、爱美的社会,并能助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的良性建设及发展。

文化发展要有净化、“绿化”与美化社会的功能,文化建设与繁荣应传播、激扬、强化科学、民主之理念,要发展、彰显公民文化。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文化发展的本位,让自由、和平、平等等最接近文明本义的观念成为主流价值观点及其体系的要素,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唯意志论”等弱化、消失并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权利、机会、规则等公平)是文化建设、发展的目标与基本内容。国民修养与社会文明度与民主、自由、法治是关乎国家地位和形象的必备指标。没有文化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我们难以永续发展和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提升社会公平、正义,共创干净、透明和诚信、廉洁的社会,逐步达成公义、平权之社会,此乃文化建设与繁荣的终点。

4.文化发展与繁荣当运用多元方式,宣传、渗透人本文化和公民文化

“小政府、大社会”和少管、少控,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社会管理以及构建宽容、多元的包容性社会(能接纳各种思想的人群和各种差异性的文化之社会),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方向;国民自由、民气活泼、社会文明和国民的力量能自由地发挥,以及所有人都幸福是社会发展终极的价值追求。如是,文化发展与繁荣当运用多元方式,宣传人本文化和公民文化等,应有助于使宪法和法律(尤其是民法)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切实地得到伸张。

发展、繁荣文化我们要注意与世界接轨,学习、引进业已被证明是先进的东西、方法等。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绝大多数国家已采用、落实的涉及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联合国或其他世界组织的文件、规章等,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向国民宣示,要让国民知道这类文件的基本观点、思想与有关指标等。我们也要执行、落实这些文件等的内容、精神,以促进我们的发展,提高发展品质。

二、文化建设与发展要在提升国人素质上有作为、有贡献

1.发展、繁荣文化贵在智民、为民、利民与促进社会进步

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大家的文明度是文化发展的硬道理。文化发展、繁荣不在于宣之于口,它贵在为民、利民、智民与促进社会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是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国民有较高的教养、修养,整体素质较好是一国发展成为大国的要素与基石。2012年,上海社科院公布的关于国民公共伦理素质的报告《让人成为好人》说: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相对较好,但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存在诸多需改善之处;报告提出“向下看”(重建生活)、“向内看”(重塑人格)、“向四周看”(尊重他者)和“向远看”(重振理想)等思路与对策。报告的负责人强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国民公共素质的整体性提升,要让人成为好人。”[2]

国民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文明、繁荣了,这是文化发展、繁荣要达成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文化发展、繁荣程度的标准。自2006年始,美国《时代》周刊在56个国家开展的“国家形象”调查显示,日本连续5年居亚洲榜首,我国排在第五(新加坡排第三)。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部在27个国家调查的结果显示,日本自2006年以来一直在“对世界的正面影响力”方面排在第二至第四位,在亚洲国家中居首。近期在多个国家的调查显示,认为日本对世界具正面影响的为57%,负面的为20%;认为中国具有正面影响的有44%,负面的为38%;世界13个主要国家对中国的评价,一律负面多过正面。由位于悉尼的“经济和平研究所”主持的“世界和平指数”排名中,在153个国家、地区中日本连续两年排名第三,中国则排在第80名。[3]这些调查结果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2.文化发展与提高要关注普通人,以普通人为对象、从普通人着手

国民素质改善是文化发展的本分与中心,又是文化建设、发展实效的“镜子”。文化的发展与提高要关注普通人,应以普通人为主要对象,影响、引导国民求真、向上和向善,避免粗陋、厚黑,促使大家成为有德之人。发展、提升文化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不能“闭门造车”。推动国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其实务。文化发展,硬件建设是壳,提高国民素质是核;文化繁荣,国民素质提高是花,国民富裕和幸福度不断提升和社会进步方是果!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与竞争力,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和增强发展后劲,都有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如是,发展、繁荣文化当致力于提高国民的“品格”、“文明素养”和“远见卓识”,当活跃国民思想,提升其思考力。文化发展要平和、质朴,应浅题深做,不能好高骛远,其内容需叫座、叫好,它要搭准百姓的脉,应对接、满足他们的需求,提升国民素养和有益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其出发点与落脚点。

文化建设、发展应有平民情结,其要点是关注底层人群和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并发展、繁荣大众文化,为这些人服务。文化发展与繁荣应有益于营造产生美、集纳美的氛围,有利于消减社会歧视现象,增加公平、平权、平等的意识与行为,要有助于积累个人和社会的“正能量”。文化建设、发展及水平,关乎国民与社会建设的进退、荣枯,关乎我们能否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发展要在文化的质量上下工夫,提高其“成色”。人权、法治、自由、民主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元素,应是我们的文化价值、文化概念与文化内涵之要素应当将这些要素深深地植入、渗入和嵌入国民的心中、脑里,并用这些“高分子”改造、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行动。发展、繁荣文化须扩展、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培养现代国民,应传播、普及人权的基本价值与内涵,大力地扩展现代文化、先进文化,并倡导大家学习、思考。

三、文化建设与繁荣应重视纯洁、优化与美化母语

1.发展文化要鼓励大家说话、写作时用平和、实际与亲切的语言

文化建设与发展应关照大多数人的感受,传递公众共同感兴趣的东西,并获得公众的认同。发展、繁荣文化要用平淡、平凡的语言,不用浮言、虚论。作家王蒙说:“现在的官话系统之强大,连儿童都受到影响。”[4]因此,文化建设与繁荣须努力淡化直至杜绝社会上盛行的“假大虚”语言,要减少、消灭枯燥、乏味的语言和语言腐败现象(形容词、副词泛滥或乱用是其表现之一)以及八股式的官话体系。

2.清理语言垃圾,维护母语的纯洁、健康与尊严

发展、繁荣文化要致力于改善文化风气,主张真切、清新、质朴的文风,反对套话、空话;还应主张人类文化的普适价值。[5]扭转时下语言混乱、浮夸之态,纯洁、美化母语,让我们的语言美起来,让语言、文字作品有思想内涵是文化发展之重任。文化发展与提高当整饬、清理语言垃圾,构筑良好的语言环境,以维护母语的纯洁、健康与尊严。

四、文化发展要从思想、方法上清除大跃进思维及追求

1.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繁荣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连续过程,它不会突变

文化建设与繁荣是慢活,它不会、也不可能只用几年或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100多年所走的路。去除大干快上、“赶英超美”的潜意识行为,是推进、达成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须从文化的角度揭露、批判2011年“7·23温州特大动车事故”;2012年“7·21京畿洪患”和因胡来蛮干导致“12条铁路建设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等乱象的主因。

“快”与“好”大体有反比关系,文化发展、繁荣应好,但不能快、也不可能快!就科学发展而论,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重要、实在,文化发展不能搞点“白象”(大而无用之物),而应致力于提高不能量化,但又是必需的软实力——“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约瑟夫·奈)。发展不能没有GDP,但发展、繁荣文化更当以人的幸福为本,以人的幸福为导向。它应有利于大家进德、修业和重视、提高发展的质量。对生命的敬畏、对个体的关怀、对人性的张扬和凡事都要实事求是应成为文化发展、繁荣的坐标。许多事实从反面告诉我们: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发展必须在思想、行动上坚决、彻底地抛弃“大干快上”冲动或“大跃进”情结,应无条件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要变“以快为美”、“以大为美”为“以慢为美”、“以小为美”和以质量为天,“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人定胜天”与“一日千里”等观念,理当淡化、退位。建设与发展,必须尊重科学、服从客观规律,必须讲科学、讲理性!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再有长官意志大于科学的情况发生。

2.文化发展要着力清除“大跃进”思维及追求

文化发展不是概念,更非玩概念,也非张扬、张狂或大兴土木等,它要保持、传播知识,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文明,重在提倡理性,培养“全人格发展”的国民,以及丰富其精神世界。文化发展的目标当立足、瞄准于深度地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等,以及普及现代社会的常识、规则和社会科学知识,不能游离于此,更不能只弄点摆设!文化建设与发展,需以弘扬生命为第一要务,应有助于改善普通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普通人的尊严,让其体面地生活。应有益于我们追求均衡持续、少用资源与能源、少牺牲生态环境和降低自然成本、社会成本、管理成本前提下的“品质好的GDP”。通常,“快”是“好”的克星,二者不能伴生,文化发展也如此。要大力宣示发展的根本追求是:提高宜居度、安全感和让所有人的幸福。

五、普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是文化建设的大事

1.文化建设与发展要讲常识、述常理,全面有效地普及科学知识

文化发展、繁荣,其内容、内涵不能只有名词、术语类的“外壳”,而应丰富国民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素养。文化建设与发展是全社会的事,非少数人之事,它不是搞点观赏性的东西或好看、好听的数字,以及“纸上风景”等,而是要致力于涵养公民的心智,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大幅度减少社会上的失德者和无良现象,构建善意、友好的社会是文化发展的内涵与任务。劳动者有文化、有教养、有公德,国民有气度、有气质、有风范,大家都彬彬有礼,是谦谦君子,这是实现了文化繁荣的标志。

文化发展不能只具有象征意义,它应为民、亲民、智民与惠民,要实际、实在、实用。国人素质不断提高、改善,社会发达、繁荣和国家发展的内在质量持续提升是文化发展的象征与符号。文化发展非专项行动,它应在深入、深度、深刻上做长期功课,要有助于扭转单向度现代化或“跛足的现代化”之势;有利于大家不盲从、不愚昧,不“按需思考”或“奉命思考”,而是用自己的头脑按常识、按逻辑思考、分析各种问题。基于提高国人的素质以及改变国人思想贫困之目标,文化建设与发展有必要宣讲常识、重述常理,应全面实施有效的科普[6](自然科学知识、思想和社会科学知识、思想的普及)。

2.国人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关乎民族的发展与前途

国人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关乎民族的发展与前途,科学发展及实现立足于劳动者素质及提升。文化强国的前提是文化强民,民智、民德是文化发展的关键词。马丁·路德·金强调: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研究显示:晚清时中国在经济总量上不输给西方,一直到1820年,中国的工业经济产值仍占世界工业经济产值总量的32.8%,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就急速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衰落的原因有多个,社会制度落后和成人受教育程度低、人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养低下则是根本!当下,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能骄傲、故步自封或飘飘然。

文化发展、繁荣非一日之功,更非面子之事,文化发展当惠泽民生、不断满足国民新的文化需求。它要有国民最在意、最需要的东西,应有健康发展必须的内容。要努力扭转“民品低劣”(严复)、“道德塌陷”之态,让大家懂科学、重规律、办事遵循常识,以及构建清明、真实无欺的社会,此乃文化发展的用力点。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非唯一组成部分,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不能缺少的“原子”。要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与影响力①,发展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是迫切、必须与当然的!

注释:

①就中国何时是世界大国及其标志之事,近期澳大利亚的一家报纸提出: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都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地看中国电影,听中国的音乐,阅读中国书籍;全球的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更多选择中国的品牌。上述说法、观点直观、易懂,值得我们玩味、深思.

[1]温家宝.怎样建设好国家,每个人都要思考[N].解放日报,2012-09-15.

[2]中国国民素质发展不平衡 公共意识缺失显著[EB/OL].http://cul.sohu.com/20120912/n352910666.shtml,2012-09-12.

[3]林泉忠.文化兴国为何要“以日为师”[EB/OL].http://data.book.163.com/book/section/000BOIfS/000BOIfS28.html?touping.

[4]张 英.“老王”说事 专访王蒙[N].南方周末,2012-08-09.

[5]徐启建.中华文促会发表“中华文化六项主张”[N].中国教育报,2012-09-18.

[6]曾 铁.文化发展繁荣的首要任务: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58-64.

[7]陈圣来.美国梦和中国梦[N].解放日报,2012-08-12.

责任编校:裴媛慧,孙咏梅

OnthePointofCulturalDevelopmentandProsperityBasic

ZENG Tie

(Shanghai Xuhui Area Community College, Shanghai 200032, China)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and practical need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civilization,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do a good job relating to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rivial". Articles 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of point and basic content such as doing the more required to analyze and put forward some of the thinking and recommendations; their contents have: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sperity and non-substance of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necessary and must b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be in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eople do something to contribut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prosperit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urity, optimize and beautify the mother tongue; cult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ideas, methods clear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inking and pursuit; popularity of natur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knowledge and Zhimin Hui people is the hard task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development; quality of citizens; social development

2013-03-25

曾 铁,男,安徽芜湖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科技传播、物理教学论和成人高教。

G05

A

1007-9734(2013)03-0022-05

猜你喜欢
国民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直难忘
高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